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懷念岳父沈玉山

文 / 李保國

思念並非隨時間流逝,而漸行漸遠;卻像陳年的老酒,越釀越醇。

岳父沈玉山去世3週年的忌日,我起了個大早,去墓地祭拜。路途很短,驅車來回不過半天行程,但每每想到囿於平時瑣碎纏身,去祭拜的次數並不多,心中不免有愧。

岳父於我,不止於長輩親人,更是導師又多於教誨,更是摯友又超於感情。

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跟岳父17年前相識,源於我的愛人沈慧曉。那時,我剛大學畢業工作,血氣方剛、激情滿懷,幹工作不惜力、不怕苦、不要命,可由於性格、職業等多方原因,終身大事一直未解決。

偶然的一次機會,聽朋友不住地誇讚駐地縣一個女教師如何如何優秀,我便牢牢記住了這個名字,並想方設法找到了她的聯繫方式。在那個還是不通網絡、沒有手機的年代,就靠著一部BP機,呼來呼去,感情慢慢升溫。

談戀愛半年多時,女友提議去見一見她父母,為了這件“大事”,我如同籌劃一場大型活動一般,儘可能周到地盤算著,不斷地向女友詢問細節“岳父岳母愛吃啥”“他們平常都聽什麼”“最喜歡做的事是啥”……女友被我的侷促不安逗笑了,還煞有介事地提醒我:她父親很嚴肅,很正統,不喜歡油嘴滑舌,不喜歡投機取巧,不喜歡不學無術,不喜歡……太多的不喜歡讓我愈加忐忑愈加惶恐。

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第一次正面接觸在小心翼翼中開始,包括吃午飯在內不超過3個小時,短暫倉促卻又顯得那麼漫長,我像“犯了錯”的小孩,臉紅髮燙,心怦怦直跳。岳父的形象震懾了我:1米8的個子顯得格外高大,已過七旬的年紀卻不顯老態,面目俊朗,精神矍鑠。交談中瞭解到,他每天堅持看新聞、讀報紙、鍛鍊身體,客廳茶几上赫然擺放著新華字典,每張檯曆上都密密麻麻記錄著從新聞上看到或聽到的國際國內大事,還有很多諸如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以及老年春秋等報刊雜誌。

結果有些出人意料。我自認為農民出身、家庭貧寒、性格木訥諸如此類劣勢,居然成為了岳父欣賞和肯定我的理由,用妻子後來轉述岳父的話說:農民出身知道奮鬥要強,貧寒的家庭懂得節儉持家,木訥的性格肯定老實本分。

有些人或許真有“一眼萬年”的緣分,那以後,我跟岳父便有了13年緊密難分的接觸,瞭解越深,敬意越重。

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1927年的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農村情況更甚,岳父就出生在那個戰亂且困難年代的農村。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雙親,加上“沈”姓在當時當地不屬於大姓,親戚也不多,岳父自小就開始為生存而奔波,小小年紀就跟著大人去幹農活,常常吃不飽,餓得頭暈眼花流清口水。

婚後,6個孩子先後降臨,人口一下子多了起來,岳母要照看孩子,為了養家餬口,岳父當學徒、做短工、幹社教,一天幾份工,累到手腳痠軟,用他自己的話講:“什麼苦都吃過,嚐盡酸甜苦辣。”

肩上扛著一家人的溫飽,根本沒時間叫苦喊累,岳父早起晚歸永遠精神抖擻。艱難困苦中,岳父咬碎了牙拉扯大6個子女,撫養他們成長、上學,直至工作、安家,甚至包攬了照顧孫輩的活。

2002年底,我有任務在外,女兒出生還未滿月,月子中的妻子無人照料。得知消息,已是75歲高齡的岳父坐不住了,經常帶著69歲患有腦血栓後遺症的岳母蹣跚著去照看妻子。從岳父家到我當年租住的房屋大約1公里,那段時間,兩位老人幾乎每天都要往返兩趟。那時家裡還時常斷水,岳父就到河邊去洗女兒的尿布。75歲的老人,寒冷的冬天,冰涼的河水,洗尿布……我想,很少有人會把這些事聯繫起來,然而,岳父真的這樣做了,而且不止一次。父愛如斯!如今想起這些,我依然深深感動和愧疚。

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岳父的慈愛感人,他的嚴厲同樣遠近聞名:日常生活要求嚴,秉公用權嚴,對子女教育嚴。因為嚴厲,有時甚至被認為是霸道,6個子女都很怕他。妻子上中學時,週末早上喜歡睡懶覺,可只要岳母跑到床前一喊“快起來,你爸下地幹活回來啦!”妻子立馬翻身跳起進入學習狀態,否則就得捱打。

每年的正月二十二,岳父生日那天,他總會召集全家老小齊聚,趁著生日全家熱鬧一下,關鍵的是他要“發表”講話,像單位開總結大會般特別嚴肅,總結上一年的工作,表揚一些人和事,對來年工作生活提希望和要求。每每這個時候,所有人必須正襟危坐全神貫注。大家都明白,岳父並非耍威風搞專制,而是要費盡心力帶出一個好家風,把全家人緊緊凝結在一起,朝著更好的目標奮進。

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岳父性格耿直,說話直奔主題,從不拐彎抹角。他認準的人和事會經常掛在嘴邊表揚鼓勵,他看不慣的也會直言不諱地講出來。

記得遠房一個表親家的小孩,學壞了,染上了“三隻手”的惡習。表親帶著孩子找到岳父,想請岳父給他找個工作,岳父不但沒答應,還當著表親的面,把小孩狠狠訓了一頓。一次,岳父到菜市場買菜,遇到一個買菜的因分量不足找菜販子討說法,誰知商販不認賬,岳父一聽就來氣了,顧不上自己買菜,上去就跟商販理論起來,人群中就他聲音最大:“必須道歉,補齊數量,否則就叫工商局來處理!”商販自知理虧,見岳父義正言辭,只好乖乖照辦。

“性子直,為人正”,這是岳父給人留下的印象。岳父退休前在縣螢石公司擔任經理,上世紀70年代初期,螢石公司是縣裡最好的企業,每年納稅都在60萬元以上,按人們的說法,岳父隨便弄點就夠一家人吃用了,可所有人都知道,岳父從未“隨便”過。

從鎮裡往縣城搬家時,有人好意提醒單位有多的大紙盒,岳父可以拿幾個回家裝東西用,這點東西也沒人說。聽完“提醒”,岳父當即怒了,直接將提建議的人罵了個狗血淋頭。

岳父的正派贏得了尊重,立起了威信,直至退休後,鄉里還高票邀請他當了3年的司法所義務調解員。鄉親們都相信岳父,願意聽並心服口服地聽從他調解。

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佩服岳父的人都說,那個年代的人經歷得多、歷練的多,不一樣。岳父聽了不樂意:“哪個年代都一樣。”他覺得因為自己是一個老黨員,必須要有符合老黨員身份的黨性。

親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後來的改革開放,見證了鄉土從破磚爛瓦的茅屋村社到霓虹閃爍的高樓林立,從吃不上飯到頓頓有肉,每每談及這些,岳父總把老話掛在嘴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偶爾還加上一句:每個黨員進步黨才能進步,党進步了,國家才強大,咱老百姓才幸福。

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擁護。聽老人說,岳父算是他們那輩對黨最忠貞的人了,年輕時為了入黨寫了無數封信、找了幾百號人,可總錯過時機,解放前國民黨還想利誘他到臺灣發展,被岳父當場嚴詞拒絕。從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岳父把對黨的忠誠,一直延續到了生命的最後,老來還得到了“兩最積極”稱呼——退休後交黨費最積極、參加老幹局活動最積極。

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2003年春,我到岳父家吃午飯,剛進屋子不一會兒,他就興沖沖地拿出一本白皮書給我,那時黨的十六大剛閉幕不久,單位還沒有下發這本書,他卻自己跑到縣城新華書店買了兩本,一本送給我,一本自己讀。

一次,岳父與一老友品茶閒聊,可沒過一會,兩個人忽然吵了起來,後來岳父竟扯著嗓子大喊“滾出去”。出言之重,讓老友憤怒離去。岳父為人謙和,向來不發脾氣,究竟為了什麼如此動怒?安撫岳父時得知,原來他倆談起社會上的一些諸如貪汙腐敗、買官賣官等怪象亂象,同是老黨員的老友可能一時激動,說出了對黨不敬的話,岳父當即生了氣,說老友“忘本”“思想太差”“一點覺悟都沒有”。

這事令我觸動,想到現實裡不少黨員信誓旦旦表態對組織忠誠、維護組織權威,可真的遇事,又有幾個人能夠像岳父那樣較真碰硬?

……

我的岳父“玉”一樣透明 “山”一樣巍峨

從墓地回來時,晴朗的天空漸轉灰暗,讓人格外傷感,不由得懷念之情翻湧。

13年相處,岳父言傳身教地讓我收穫了很多,每逢工作生活遇到挫折困難,我都不自覺想到岳父:想到他的忠厚善良、無私無畏、光明磊落,原本煩躁的我就會靜下來,原本氣餒的我就有了動力。

我發自內心地感謝岳父。我的岳父如他的名字一樣:“玉”一樣的透明,“山”一樣的巍峨!向他致敬!向他鞠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