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白領的「用工荒」也不遠了!

以往說到“用工荒”,通常大家都認為那說的是藍領。但現在形勢則可能在發生改變。

近日,LinkedIn領英發布了一份題為“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的報告。特別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大學生們的第一份工作在職時間顯著縮短,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

勞務君認為:隨著新一代大學生進入職場,由於他們從小在較為寬鬆的環境下長大,他們中的大多數崇尚自由,不太能接受老一輩日復一日的工作,未來的流動性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這對於老齡化的中國來說,白領的“用工荒”也會和藍領一樣發生。當然,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和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不斷增加,他們中的大多數應該仍然會務實地回到需求穩定工作的狀態,但在老齡化危機沒有解決之前,新入職場者的高流動性,無疑將長期影響白領的用工需求,但這對藍領招聘渠道來說也將迎來新機會和增長點,值得引起關注。

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白領的“用工荒”也不遠了!

一、“小鎮青年”現象背後,是老一代打拼的物質基礎保障,也成為影響年輕白領高流動性的經濟基礎

一般說來,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會比較急於找到一份工作,而且考慮到生計也不會那麼頻繁離職。但如今的情況則大為不同。

95後的農村大學生,他們的父母如今都還很年輕,加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可能都為他們在縣城買了房子,這對於他們來說,工作就和玩一樣,主要是為了拓寬視野和增強能力,一旦感覺工作不滿意立馬就辭職,這才是新一代大學生高離職率背後的主因之一。

而對於城市的大學畢業生來說,經濟條件則更好,離職後的生活壓力更小,就更加無所謂了。

二、“白領”的招聘或將在一定程度上藍領化

中國這十幾年來的白領招聘,基本上都是屬於“買方市場”。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有著大量的大學畢業生,而且還在不斷猛增,在今年更是高達820萬之多。按道理,這根本不可能出現“用工荒”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社會對大學生的定位一直都還是精英型的,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自身對工作期待都不低,這就造成了如上述“小鎮青年”類似的、大批不用為生計發愁的年輕畢業大學生的高離職率。他們可能想幹就幹,不幹就辭職休息一段時間。伴隨著如今高企的離職率,則很多一線的辦公室工作就會嚴重缺人了。

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白領的“用工荒”也不遠了!

在這個時候,白領基礎人才招聘如果還像從前一樣靠網絡招聘和人才市場的簡歷收集,恐怕無論是速度還是質量都跟不上了。未來的白領基礎人才招聘,也許將會和藍領一樣,需要靠點對點、面對面地直接溝通了。這對於招聘模式將產生巨大影響。

但與目前藍領行業已經開始出現的實體招聘門店相比,白領基礎人才招聘顯然在渠道是嚴重不足的。也許未來的白領招聘,也需要依託現有的藍領招聘門店作為招聘溝通場所和信息發佈點,才能滿足未來不斷出現的白領人才空缺。這對藍領行業,將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