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16個項目,已啓動4個項目)

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16個項目,已啟動4個項目)

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

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是以2030年為時間節點,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根據實際需求,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結合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在原先提出的15項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的基礎上增加了1項,目前為“15+1”。其中,涉及高新領域的分別為: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國家網絡安全空間、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智能電網、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大數據、智能製造和機器人、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以及即將加入的“人工智能2.0”。

已經全面啟動的項目有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深海空間站、天體一體化信息網絡。

目前這4個項目的實施方案正在進行編制,另1個項目“新一代人工智能"申報指南正在徵求意見。

1 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 先進製造 開展材料、製造工藝、試驗測試等共性基礎技術和交叉學科研究,攻克總體設計等關鍵技術。

2 深海空間站 太空海洋開發利用 開展深海探測與作業前沿共性技術及通用與專用型、移動與固定式深海空間站核心關鍵技術研究。

3 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 電子信息 研發城域、城際、自由空間量子通信技術,研製通用量子計算原型機和實用化量子模擬機。

4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生物健康 以腦認知原理為主體,以類腦計算與腦機智能、腦重大疾病診治為兩翼,搭建關鍵技術平臺,搶佔腦科學前沿研究制高點。

5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 電子信息 發展涵蓋信息和網絡兩個層面的網絡空間安全技術體系,提升信息保護、網絡防禦等技術能力。

6 深空探測及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 太空海洋開發利用 重點突破在軌服務維護技術,提高我國空間資產使用效益,保障飛行器在軌安全可靠運行。

7 種業自主創新 農業領域 以農業植物、動物、林木、微生物四大種業領域為重點,重點突破雜種優勢利用、分子設計育種等現代種業關鍵技術,為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提供支撐。

8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能源環境 加快煤炭綠色開發、煤炭高效發電、煤炭清潔轉化、煤炭汙染控制、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核心關鍵技術研發,示範推廣一批先進適用技術,燃煤發電及超低排放技術實現整體領先,現代煤化工和多聯產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9 智能電網 能源環境 聚焦部署大規模可再生能源併網調控、大電網柔性互聯、多元用戶供需互動用電、智能電網基礎支撐技術等重點任務,實現智能電網技術裝備與系統全面國產化,提升電力裝備全球市場佔有率。

10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 電子信息 推進天基信息網、未來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的全面融合,形成覆蓋全球的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

11 大數據 電子信息 突破大數據共性關鍵技術,建成全國範圍內數據開放共享的標準體系和交換平臺,形成面向典型應用的共識性應用模式和技術方案,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大數據產業集群。

12 智能製造和機器人 先進製造 以智能、高效、協同、綠色、安全發展為總目標,構建網絡協同製造平臺,研發智能機器人、高端成套裝備、三維(3D)打印等裝備,夯實製造基礎保障能力。

13 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 先進製造 重點研製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高溫合金、先進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及其材料、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稀土新材料、軍用新材料等,突破製備、評價、應用等核心關鍵技術。

14 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 能源環境 構建水—土—氣協同治理、工—農—城資源協同循環、區域環境協同管控的核心技術、產業裝備、規範政策體系。建成一批綜合示範工程,形成區域環境綜合治理系統解決方案。

15 健康保障 生物健康 圍繞健康中國建設需求,加強精準醫學等技術研發,部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常見多發病等疾病防控,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加快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推進惠民示範服務。

16 新一代人工智能 電子信息 重點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面向重大需求的核心關鍵技術、智能芯片與系統三個方向展開部署

科塔學術(https://www.sciping.com)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