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之乱中义和团的首领究竟是谁,最终下场如何?

历史茶坊


义和团大师兄张德成逃难中被杀:我要吃豪华宴席不然就没完

在118年前的今天,1900年7月13日,天津城被八国联军攻破天津城,清军和义和团败退。在逃亡过程中,天下第一团的大师兄张德成死了。听萨沙说一说吧。

关于张德成的死,有很多种说法。

萨沙就说一说《拳变馀闻》里面的说法。

张德成是天津甚至是直隶地区,最有实力的义和团大师兄。

他是船夫出身,很有些拳脚功夫,江湖上的名气也比较大。

他手下的义和团,高达2万多人,也就是所谓天下第一团。

天津战败以后,张德成带着残部,逃到了王家口镇。

而八国联军追击张德成,也杀到了距离不远的独流镇。

王家口镇是个水路要隘,小商人很多。这里义和团的力量薄弱,地方治安主要依靠地主的民团乡勇维持。

区区一个镇,乡勇能有多少?显然不是上千义和团的对手。

商人们不敢得罪张德成,也不敢得罪八国联军。经过商讨,他们希望满足张德成的一切要求,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只是希望他们尽快离开。

这样一来,八国联军就不会在王家口镇开战,殃及池鱼。

张德成这人却不容易对付。他在天津嚣张惯了,连直隶总督裕禄都对张德成毕恭毕敬。

本来败军之将,不可严勇,但张德成到了王家口镇这种小地方,仍然气势如虹。

他也明白,王家口镇的商人们会尽量拍马屁求他快走,所以很是嚣张。

当地商人请他赴宴,派2人的轿子来接他。

张德成大怒:我在天津时候,官府都用八抬大轿来接我,我还不去呢?你们这是瞧不起我?

小地方哪里有什么八抬大桥,商人们无奈,只能从关帝庙中拿出供奉关老爷的轿子。

张德成见商人们将他比作关公,怒气才消了一些,带着几个部下去赴宴。

刚刚坐下,张德成发现宴席只有乡间的大鱼大肉,烧成大碗。张德成认为这是农村的宴席,档次不够,再次大怒:这样的菜,我怎么下筷子?

随后,张德成掀翻餐桌,让商人们重新设宴。

当时天津城破,八国联军四处抢劫杀人,民众逃散了九成,乡间也一片恐慌。普通老百姓连窝头都吃不上,这种宴席已经是尽全力了。

商人们本来是想委曲求全,送瘟神快走。

谁知道,张德成要求如此之高,商人们也怒了。

商人们商量一通,认为张德成属于无理取闹,恐怕这样低三下四也不是办法。

于是,民团头目刘义鹤建议:他带来赴宴的部下不多,干脆将他们全杀了,以绝后患。

到了这种地步,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

于是,刘义鹤带着一队民团冲进来,七手八脚的将54岁的张德成生擒。

张德成部下本来就是败军,哪里有战斗的勇气,四散逃走。

此时张德成才知道怕了,磕头求饶。

民团头目刘义鹤愤怒的说:你不是说你刀枪不入吗?我就试试看。

于是,七八人刀剑齐下,张德成被砍成肉泥。

半神张德成就这么死了,尸体被抛入子牙河中。

张德成死后,他的部下也没有敢于报复,而是一哄而散。

以上,就是《拳变馀闻》中的一种说法。


萨沙


庚子之乱中的义和团,原为义和拳,起源于山东农村的神拳、八卦教、义和拳、大刀会,成员混杂不一,就其本身来说,由于坛口、派系众多,加之兴起于不同的地区,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首领,也无统一的组织。在义和团运动中所出现的一些较为著名的首领人物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山东的朱红灯以及天津地区的张德成、曹福田。

朱红灯,本名和籍贯不详,1899年在山东庄平聚起神拳,率领拳民攻打地方政府和教堂,是义和团兴起的标志性人物。1899年当年,由于攻打教堂后内部瓜分战利品不均等问题,发生火并械斗而受伤,被闻讯前来的清政府官军拘捕,后于当年末被处死。

张德成,河北高碑店白沟河人,义和拳兴起时,以“神术”服众,成为大师兄,在天津静海县独流镇设立“天下第一坛”,是义和团运动在天津地区发展壮大的重要领导人物。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后,张德成率部分徒弟逃至河北大城王家口,因在当地需索过甚,村人不堪其扰,聚众将张德成砍死。

曹福田,天津静海县人,也是以“神技”服众,自封“署理静津一带义和神团”,以张德成副手自居,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曹福田逃至静海,第二年在乡间被村民绑缚送官,于静海县被处死。

除上述这些义和团本身的领袖外,在庚子国变中,还有一些清政府的官员事实上扮演了鼓动和领导义和团的角色,也可以视为其领袖,主要包括李秉衡、毓贤、载漪、刚毅。

李秉衡原在甲午战争时代出任山东巡抚,任内即暗中支持民间的盲目排外风潮,庚子事变中,主张民气可用,八国联军入侵后,被命令募兵北上勤王,在杨村一战而溃,吞金自杀殉国。

毓贤是李秉衡之后的山东巡抚,后改任山西巡抚,任上支持拳民排外,曾发生了屠杀传教士和教民的惨剧。八国联军入侵后,被联军指为头号战犯,被清廷下令处死。

载漪,端郡王,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利用义和团之势揽取朝政大权,诛杀异己,八国联军入侵后,被联军指为战犯,清政府判为发新疆永远监禁,1922年去世。

刚毅,兵部尚书,撺掇载漪利用义和团运动揽权,并一手促成义和团入京,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后,随扈出逃西安,在山西候马镇病死。


海研会


义和团运动是清末民间自发崛起的一股势力,后来与朝廷、国外干涉势力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兴起与衰败都很突然。

在悦史君看来,义和团始终没有统一的首领,但从前中后期的一些代表性首领的遭遇来看,我们可以管窥他们最终的命运。

第一,朱红灯

朱红灯是山东泗水县人,义和团的创始人之一。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朱红灯逃荒到长清县,很快被推举为当地义和拳的首领,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朱红灯率部分拳民转移到茌平县,烧毁多座教堂,结识了心诚和尚、王立言等多个义和拳首领。

同年夏,朱红灯改称义和拳为义和团,多次击败平原知县蒋楷等人率领的清军。

同年11月,朱红灯、心诚和尚等人先后被抓,12月被山东巡抚毓贤下令杀害。

第二,张德成

张德成是高碑店市人,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在静海县设立“义和神团天下第一坛”,成为义和团的著名首领之一。

同年夏,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直逼天津,张德成率“天下第一团”和清军进攻租界联军阵地,捣毁了三井洋行和萨宝实洋行。

同年8月,张德成被地主武装袭杀。

第三,林黑儿

林黑儿在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天津侯家后南运河船上设坛,组织“红灯照”,自做“大师姐”,称“黄莲圣母”。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林黑儿在负伤被俘后遇害。

第四,曹福田

曹福田是直隶静海人,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参与守卫天津,天津陷落后逃回静海。

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军四处搜捕义和团成员,曹福田被官府捕杀于静海。

第五,景廷宾

景廷宾是直隶广宗县人,第十一代梅花拳传人,武举人,义和团首领中很突出的一位。

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广宗知县和外国传教士强制摊派“教案赔款”,景廷宾提出“中国人不纳洋差”,并被公推为总团头。

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景廷宾竖起“扫清灭洋”大旗,称“龙团大元帅”,对抗清军,攻打教堂,直隶总督袁世凯派清军镇压,德、法、日等侵略军也“助剿”。

同年5月,景廷宾被捕,7月被凌迟处死。

……

纵观以上这几位义和团首领,悦史君认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下场都很悲凉,而这也是让后人惋惜和沉痛的地方。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有网友介绍了义和团张德成、曹福田的结局。笔者也来说说其女性领导人林黑儿的结局

全为女性的红灯照:

义和团运动中,除了男性组织以外,还有红灯照、青灯照、蓝灯照、黑灯照、砂锅照等女性团体。

其中,红灯照最为有名。天津一带红灯照附属于义和团,领袖是一个不到30岁的女子——

林黑儿,号称“黄莲圣母”。

义和团的组织以“坛”为单位,每个“坛”再隶属于每个“团”。整个义和团按八卦有八个“团”,也就是八个总坛。每个团有武艺或者声望出众的老师作为首领,其后有大师兄,二师兄等等领导。红灯照也同样如此。


红灯照首领——黄莲圣母,林黑儿:

(第一排中央带头饰者为林黑儿,其他为各级仙姑)

林黑二就是这么一个领导人,她和天津张德成的坎字团相互合作,属下有二仙姑三仙姑等各级大小头目。下级团员都称呼林黑儿为“圣母”,听从她指挥。由于天津一带经人口密集村落相接,妇女组织开展起来非常便利,红灯照的影响力还覆盖到周围村县。

林黑儿出身自天津运河船家之女,从小学习杂技,在市井卖艺为生。后来因生活艰难,流落为天津红桥区运河南岸繁华侯家后区域的一名妓女。

1900年6月,义和团张德成所部数千人进入天津,开始发展徒众。他们支持林黑儿成立了附属性质的“红灯照”,在侯家后归贾胡同北口的船上设立了坛口,开始形成组织。

因为有早年卖艺的手段,林黑儿从此负责扮演仙姑,表演法术,宣传起义和团和红灯照的本事。也是从这时开始,她被徒弟们尊称为“黄莲圣母”。

林黑儿行走江湖多年,她会一些草药医术,治好了不少受伤生病之人,受到民众赞扬。后来她又宣称可以用香灰治疗枪伤,把自己的医术说成了神力,让更多女子加入红灯照。

清朝官府为了利用义和团红灯照对抗洋人,一品大臣直隶总督裕禄专程率一众官员上门朝拜”圣母“林黑儿,他还赠送礼品。林黑儿更要了24尺红布围裹坐船,在桅杆上一面红色大旗,上书”黄莲圣母“。民间风闻官府都如此支持,于是天津红灯照势力迅速膨胀,人员猛增到两三千人之多。

每当林黑儿和妹妹三仙姑出行时,大批义和团男团员和红灯照女子随从保护,前呼后拥,声势很大。百姓见了以她为仙姑神明,纷纷焚香跪拜,不敢抬头仰视。普通的义和团员和红灯照女子见了,也要下跪匍匐在道路两旁。

(笔者的话:由于清末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民间乡村为了免除匪患和恶霸等因素,以及为了争取本乡本土利益,往往结社自保。义和团,红灯照就产生在这些民间组织之上,并且得到发展。直至民国时期,红枪会,绿枪会等民间结社还继续存在。)


红灯照的女孩成员与活动。

和蓝灯照招收中年妇女,黑灯照招收寡妇不同,红灯照主要招募12岁以上18岁以下的年轻女孩。她们多来自社会中下层,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每日艰难求得三餐的压力和心中压抑的不满让她们具有反抗精神,加之普遍迷信的传统,这些年轻女孩往往选择加入红灯照。

(1900年红灯照女成员照片)

在林黑儿,翠云娘等卖艺人为首的带领下,红灯照成员加入后就需要拜师学艺。她们身着红色服装,既要练习舞刀,扇扇子,又要学习轻功,咒语等等技术。训练往往如同传统艺人一样,是十分严格和辛苦的。不过总算能吃到一碗饱饭,比她们在外流离失所或者沦为妓女要好上那么一些。

红灯照宣传了很多迷信思想,据说成员在七七49天练成法术之后,可以“蜻蜓点水”,水上漂;又说手中扇子一挥动,洋枪洋炮无所用,还会让轮船房屋起火燃烧。这些怪诞不经的说法更让民间百姓畏惧,不少年轻女性积极加入了进来。

红灯照一面宣扬各种”神迹“,一面展示自己实力。她们有”踩城“的制度,即每隔7到10天会出门绕着村子跑,边耍刀边喊口号。她们还会”出风“,即在公众场合练习武术,让人们看到红灯照的势力和功夫。起到了更大的宣传作用。

电影《黄飞鸿之王者之风》里,红灯照出场就有唱词:

红巾一条在手中;包在头上访英雄。

召集五湖并四海;灵色仙法耀天空。

红灯一盏在手中;宝剑出鞘称英雄。

扬威五湖震四海,洋枪洋炮全无用。


开战与覆亡。

慈禧太后向全世界宣战过后,清军和义和团与各国展开激战,大规模进攻教堂和使馆区。这时,红灯照和义和团积极出动焚烧欧美各国的教堂和轮船火车。红灯照成员们同时还四处宣传,搜集情报,治疗照顾受伤的团民

当时义和团宣扬攻打使馆和教堂不利是因为有”污秽“之物,必须红灯照配合才能获胜。他们说:“须待红灯照来时方可,红灯照尽是少女幼妇,故不畏脏秽之物耳。”又说:“一切军器皆不畏惧,枪炮遇之即不能燃,义和团法术虽大,然尚畏惧秽物,红灯照则一无所忌,与义和团联合一气。”

(攻击火车的义和团)

1900年6月27日,红灯照成员们配合义和团参与了攻打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的战斗。红灯照的年轻女孩们提着红灯喊着口号,狂热的跑在最前面冲向八国联军阵地。在火枪的密集攒射和大炮的齐声轰鸣之下,她们先扑后继,直至全部身亡。

根据后来幸存的义和团员回忆:”红灯照那些小闺女们…进攻火车站,都被打死了。“和紫竹林一战类似,场面之惨烈,可谓迷信思想在先进科技面前撞的头破血流。

7月13日,一万多名八国联军攻击开始天津城,义和团张德成等人率团民配合清军防御南门。红灯照也协助团员们作战。结果法术不灵,抵抗仅一天就归于失败。

7月14日,八国联军进占天津,张德成趁乱脱走,林黑儿和其他很多首领被捕

运动此时归于失败,由于信仰之深,不少红灯照成员自杀徇死。林黑儿和妹妹等人被抓时也非常从容,毫不畏惧。被关押入狱以后,有法国军官绿蒂探视过这位传奇女性,据回忆;囚牢中的林黑儿和妹妹三仙姑被关押在同一间牢房。

她们虽然”绝望“,却仍透露出一种”尊贵的风度“,平静而坚定。绿蒂等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干站着,生怕做出某种误会的举动。当探视者掏出几块银元扔到她们的牢床上时,林黑儿(也许是妹妹)立即捡起来扔于地下。

银元落地之时,绿蒂明白了这两位”义和团的女神“与欧洲来的军官之间有着多么深不见底的鸿沟。

根据老人们回忆,林黑儿在都统衙门里受尽折磨和侮辱,但她从未屈服。被审讯时也毫无惧色。此后,林黑儿再没有记载,人们对她的结局众说纷纭。民间有奸杀说,就义说,带往海外说,归隐说等等。

按照其他义和团首领,比如张德成,朱红灯,赵三多,景廷宾,李长水,宋延年,李来中,曹福田的结局,义和团相关人员被联军捕获后多就地处决。清廷屈服后也大肆扑杀团民。并且按照林黑儿的经历和性格,就义的可能性很大。


写在最后。

土娼,女巫,超人,英雄——林黑儿这位传奇女性已经背负了太多时代强加给她的名声。

作为受尽苦难的女子,她们并不明白自己为何受苦,只是把怒火发泄在”洋人“”洋物“之上,以至于最后被联军和清廷共同剿灭。

对于她本人来说,或许是被巨变的大潮裹挟着冲往浩瀚沧海的远方,无法回归原本应该属于她们的宁静生活了吧。


(谢谢观赏,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更多文章请参看笔者账号)

本文参考《天津拳匪变乱纪事》《天津一月记》《到北京去》《综论义和团》《林黑儿形象传播考论》


文史小茶馆


庚子年间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有两个最高首领,一个叫张德成,另一位叫曹富田。张德成的一系列魔术般的杂耍被吹乎得越来越神,直隶总督裕禄听说后把他请来,设宴款待。


席间张德成突然好似睡着了,过了一会儿他升个懒腰,从衣袖里抽出个貌似洋人大炮的零件,说他刚才元神出窍,去了趟敌营,把洋人的大炮给弄废了。是真是假现在反正都清楚,可当时人的佩服得五体投地,裕禄一见好似黑夜里找到明灯。

面对八国联军是时,张德成跨高头大马,红披风,持马刀红缨枪,派头是不错。可在洋枪洋炮面前再也没有魂出窍盗零件的灵气,率领的队伍一败涂地,逃到王家口一带。


当地乡绅招待他,他嫌饭菜不好,对方招待不周,可能刚打了败仗窝火,就掀翻了桌子。村民们不答应了,把他们抓了起来,说你张德成义和团不是刀枪不入么,试一下,张德成被乱刀砍死。



曹富田的“发迹”史和张德成类似,打八国联军时声势很大,骑大马,戴大墨镜,系红裤带,打一杆大旗“扶清灭洋天神天将义和神团”,最后落败逃跑。等到慈禧老太过河拆桥反攻清算时,曹富田被列入祸首名单,被捕后斩首。


看遍山川


众所周知,义和团并没有实际上的总首领。为何数百万的农民和拳师突然跳出来,都打着义和团的旗号?肯定是有原因的,黑格尔说过:任何事物都有合乎理性原则。义和团是一种民间宗教和巫术的大爆发,而民间宗教和巫术在北方是有很深的基础的。

朱红灯、张德成都不是义和团总首领。朱红灯仅仅是一个早期的义和团分支的首领,张德成号称天下第一团大师兄,也仅仅是义和团中一个小分支的首领。

他们都自称义和团大师兄,那义和团大师父是谁???

我们今天挖掘一下义和团的幕后神秘精神总教主:王觉一!

王觉一是山东青州益都人,他学习了罗祖教的东西,自己创立了末后一著教。光绪八年(1882年),末后一著教在汉口举行反清起义,遭到失败。传说王觉一潜逃至天津杨柳青,隐居起来。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的全国大搜捕也没有抓到王觉一,大部分的末后一著教骨干都没有被捉住。这一切都神秘地消失了!

他们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改头换面,借助山东、直隶民风彪悍,习武和团练风气强盛,与其他秘密宗教合流,以各种神拳的方式发展起来了。

王觉一的末后一著教不但促成了义和团,还促成了一贯道。一贯道的首领是刘清虚,而刘清虚是王觉一的弟子。末后一著教被全国大搜捕后,刘清虚全身而退,改头换面为一贯道。一贯道在民国时期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会道门。

罗祖教,是明朝时期罗清创立的影响深远的民间宗教,后来的漕帮、青帮、末后一著教、一贯道、黄金荣、杜月笙、蒋介石,均奉罗清为祖师。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拍自天津鼓楼博物馆。感觉就象是一帮无业游民,腰里揣副牌,逮谁跟谁来。跟小时侯听的小说《义和拳》也不一样,小说中的张老师感觉跟《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王老师一样睿智,那只是我小时侯的感觉。



没神马追逐


义和团的组织形式是以团为单位,相互之间基本没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几乎每个自然村都各自设立坛或拳场,首领称为大师兄、二师兄。每团人数少则几十几百,多则成千上万。在这种大量单个的团的基础上,有时也会有几个或几十个团的联合组织,称为总坛,首领称为老祖师。

其中,最著名的领导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张德成,一个是曹福田。

张德成乃船工,曹福田系游勇。与其他义和团首领逢洋必毁不同,曹福田对洋人生产的洋物,采取的是拿来主义。曹福田喜欢骑一匹高头大马,戴一架水镜眼镜,嘴里叨着洋烟卷,长袍上系着红带子,脚登缎靴,身背快枪,腰挟小洋枪,手拿一根秫秸作指挥棒。

张德成的总部设在天津郊外的独流镇。某天,他率众绕镇三周,以杖画地,宣称:“此一周土城,一周铁城,一周铜城,洋人即来,无能越者。”这种哄三岁小孩的鬼话,民众居然深信不疑。

总督裕禄命张德成到天津面见。张德成对裕禄的命令很愤怒,“我又不是你手下官员,你凭什么用总督的威严来指示我?”裕禄命以八抬大轿将张德成抬进督府,并打开中门迎接,以平等的礼仪相见。第二天,裕禄摆宴为张德成接风。

席间,张德成忽然作沉睡状,众人呼之不应。半晌,他打了个哈欠起身,从衣袖里拿出大炮上的机管数根,并告诉众人,刚才他的元神外出,从洋人的大炮里把这些东西窃来,现在洋人的大炮都是些破铜烂铁了。对此,裕禄“深敬之”。

义和团失败,曹福田潜回故乡,被当地人绑送告官,在静海被处以凌迟之刑;而张德成也在逃亡途中,被另一群农民砍为肉末。

聂作平


张洪,滦州!看现在,和历史一模一样,山东出义和团,错,一帮小人,出的是假义和团,反义和团,滦州天津义和团的敌人!正如,人有真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