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什麼樣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不僅是媽媽,往往父母雙方都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很多,但孩子卻自私自利、曠課、打架、成績差。

為什麼父母圍著孩子轉,付出了幾乎所有時間和精力,但孩子的表現為什麼那麼讓人傷心呢?

孩子教育:什麼樣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心理學家們發現,家長在教養孩子時,光有時間、精力的投入是不夠的,教養方式也非常重要。教養方式一共分為四種:專制型、放任型、忽視型和權威型。

  • 專制型教養方式: 採用這種教養方式的家長過度地控制孩子。他們會提出很多規定, 並要孩子嚴格遵守。而他們又很少幫助孩子去理解這些規定,只靠懲罰等方式迫使孩子遵守。
  • 放任型教養方式: 這類型的家長就是我們常說的溺愛孩子的家長。他們很關心孩子的感受,很少對孩子提要求,放任孩子的行為。
  • 忽視型教養方式:這類型的家長忽視孩子的需求,也幾乎不對孩子做要求
  • 權威型的教養方式:這類型的家長關愛孩子,但適度。他們對孩子也提出很多要求,但合理。同時,他們
    尊重孩子,會更多地去了解孩子的觀點、想法。
孩子教育:什麼樣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很辛苦但教不好孩子的父母,多采用的是放任型或專制型教養方式。

採用放任型的教養方式的父母溺愛孩子,讓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很少限制孩子。

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獲得了過多的自由和關愛。過度的自由讓孩子無法認識對與錯,無法規範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出現曠課、打架等行為問題;過度的關愛使得孩子只會索取,不懂付出、不習慣付出,變得自私。

研究表明,這類型的孩子會比較靈活,但沒有自制力,沒什麼上進心,社交能力也較差。在成年後,他們與朋友、戀人一起時,往往表現得很自私,只考慮自己。

採用專制型教養方式的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聽話、乖巧、懂事,過於壓制孩子。這類型的媽媽,強加給孩子太多的要求,甚至可能經常打罵孩子。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感受不到關愛、溫情,心理需要也被忽視

。孩子只能無條件地服從家長,忍受家長的控制。這都讓孩子很容易感到恐懼、焦慮,並且對他人缺乏信任感。

研究表明,這類型的孩子通常很被動,並缺乏溝通技巧。他們的成績、活動表現都一般或較差。並且他們在成年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往往也會成為專制型的家長,形成惡性循環。

為孩子付出很多的父母,不會是忽視型的家長。但因為忽視型教養方式是對孩子最糟糕的,在此也簡單講一下。

在忽視型的教養方式下,家長對孩子放任自流,既不關愛孩子,也不約束孩子。

因家長的不負責,這類孩子往往會有很多的行為問題,如:逃學、抽菸、喝酒、打架等。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獨立能力、社交能力差,自控力糟糕,自尊也低。

孩子教育:什麼樣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就具體情況來看,還有以下這幾種母親類型也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

01 不明事理助紂為虐的媽媽

因男孩摸其他女遊客屁股,不讓兒子道歉反而打罵女遊客的那位媽媽,那就是典型的蠻不講理。

還要助紂為虐的媽媽,這樣的媽媽能教育出一個通情達理的紳士,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孩子教育:什麼樣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02 不願統一言行兩極的媽媽

教育孩子頭頭是道,什麼誠信為本、與人為善、孝順父母、團結友愛,但自己做起事來卻不管不顧,為了利益背信棄義,惡事不斷,打爹罵娘,這樣的媽媽只會讓孩子從小就學會帶著偽善的面具,幹些自私自利的勾當。

因為真正能影響孩子行為的是身教而非言傳。

03 不知閉嘴喋喋不休的媽媽

如果媽媽無論對什麼事,都是一味喋喋不休,不僅不會讓孩子感到被關心的舒適安全,相反,卻會讓孩子覺得厭煩、甚至厭惡。

孩子不可能在媽媽喋喋不休的言語中提取有效地教育精華,教育和培養孩子當然也就更無從談起了。

04 不想放手事必躬親的媽媽

“媽寶男”的準媽媽,無論孩子是三個月、三歲、還是三十歲,媽媽都把孩子當成還嗷嗷待哺的嬰幼兒,凡事能代勞的,就絕對不讓孩子伸手。

這樣的媽媽,妨礙了孩子正常的生長髮育和心智鍛鍊,只能培養出一個個僅僅是斷了奶的巨嬰。

孩子教育:什麼樣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05 權威感完全喪失的媽媽

如果媽媽在一個家庭中的地位是無足輕重的,她既得不到老公的關心和愛護,也得不到孩子的感激和信賴。

在與任何人的對立中永遠都處於下風,哪怕對手是她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那麼無論這個媽媽採取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多麼先進的方法教導孩子,都不可能起作用。

因為媽媽在孩子面前沒有權威感,孩子會覺得壓根就沒有必要聽媽媽的說教。

06 讓孩子失去自尊的媽媽

如果與上面喪失權威的媽媽完全相反,是個極具話語權和控制慾的媽媽,孩子在媽媽面前領土盡失。

媽媽也完全忽略或根本不在乎孩子的意見和感受,就會造成孩子自尊水平降低甚至喪失,這樣的孩子也很難成長為一個自信而獨立的個體。

要培養出好孩子著實不易,諸位媽媽們要對照上述六個雷區,不斷改進自己。

孩子教育:什麼樣的媽媽累死也養不出好孩子?

最後一種是權威型的教養方式,這種方式是對孩子最好的,也是提倡所有家長採用的教養方式。

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家長鼓勵孩子獨立,給孩子自由,但又對孩子做足夠的限制和引導。他們要求孩子遵守一定的規則,但是他們會向孩子解釋這些規則的意義,他們會幫著孩子一起遵守這些規則,而很少用懲罰的方式。

同時,他們關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努力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這類孩子長大後,往往比較獨立、心理成熟、自我控制力好。兒童時期,與家長的良好互動,也給了他們信心,能夠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這樣的孩子,就是我們所說的好孩子。在成年後,他們也多成為了團隊裡的領軍者,職場裡的好員工,家庭裡的好媽媽、好爸爸。

不論我們自身成長的家庭是怎樣的,父母選擇了怎樣的教養方式,現在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可以努力成為權威型的父母, 選擇成為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媽媽、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