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人求职被骗了!这八大求职诈骗手段赶紧了解,以防万一!

日前,上海浦东公安破获一起求职诈骗案。被害人鲁先生和李女士夫妻二人从网上看到一条娱乐公司招聘信息后联系求职,没想到该公司几位“老总”竟轮流上阵面试,前后近一个月时间,夫妻二人支付各类名目费用达7万余元。

事件经过:

2017年11月23日,江西来沪打工的鲁先生和妻子李女士在家上网寻找工作机会,发现一家名为“星空娱乐”的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其开出的工资福利十分优厚,吸引了夫妻二人。

随后,夫妻俩联系到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并添加了对方的微信,相约在静安区泰兴路上一家快餐店见面。

自称该公司经理的“龙哥”当场“面试”了两人,对面试结果“龙哥”表示满意,并向夫妻俩索要1000元作为“报名费”。

想到交了钱就能马上得到一份好工作,李先生便交给了1000元钱。然而,这1000元报名费只是一个开始。

随后,自称该公司的“段总”、“陈总”、“沈经理”、“郝经理”等纷纷“亲自”上阵“面试”夫妻二人。对于公司每次“面试”都是“领导”亲自上阵,夫妻二人都为觉察出异常,反而觉得公司十分重视。

在每次面试环节,这些“领导”都会以各种名目要求二人交钱,至12月下旬时,夫妻二人已被拿走近7万元,仍然没有得到所谓的工作。

就在这时,公司还有一名“刘经理”出面,要求二人再支付2万元押金才能安排工作,夫妻才觉出情况异常,想拿回之前付出的各类钱款另寻工作,没想到这时“老板”们却再也联系不上。

又有人求职被骗了!这八大求职诈骗手段赶紧了解,以防万一!


这则新闻报道之后,有网友留言谴责夫妻俩愚笨。其实,并非求职者愚笨,只是当下的骗子太猖獗,利用求职者急切的工作心理设置各种骗局。

近年来,求职者在找工作方面都遭遇过哪些骗局呢?进行了一个整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引以为戒!

一、冒企业之名虚假招工

一些骗子,冒充正规企业之名,在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并许以丰厚的收入为诱饵,进而邀约其面试。然后利用各种借口收取求职者费用,待求职者反应过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上海破获的这起求职诈骗案,玩的就是这种套路。

二、临时租用办公场所

一些虚假单位,为了塑造企业的真实性,租赁临时办公地点,并以某企业之名挂名,再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招工,在引得多个求职者缴纳各种费用后携款潜逃。待求职者反应过来找上门来,却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

三、皮包公司合伙行骗

一些劳务中介为了获取求职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行骗。先由中介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费用,再由皮包公司假扮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之后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四、收取费用后故意刁难

一些劳务公司张贴诱人的招聘条件吸引求职者上门,在收取服务费后称招聘职位已满,只能安排其他工作岗位,或承诺尽快联系合适的单位,实际上根本没法兑现,然后寻找各种理由敷衍、刁难求职者。

又有人求职被骗了!这八大求职诈骗手段赶紧了解,以防万一!

五、网络设陷要求转账

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也就乘虚而入,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

六、吹嘘有关系要求钱财疏通

有些骗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可以通过“关系”帮助求职者找到好工作。疏通关系自然是需要费用打点的,当求职者上当交了费用后,骗子就逃之夭夭,让你寻不到踪迹,求职者最终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七、借口“到办公室来一趟”

通过网络找工作,留下了个人信息。求职者面试完毕等消息中,接到了一通“×××,我是领导,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的电话,不明真相的求职者就会以为这个电话是面试企业打来的,从而上了骗子的当,陷入骗局。

八、网络各种兼职刷单

网购的兴起让刷单兼职工作开始成为热门工作。QQ、微信群或朋友圈经常看到刷单兼职,诸如“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等信息。在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会发来工作申请表和刷单流程介绍,要求拍下宝贝给好评,随后返还现金,另付佣金提成。而当你拍下产品后,往往佣金和本金不会到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