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巨野—山東濟寧(3)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一路向東,萬水千山只為能見海

(3)

騎行第三天

(山東鉅野縣—濟寧市城前鎮)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鉅野縣

10月3日 ,山東鉅野縣,早晨六點,天氣陰冷,還颳著大風,四個人,四輛車。

這是比較痛苦的一天,屬於騎行的陣痛期。

還是老的時間點,六點吃早餐。兩籠包子,四碗粥,以及還有昨晚打包的烤肉。這便是一天的早飯,其實能吃點熱飯我們還是比較知足的。然後四個人就一路破著風,迎著晨光,交替前行。這次我們要在濟寧市區吃個午飯,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每一次騎行都是一次對生命的感悟,感謝自己原來還尚未老去,擁有激情。雖然騎得很累,但我們卻好像很有勁兒,也保持較快的速度。在歷經大約六個小時的騎行後,我們終於看到了濟寧市。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這是一個很漂亮的城市,它雖然在中原地區,但是一條很寬的河賦予了它江南的感覺。我們在那條河上的斜拉橋上悠閒地騎著車子,靜靜地欣賞這座美麗的城市。河水靜靜地擁抱著,像是懷抱著自己的兒女。這簡直是放大版的眉湖繞著教學區啊。

所不同的是這條河上的橋長一千多米,簡直美極了。行至中間時,我們四個呈一條線前後坐拍了個合照。其實心裡也會感慨:能生活在這裡,一定是幸運的。

合完影我們就開始穿行於繁華的市區,尋找吃飯的地兒。兜兜轉轉半小時後,我們找到了一條飲食街。在左挑右選中進了一家做雞公煲的小飯莊,當時天空中還飄起了淅淅瀝瀝的秋雨,多少有點寒冷。

我們四個把車停靠在店門旁邊,像是難民一樣,迫不及待地進店就坐了下來。大家卸掉身上的揹包,理理早已溼透的褲腿,真的想癱坐在那裡。L點了飯,我們就坐在位子上等著。你可能難以體會,騎行的過程中能夠放鬆地坐一坐是多麼的幸福。

不久,飯就上桌了。哈哈,居然有雞肉,真難得。三個男生六碗米飯,F就一碗。很好奇,女生是不是都不愛吃飯啊?長時間的騎行把我們仨的飯量增加了不少,吃得多而且速度也快。但就在快吃完的時候,我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F的爸爸打來電話告訴女兒說她不能再騎了,要麼從濟寧坐車回鄭州要麼去日照玩一兩天回家。而且她爸告訴F她的膝蓋還有舊傷,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騎了。F猶豫了,畢竟我們四個已經堅持了兩天半,行程已經過了一半。我們似乎總認為堅持到底總歸是好事,但是如果這個代價是健康呢。

我們覺得她應該坐車回去,也別去日照,一個女孩子也挺讓人擔心的。未來我們還有機會,只要有堅持騎行的信仰。就這樣,F買了從鄭州回家的火車票,自己的自行車也順便託運了回去。臨走時F對我們說:“堅持下去,我相信你們!”

至此,剩下的旅行只有我們三個人。一定要堅持下去。我自己對剩下的小夥伴坦言:“我們已經準備了快半年,就是推著自行車也要推到日照,走也要走到,即使僅僅只為看一次海上日出。”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濟寧

雨還是下著,但也似乎有了晴天的預兆,冷點也行,只要別下雨。也是沒騎多久,我們仨就出了市區,進入了省道。人也少了,路口少了,買吃食的聲音減弱了,我們似乎進入了荒涼之地。去往臨沂的省道總是修修補補,害的我們經常饒,無意中繞到的那個鄉村,是一個我現在回想起來都會微笑的地方。

下午三四點,我們騎行到了一個四面環山的不知名的地兒,一路上看到賣紅薯和花生的車輛來來往往。花生油的香味安慰著我們飢餓的肚子,也使增強了我們騎下去的信心。行至一個省道不通的岔口,我們不得不按著地圖繞道進入鄉村的那種小路。

那是一個土丘,周圍住的人不多,四周都是紅薯地,三三兩兩的人們在辛勤地耕作。到一個地頭時,一輛拉紅薯的農用車停在地裡,一箇中年大哥朝著我們笑笑地喊:“去哪裡啊?”“臨沂”,我們邊騎邊答道。“加油!”老大哥又補了一句。山東人的豪爽與熱情再一次被表現出來,我們不由得感懷:以後有機會,一定還來這裡。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鄉間小道

鄉間的小道車輛更少,紅薯卻更多了。那沙質的土地裡生長出來的是全世界最善良而熱情的花。我們仨彼此開玩笑著說:“偷點紅薯我們燒著吃吧。”“這樣太不地道了,我們可以和他們要,他們一定會給我們的。”L如是說。“哈哈哈哈”,我們仨都笑了。

就這樣騎行到了一個上坡,大家就推著車邊騎邊聊,聊到小時候偷別人家的土豆燒著吃,還有玉米,以及紅薯。我自己也想起了小時候一邊放牛一遍偷玉米的糗事,現在感覺自己好懷念那段日子,窮開心但也是開心啊。時至今日我依然常想:如果一個鄉村沒有小孩去偷玉米,那麼我們的故鄉究竟在哪裡呢?

◆ ◆ ◆ ◆ ◆

爬完坡後,我們的尿意來了,那就把自己的肥水流入外人田吧。三個大學男生並排站立,面向已收完紅薯的空空的沙地小解。只是不像電影裡那樣講的,我們沒有互相比誰尿的更遠和更高,童年總能使人想要笑著回憶。解決完後,我們到了一段下坡路。這大概是所有騎行者鍾愛的路況吧。

車輪飛速地轉著,我們狂呼:“臨沂,我們來了。”我們朝著地裡勞作的阿姨招手“再見...”,對玩耍的小孩微笑著說:“你好!”這大概就像海子所說的“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吧,願世間善良的人們都能有好的歸宿。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長距離的下坡有點讓我們放肆起來,忽略了道路前方的突發情況。W在最前面,L緊隨其後,我則在最後。突然,我們前方出現了一輛轎車,當時情況就非常緊急。我也沒注意具體情況,緊接著就看見L的車急停下來,後輪直接飛了起來,車子翻了,L隨機摔倒在地,連手機一起掉地上。

我和W慌忙停下車子三步並兩步衝到L面前詢問情況:“怎麼樣?人好著沒?”L拍拍身上的土說道:“沒啥事,就是蹭破點皮,可恨的是手機屏被摔破裂了,唉。”“人沒事就好,車也沒摔壞,沒事。”我安慰道。“往前面大路上騎騎,再檢查一下,我包裡有棉籤和碘酒”,W說。三個人就又往前騎了騎,到了省道上。

這時候又下起了雨,臨近黃昏還有點冷。L被摔的部位是腰胯這塊兒,他慢慢地把自己的褲子往下扯,然後那塊被摔的地方就露了出來。周圍被蹭掉些皮,顯得紅腫,但中間一點地方卻被撕裂了,很清晰地可以看到細細的傷口。

W立即掏出包裡的碘酒和棉籤,小心翼翼地塗上碘酒,拿著棉籤輕輕地抹勻,最後貼上創可貼。在騎行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像今天我們就遇到了摔傷。但好在準備了藥品,要不然還真的就有些尷尬了呢。

傷口處理完後,我們仨就又趕路了。L沒有因為受傷而降低速度,我們必須天黑之前趕到今晚的宿營地。這大概是我們堅持騎下去的又一個理由吧。人生的路沒有人會替你走,你得一步一步走下去。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我們三個緊緊跟著,過了幾個村莊,幾個小鎮。終於天黑了,雨也大了,我們只得停下滾滾的車輪。這是一個相對發達的鎮,賓館還比較多,我們隨便挑了一家,是那種家庭式的小旅館。

走進院子,門口籠子裡有條小狗在亂吠,撲鼻而來的是那種蜂蜜的甜味。我們把車停在棚子下,上鎖,看房。店主是一對老年夫婦,看著也算是和藹,但沒有過多的交談。我們選了了一間有兩個床的房子,今晚的睡覺還是那種老辦法。

一進房間,我們就吐槽了一番。沒有洗漱用品,牆壁掉過漆,鎖居然也壞著,但好像有空調。還有兩張床,這對我們這些苦行者來說也就夠了。只要能有睡的地兒,管不了這麼多。

坐在床上,我幫L換了藥,然後我們三個就又開始覓食了。找到了一家飯店,個人感覺還湊合吧,好歹能吃點熱食。其實那會兒我們都想吃碗麵,幾天了還沒怎麼正經吃些面。

一進門就問老闆娘:“有面沒?”老闆娘笑呵呵地接待我們邊進小包間邊說:“有有有,你們先坐,先看看菜單。”我們點了兩個熱菜,一個是土豆絲,一個是豆角;另外還有三碗肉絲麵。然後就是苦苦的等待。等飯的過程也是我們補水的過程。

在這裡我得承認那些騎行的日子裡,我傍晚喝的水自己感覺都挺多的。等飯的過程喝水變成了我們的一種習慣。直接找老闆娘拿了一暖壺熱水來,再泡點茶葉,生活美滋滋。

這樣的漫長等待中,一壺水被我們喝個精光。在我們的不斷催促下,菜終於上桌,唯獨不見面條。再多次催促下,我們的麵條也終於上來了,但菜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以為能吃點肉,結果是雞蛋麵,服務員苦笑著解釋:“抱歉,沒肉絲麵了,給你們下成了雞蛋麵,別介意啊。”

唉,反正都是面,吃吧。我得承認這是掛麵,也是我吃過最沒味道的麵條,但我們卻連湯都喝光了。雖然陝西有很多面食,但我覺得這個雞蛋麵還能湊合吃吧。在外面受罪,能吃點熱騰騰的麵條還是挺幸福的。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酒不足飯飽的情況下,我們回到了住處。準備想開空調,但找不到遙控器,手機也不支持,我就去找店主。出了門就看見老闆娘正在院子裡洗衣服,我走近她很真誠地問:“阿姨,空調的鑰匙在沒?”大媽飛速的說了一通,我完全懵逼,只是隱約聽到“開空調,加四十”。

然後我就很識趣地回到了房子向L和W說了情況。“開個空調就加四十,這也太黑了吧,算了,不過找條被子總歸行吧。”W邊說著邊出了門。沒多久,房間陳設便成如此——兩床,三被褥,三枕頭。

房間裡的櫃子堵上門,懶得去開電視,黑夜深沉,我們早早熄燈,步入夢鄉,忘記勞累,迎接新的一天。

文字、美圖:蓽楓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騎行第三天:一路向東|山東鉅野—山東濟寧(3)

紅薯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