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进藏路遇事故全家丧生,自驾进藏有哪些危险?

Ocean_Song


这是2016年的事故,到了今年更是不止如此,在2018年8月7日~8月22日,四川境内15日内出现了3起自驾游事故,其中两起为坠江事故,一起为落石事故。

自驾游川藏线,究竟应该注意什么呢?通过走川西吃喝玩乐8年老司机的交流,总结出以下要点。首先,我们来回顾以下今年半月内发生的事故:

1、8月22日,四川省成都到九寨沟的九环线北川地带,突发落石致3台车辆受损,所幸只是6人受伤;

2、另外的两起则没有如此幸运,8月16日,四川省金川县一车辆驶出路面跌入江中,1人受伤,3人失踪;8月7日,成都4女孩自驾游318川藏线,在川藏线附近的新龙县坠入雅砻江,目前没有生还消息。

从7日到22日,一共15天时间,旅游胜地四川出现了3则交通事故。

川藏线自驾游,一个说来说去都说不烂的话题,究竟该注意什么?

近日,我和走川西吃喝玩乐的川藏线老司机有过交流,对方作为川藏线的专职老司机,已经跑了318国道川藏线8年。我相信通过整理他的言辞,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更有参考价值的自驾游建议。

除此之外,小编自己也调研了一份关于“318川藏线旅游出行,最重要的两项”的投票。在投票中,关心318川藏线旅游的朋友的投票结果如下:

据走川西吃喝玩乐老司机表示,川藏线自驾游,以重要性排列,最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以下4点:

1、慢速行驶:这是318川藏线自驾游注意事项之首。川藏线全长2300公里,如果绕道稻城亚丁,则需要2700公里,全程约90%都是柏油路,路况已经非常良好。

但由于318川藏线其高原地形特点,山高路险,路陡弯急,地质疏松,道路狭窄,即使路面良好,以目前的筑路水平也不可能将高原爬坡修成一马平川。像拖拉机、骑行者一样慢行,绝对是318川藏线最安全的做法。

8.22现场交通

2、弯道减速、鸣笛:318川藏线的弯道,是出了名的多、急、险,沿路盘山地带,不可不减速。因为弯道急,不知道前方什么车况,必须减速鸣笛。有时候,在盘山弯道超车,对面突然驶来一辆大货车,根本避之不及。

这位走川西吃喝玩乐老司机的一位同行,在年轻时就遇到这种情况,那时候开着一辆7座金杯,全车人被吓得一身冷汗,后来走318川藏线,再不敢开快了。

8.22受损车辆

3、心理素质:318国道川藏线不比城市的红绿灯路段,不会慢慢速速,也不会受制于密密麻麻的车辆。就算自己开车没毛病,但不能保证其他车辆的行驶规范,更不能保证沿途不出现塌方、泥石流等地质情况。

在一定程度内,318川藏线比常规线路更容易遭遇险情,司机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要经得起惊吓,扛得住烂路,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冷静做出理智的判断。心理素质不好,很可能因为一时紧张就把油门当成了刹车踩。

4、汽车大保养:318川藏线真的不是闹着玩的,虽然现在路况对车型没多大要求了,但对车的质量还是要求甚高。不管是小轿车、五菱宏光、丰田普拉多,在更为保险的条件下,都尽量在出发前做一次大保养。

保养要做得全面细致,不仅要检查轮胎、刹车片等基本“器官”,连火花塞这种东西也要严格检查。特别是国外、高端、或者不常见的车型,到了318川藏线维修不便,很难换到汽车元件,出发前尽量保证此行不会出现汽车本身的故障。

除此之外,注意后视镜、小心视野盲区,找熟悉路况的司机带路,10万里程的司机再出发,这3点,也占了很重要的比例。

另一份川藏线自驾游注意事项投票

关于加油:318川藏线基本100多公里一个油站,但由于用油量很紧张,最好在耗油到一半以上就要把油加满。92号油,95号油都有,95号会少一些。

关于导航:318川藏线少数地方没有信号,如果司机是用手机导航的话,最好提前下载四川、西藏的离线地图,以备必要之时所需。

关于烂路:318川藏线最烂的是海通沟路段,在巴塘到芒康地基受损的路面较多,非常难走;其次是沿着悬崖边缘行驶的觉巴山路段,路况挺好,但非常险峻,恐高症的人都要注意,因为下方就是悬崖,并且没有栏杆。最小的挑战为怒江七十二拐,弯道多,海拔高。

觉巴山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私信问我。我是“走川西吃喝玩乐”博主,关注318川藏线、川西旅游的注意事项,不清楚的都可以私信问我(必须先关注才能发私信),博主保证有问必答。

最后,希望大家顺利归返,平安出行,路途愉快!


走川西吃喝玩乐


今年8月11号,川西又发生了四名成都女孩自驾稻城亚丁坠入雅砻江的事件,作为一个多次自驾进藏的老司机,我来说说究竟该如何应对进藏路上多弯的山路。

川西地区的317、318国道有着共同的道路特点,弯道多、坡度大、道路窄、两侧有村庄和摩托车。

在这种路况上行车,有三点必须要注意:

1、千万避免疲劳驾驶;

2、驾驶员千万不要分神看景色和自拍;

3、进入弯道前一定要减速。

首先从成都到拉萨,不论选择哪条国道总里程都在2000公里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天的行驶里程都将超过300公里。

虽然目前川藏线的路况越来越好,但对于一个没有山区驾驶经验的人来说,这多少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原则上来说,每个车最好有两个驾驶员,轮换开车避免疲劳驾驶。

另外,在选择住宿地点时,如果旅店在国道路边,最好选择窗口背向道路的房间,尽量道路避免噪声干扰,保持良好的睡眠。

其次,川藏线最美的景色都在路边,但这对驾驶员来说是种严重的干扰。

作为一个司机心里必须要随时想着,你的手上握着全车人的性命,车窗外再好的景色也和你没关系。

同时,车内的乘客也要注意,别看到美景就大呼小叫,这对司机是种严重的干扰

。觉得景色好找一个安全的地点停车下来照相,该怎么高兴怎么高兴,别在车上喊。

另外,选择停车的地点一定要注意安全,尽量远离弯道,选择比较宽阔的地方。目前川藏线上有很多路边放大的临时停车带,这是停车拍照最好的地点。

我最烦的就是,不管不顾的在路上随便停车,你不怕死别人还怕撞到你呢!

停车最基本的规矩就是“你能看到别人,也能让别人看到你”。很多人,连这种最基本的规则都遵守不了!

这次事故对向车辆行车记录仪视频

再次,车辆进入弯道前一定要减速。

很多人实际的驾驶技术远比自己认为的差,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根本做不出正确的应激反应,这是很多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

就拿这次发生事故的车辆来说,从对向车辆的行车记录视频看,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要么就是进弯道速度过快导致车辆失控。

基于我们大多数人车辆控制能力低于预期,在多弯路段上行驶时,一定要注意减速通过弯道。尤其是川藏线上的弯道,很多大弯根本看不到后续道路和对向车辆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快速进弯是极其危险的。

最后,我说说川藏线上多弯路段应该如何驾驶。

首先说说,那种路况更危险?

很多人都认为上图中的发卡弯道路最危险,其实这是种误解。在曲折的发卡弯道路上,因为进入调头弯时必须要减速通过,所以谁都开不快,较慢的车速让驾驶员有比较多的应对时间,即便出现了事故也不会很严重。

其实,川藏线上最凶险的是单侧滨河的峡谷弯路。这种道路坡度不大、路况不错,很容易因为忽视而导致车速过快。

滨河峡谷路,因为单侧是河道悬崖,一旦出现事故往往都是重大事故,这次出事的就是这种路段。

遇到这种路段,千万要注意给自己留出足够多的反应时间,简单说就是如果视线不好,一定要慢行。

其次,弯道行车要注意防备别人犯错。

弯道路段大家的视线都不好,你不犯错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别人的错误一样可能导致你受害。

就像这次车辆坠河事件,如果对向来车的速度再快一点,就会导致两车正面相撞,甚至有可能两车同时坠河。

最后,弯道会车的注意事项。

弯道会车时,如果对象来车是大货车,一定要在进入弯道前避让。因为,大车的转弯半径大,一定会占用对向车道转弯,这一点在发卡弯上特别明显。

在可以选择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和大车在弯道会车。

另外,因为离心力的原因,车辆在弯道上会侧倾。很多司机会不自觉的,占用对向车道行驶。我也经常这么开,但前提是在必须视线良好,保证对向无来车的前提下。

以我个人的驾驶经验,在进入大弯道时,如果是在道路内侧行车,我会尽量靠近崖壁。如果是在外侧道路行车,我一定会减速、鸣笛警示来车。


我永远记得当年师傅对我说的一句话:“在路上开车,安全回家是最快的开法。”

这点在川藏线上尤其重要,如果你是乘客,应该清楚如何配合司机保证行车安全;如果你是司机,心里随时记着人家坐你的车是信任你,安全的把全车人送回家是你的责任。



最后,祝大家都能愉快出行,安全回家,有一个完美的西藏旅游回忆!


藏地读行


本人自驾进藏几十次,走过全部八条主要进藏线路,五条主路,分别是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川藏线,中尼公路,以及三条分岔道,丙察察,川藏北唐蕃古道,及川藏南北线等。

沿途各种状况都遇见过,包括泥石流,塌方,车祸等,总的来说,驾驶车辆入藏安全第一是非常重要的,万事小心为上,绝对不能疲劳驾驶,冲动开车,夜车也要尽量避免。

做好充足的准备,车辆安全检查,盘山道驾驶必须非常有经验,慢比快更稳当,凡事小心,注重安全,那么就会顺利很多。

我的经验是,只要准备充分,有安全意识,基本上能避过许多危险情况,大多数的进藏车祸,都是因为经验及驾驶问题引起的。

这里跟大家分享下最难走的进藏线之一,丙察察的状况记录。

《中国国家地理》“滇藏新通道”专题里的专文“丙察察:神秘的滇藏新通道”、“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线)极限挑战全记录”。“自驾丙察察线——再也不想来第二次的精彩体验”。“穿越丙中洛-察瓦龙-察隅-然乌-邦达-芒康-德钦-中甸”。“丙察察线:最艰难的进藏之旅 ”。

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乡-(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察隅县城,全长270公里。是滇藏新通道里改造难度最大的路段。

滇西进藏公路丙察公路起点为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终点为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全长87公里。工程于2000年9月动工修建,路基宽4.5米,属山岭重丘区四级路,是贡山县"十五"期间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北上"项目,是滇西进藏公路中的最后一段公路。

同时,也是继国道214线后云南省通往西藏自治区的又一条重要通道。此前,内地通往西藏的公路主要有新藏、青藏、川藏南北线以及滇藏等几条进藏公路。

这些公路平均海拔较高,全年有4个月的大雪封山期无法通行。而丙察公路沿怒江北上至察瓦龙乡后转入国道214线,整条公路海拔低,无雪封山期,年通路率为100%,可常年通行。数据表明,从贡山县丙中洛至拉萨公路里程仅1200余公里,按正常行车里程两天即可抵达,是目前最便捷的进藏通道。

沿途还可欣赏到丙中洛、怒江第一湾、石门关、哈达瀑布、通天瀑布、玉立石壁等著名景点和神奇景观。这条省级进藏公路计划是从云南贡山直达西藏察隅,丙察公路虽然已经全部修通,但通车只能通到秋那桶前面一点点。秋那桶以后全是塌方。但愿这条路不要步波墨公路的后尘。


草原




那么,进藏自驾,到底都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


可能会遇到什么风险呢?


每当一家人长途自驾,总有很多规则,有一条最重要的,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


那就是一家人分散乘坐,不在一辆车上,是最好;


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呢?


其一:风险分散,很多人坐飞机,都知道一个规则,就是一家人不在同一辆飞机上出行,目的是什么?


分散风险,不至于全军覆没;


长途自驾也是这个道理,开车的可以开车,有坐飞机,到了西宁或者成都,哪怕在昆明集合,也是可以的,至少分散风险;


一家人去西藏,几辆车想跟,最好不要一家子在一辆车上;


其二:在一辆车上的一家人,小问题更多;


遇到电话响了,可能会有人替接电话,影响开车人隐私和情绪,若是不是一家人,那就好办了,随自己行为;


还有就是吃东西,女儿可能在途中喂了父亲一口吃的,这类小动作增加;


包括放歌曲,取纸巾,甚至谈话内容都会影响到司机的情绪波动,非常不利;


自驾西藏,到底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第一:车要保养好,最好做一次大保养;


东部地区到西藏一趟绕回来,至少1万公里以上,若是去趟阿里,那就不止1万公里了;


对车,对开车的人,对坐车的人都是一种考验;


时间之久,开车之疲劳,车也需要一个好的状况,才能更好的为自驾服务;


一是做一次大保养;


三滤一油就不多说了,还要检查刹车油,冷却液等等,甚至要带上火花塞,保险,随车工具等等;


二是带一个全尺寸备胎;


大保养的时候,要检查轮胎,重点检查,之后准备一条全尺寸轮胎带上,以防不测;


检查轮胎的时候,去西藏,轮胎用过3年以上,或者胎纹低于2.5毫米,乘早换新轮胎,别的不多说了;


我估计这一家人在高速上出车祸,多数因为轮胎出的问题;


第二:准备好2个开车司机;


长途1万公里,一家人出行,不能总是一个司机开车,这样太危险了;


另外,在川藏路上,会遇到塌方,泥石流等情况,这时候副驾驶相当于真正的副驾驶,要负起责任来,负责观察;


若是发现植被有动向,动物在路上逃窜频繁,鸟在群飞,既要注意了,副驾驶的作用,大于平时;


还有,就是不轮前排。还是后排,都要系安全带;


这一家人全部丧生,我想后排不一定系了安全带,否则不至于这么悲催全军覆没;


还有就是,要休息好,不可疲劳驾驶;


再说一点重要的:


到了高原,司机也有可能高反,注意抗高反;


带上氧气,带上感冒药,带上抗高反的药品,还有医药包;


另外,到了高原,不能剧烈运动;


在这里温馨的提示一下驴友们,哈;


一是不要一家人同坐一辆车,分散风险;


二是给车的轮胎重新定义,去西藏的长途,不比以往;


三是注意预防高反,注意不疲劳驾驶;


川藏自驾游


自驾西藏我走过,自驾川西藏区我更是几次走过,无论是G317,还是G318线都是充满着风险的。

川藏线的风险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雨季的泥石流,到了六七八雨季,藏区几乎要天天下雨,有的时候是晚上下雨,白天晴天。而青藏高原由于形成较晚,山体松动,雨水多了就会带动泥石流滚落,我曾亲眼看见泥石流下来,并不如洪水那么快,而是如搅拌后的混凝土缓缓的下来,由于量很大,是非常恐怖的,如不能很快逃离就会被掩埋覆盖。



二是山体的落石,其实同内地已经固化的山体不同,青藏高原的山就如同一个大沙包,随时会有落石从山间滚落,大的可能有车轮大,小的如同葡萄,如果被大的砸中可能会车毁人亡,被小的大众伤痕累累,玻璃破碎,总之都是非常危险,特别是雨天,落石大几率非常高。


三是疲劳或溜号驾驶,自己把车开到了沟里或山下。我在2013年自驾西藏时一路上看到有四起自己开翻或开下路基的,其中一辆是大货车,一辆公务车,两辆自驾车,其中一辆几乎是在平地转弯自己开翻了。
所以川藏线上每年都会有各式各样的车祸发生,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但无论怎样,去西藏一定要有一颗敬畏的心!


书影


旅行者热爱生活,喜欢旅行,更喜欢离心灵最近的地方。在中国,有一个地方它是旅行者的一个梦,遥远而又触手可及,是个让人魂牵梦绕而又是迟早要实现的梦。这个地方叫做——西藏。有人说:""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比66号公路更自由的天堂,那它就在川藏公路;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尼泊尔更纯净的圣地,那它就是西藏"。

川藏路线的沿途风景,是每一个追求自由的旅行者最想要抵达的地方。可,旅行总是伴随着的未知数和危险总是那么多。频频的被爆出进藏丧生的新闻,让我们开始胆怯,告诉自己,算了吧,不去了吧。到底进藏有多危险,能够让曾经走南闯北的自由者为此胆怯。


迷路

自驾游走川藏路线,迷路是不是一个概率小的事情,或许迷路就成了你最大的危险。藏区很多地方没有信号,一旦迷了路、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通讯工具,周围也没有烟火人家,没有人能帮得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个人。害怕或许不是这样,更害怕一个人自驾会慌了神,面对如此辽阔的野外,开始因为无助而害怕。到了晚上,藏区,荒无人烟、天寒地冻、荒郊野岭,发生危险事故的几率很大,不论是坏人还是野兽威胁都有可能威胁你的安全。
突发事故 自然灾害
藏区水多山更多,山坡塌陷、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是个人自驾游,遇到自然灾害真的只能恨自己无能为力。倘若车子不小心抛锚了,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如果不是一个有强大承受能力的人,精神崩溃也是常有的。所以,进藏一定要和同伴一起同行,这条危险指数五星的路线真的不适合自驾游,无论是你到底有多么向往其沿途美景,都不要轻易尝试。
虽说折腾一次去西藏自驾也是不错的选择,也有很多人不顾旁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前往,我很佩服他们的毅力同时羡慕他们有如此大的勇气。但,我还是要说,这条路,不是有勇气就可以走好的,一定要三思而行……

刚行路上


西藏作为世界屋脊真的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自驾进藏,想必也是很多自驾爱好者的理想天堂,可但是藏区的地形地貌对自驾有一定的要求,到底什么样的车才适合开进藏区?在藏区开车除了技术好,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今年7月27日,金山区11名教师自发组团开着三辆私家车到西藏、云南等地自驾游,其中一辆车在西藏那曲地区发生车祸致三死一伤。受伤教师经过医院紧急抢救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不排除高原因素导致伤情恶化。神奇天路也可能变身“夺命公路”。所以对路况不熟的人第一次还是不建议自驾进藏。

如果进藏自驾选择适合的车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使用4轮驱动功能的越野车,两驱车进藏也大有人在,建议离地间隙>15cm,一般越野车进藏都没有问题的。不过你要选择一台兰博基尼,也没人能阻止。

进藏之前最好做一次保养,另外准备两条备胎,准备一些长筒袜加油时过滤灰尘, 加固排气管/电瓶底座/水箱,后悬挂最好能加装螺旋弹簧。

进了藏,就不要想办法去省油,一定要带着档下山,绝对不能空挡溜车。要提前预见性刹车减速。在弯道一定要减速而且鸣笛!弯路上不超车,不占用对方的车道,白天按喇叭,晚上闪灯光。且不可以为车辆稀少手脚不勤!毕竟路途漫长。不超速。好多同学见当地司机把车在戈壁上开的飞快而受到感染。不熟悉路况一定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做到谨慎驾驶。绝对不要为抢时间晚上行驶。路途上心气平和,悠哉游哉是最好的应对方式,在柏油路上要眼观六路,注意“路上的”行人及牛羊。

进藏选择路线很重要,据了解,目前比较传统的进藏路线有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新藏线4条。其中“青藏线”路况较好。“新藏线”从新疆段到西藏,海拔迅速提升,不建议作为进藏路线,适合作为出藏线路。


小拉车


首先,进藏遇事故全家丧生,这样的事情也是个例,不要拿这个事情冠在川藏自驾头上,这样容易引起旅游者的恐慌。当然,川藏因为现实条件,自驾确实比在城市里,或者其他地方危险系数要高一些。这个无可否认。

其实,去任何地方旅游都有危险因素存在,事先了解尽量规避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才能让旅途更加的逞心如意。

个人觉得川藏自驾的危险可以归纳人为和自然两类,其中,人为因素占最主要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自己造成的不安全因素和他们造成的不安全因素。首先,川藏地区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很多朋友前去容易产生身体不适,会有高反、发烧等症状。这几年自驾,跟着一起前去的很多朋友,第一天就出现了高反症状,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由于睡眠不足,引起的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身体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司机。在自驾途中,由于身体不适应,睡眠不足,司机的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山路难走,道路不熟悉,经验不足,就容易有事故发生了。最常发生的就是车祸。

当然,在这样的地方,有时候也会受到无妄之灾。即使你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架不住别人经验不足,乱开车。殃及池鱼。这样的危险在川藏区也是比比皆是。


自然因素。这就不用说了,除了刚才所说的,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川藏区还容易发生落实、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冬天的时候,路面结冰湿滑等。都是不安全因素。

总之,无论去哪里,出门在外,自己多留个心眼,安全第一。多注意点,总能规避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千帆远澋


藏区自驾的危险有很多!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个人原因导致的危险,如高反、身体不适、睡眠时间不足、山路经验不丰富、道路情况不熟悉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二、自然灾害导致的危险,如落石、塌方、滑坡、泥石流、山洪、暴雨、暴雪、暗冰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三、由于他人的疏忽、过失或危险行为导致的危险,如危险驾驶等原因导致的事故。

在这三个事故原因里,第二个是最不容易遇到的(除了暗冰),只要路上开车小心,注意路面情况,不要开快车,就不会有事。而暗冰一般出现在深秋、冬季、初春,这三个时间段是藏区的旅游淡季,自驾游客比较少,所以因为这个导致的事故也比较少。

一、三是川藏自驾交通事故的最大诱因!

第一点比较好应对,没有高原经验的,前三天的行程一定要设计的轻松一些,不要太赶,让司机得到充分的休息。山路经验不足的,车子开的慢一点,或者找一个有经验的人做领航车。

第三个是最需要提高警惕的!

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我要事先强调,我自己也是成都人,在川藏线上行走了十多年,对川藏线上的情况非常了解,所以这并不是地域黑!)

就是路上遇见川A牌照的司机,特别是非老款三菱、猎豹的川A司机,一定要有多远躲多远!

川藏线上的危险驾驶,比如弯道超车、回头弯不提前鸣笛并且占用你车道过弯、直路并且前方无车的情况下毫无预兆的踩刹车、停车不打转向打示意、弯道上突然刹车并停车下去自拍、双向两车道在路边停车不打双闪示意下来自拍(或者开后备箱收拾行李)、夜间会车不切近光(即使多次提醒也不会切近光)、夜间跟车离得很近并且一直开远光等等危险驾驶的车辆,十辆车里有至少八辆是川A!!!


triplus



我在2015年带着一家三口自驾川藏线进藏,青藏线出藏,也和不少进藏的朋友有交流,关于进藏的危险问题,基于我看到的情况、了解的信息,谈一下我的看法。


进藏路上的危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道路交通危险

1、国道318、317是四川进藏的两条南北主要通道,在每年的6-8月的雨季,这两条主干道所在的地区会发生大量的降雨,导致山体松动、塌方、泥石流不断,经常会出现路基被冲毁、山体塌方等情况,导致车辆被砸毁、被泥石流掩埋或冲入河道的车毁人亡事故多有发生,所以,在雨季通行川藏线,是会有这种比较严重的危险的;

2、每年的冬季(11-4月期间),川西和西藏地区大量降雪,高山地区积雪、积冰的问题比较严重,如果不是四驱带防滑链的车辆,在经过很多危险路段的时候,是会有滑入山崖的较大风险的;

3、川藏线的道路上下起伏、蜿蜒曲折,道路视野非常的不好,并且很多路段都是一侧山崖一侧悬崖,一旦车速过快、走神、打瞌睡,就极有可能发生撞山、坠崖、撞车的事故,而且有一些西藏、四川等地的本地车,喜欢开快车、超车,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意气用事,必须慢慢开,否则真的危险很大,此类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很高;

4、青藏线全线主体都是建设在青藏高原上,路基几乎都是动土,因为常年被大货车来回的碾压、以及冻土层特有的特质,很多路段远远的看着没问题,实际上已经被压出了很多波浪形的大坑,一旦车速过快、躲避不及时,或者和来车的会车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冲出路基、撞车、翻车的重大事故发生,有不少自驾的朋友,在川藏线上都没有出事,反而是回程在青藏线因为麻痹大意、开快车而最后造成了悲剧,这个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二、安全及财物危险

1、自驾进藏主要需要关注的是财物风险的问题,随车尽量不要放贵重物品,车辆不要停放在僻静的地方,最好是公共停车场或酒店门前,否则难免会被人打主意,之前就有见到过被敲窗盗窃的事情发生;

2、尽量不要搭路边的搭车客,有一些号称徒步进藏的人,实际上是一程一程的搭车混进去的,我们去的那次,同行的车友搭了一个小伙子一段路,被偷走了一个物品,事后小伙子说掉到他的包里了,可以见面归还,被朋友骂了一顿;

3、如果骑行或徒步的话,尽量避免落单,部分地区有遇到坏人抢东西的风险;


三、人身健康危险

这个主要是针对高反及突发疾病的问题,在高原地区,由于缺氧、干燥、饮食条件等原因,人体内机能容易出现紊乱的情况,导致高反或诱发一些突发性的疾病或慢性病,所以,在出发之前,建议准备充分相关的药物,比如抗高反的药品、退烧药、消炎药、止泻药、心血管药等,以免在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买不到药。

毕竟川藏线上为数不多的县城之间一般都距离200公里以上,行程都会在8-10小时左右,这还得看道路通行情况。


去西藏是很多人的梦想,随着近些年的持续建设,进藏的道路越来越好,通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所以,只要下决心要去,做足准备就出发吧。

***************************

我是二胎孩子的全职爸爸,带娃休息间隙,偷空答个题,放松一下被小家伙蹂躏的神经,就是这个样子。😆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