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撤退,細數中國高科技公司,走出國門遭遇的那些坎坷

我們在上篇文章《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除了電商,原來亞馬遜還有這麼多黑科技》中提到了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的雲計算,並對其進行了大加讚揚。然而與此同時,中國科技巨頭,市場規模排名世界第三的阿里巴巴卻選擇雲服務退出美國市場,這一決定出人意外卻也在意料之中。

阿里雲撤退,細數中國高科技公司,走出國門遭遇的那些坎坷

阿里雲是國內最大的雲計算平臺,也是亞洲最大的雲計算平臺,而且以付費用戶2年增長3倍的驕人成績保持著高速增長,不僅在國內超過騰訊雲、華為雲等,在全球範圍內,阿里雲的市場規模也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排名第三。

阿里雲撤退,細數中國高科技公司,走出國門遭遇的那些坎坷

此次阿里雲業務暫停美國市場,其實在今年4月份就已經露出端倪,當時就有報道稱美將限制阿里雲業務的發展,原因是因為“太便宜了”,對亞馬遜、微軟等雲服務商不公平。這次阿里的撤退說是無奈也好,說是迫不得已也罷,其中箇中緣由,我想大家自有定論。

阿里雲撤退,細數中國高科技公司,走出國門遭遇的那些坎坷

阿里雲的這次撤退,其實只是眾多中國科技公司走出國門,所遭遇困境的一個縮影。僅阿里巴巴就經歷了很多次類似的待遇,早在2011年、2016年阿里巴巴就曾被美國拉入黑名單,而當時只是阿里巴巴以及支付寶迅速崛起的時點。今年在一起收購案中,更是以安全為名,被強制中斷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計劃。

遭遇此等待遇的絕非阿里一家,在5G領域快速佈局的今天,我們通訊行業的科技龍頭公司同樣遭遇了相似甚至更嚴苛的待遇。中興通訊就不多說了,人盡皆知的以死相逼,罰了多次金了。

阿里雲撤退,細數中國高科技公司,走出國門遭遇的那些坎坷

最令人驕傲的科技公司華為在美國市場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先是智能手機再是通訊設備,均遭到層層阻撓。雖然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已經做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但是在美國的業績非常慘淡,基本沒有什麼業務可以做的,甚至今年被強制運營商不得與華為展開合作,而通訊設備早在6年前就被以安全為由一路限制到今天。

在歐洲同樣也是,或因安全原因,或是更赤裸裸的進行所謂反壟斷調查、反傾銷調查,“華為你賣的太便宜,我本地運營商無法存活,就要限制你”,無奈,科技企業走出太難了!

阿里雲撤退,細數中國高科技公司,走出國門遭遇的那些坎坷

更為赤裸裸的阻撓發生在今年8月下旬,地點大洋洲,華為被以安全為由禁止為該國提供5G移動網絡設備,一個5G領域的龍頭企業,無論技術還是價格,亦或是效率都具有極大優勢的企業,就這樣被以莫須有的原因禁止了,為中國企業走出去再添障礙。

阿里雲撤退,細數中國高科技公司,走出國門遭遇的那些坎坷

5G在未來科技爭奪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各行各業的升級都需要依賴5G網絡,甚至被認為是下一場工業革命的決定性因素,也許是因為華為有太多專利了,科研實力強大到足以令被人恐懼的地步了,所以走出去之路如此艱難,迄今為止,中國互聯網類高科技公司還沒有一家能夠主導美國的市場地位,科技無國界也許只是一個理想而已

以前,我們的企業苦於沒有技術無法走出國門,而如今我們逐步有了技術,還是難以走出國門,隨著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步甚至是技術引領,未來科技領域類似的事情必定還會繼續發生,我們需要做好心理準備,也許唯有當自強,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