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如何识别陨石?现代人与古代人识别陨石的技巧有哪些区别?

林子陨石


在古代,如果发生陨石降落这种事,人们都是非常惊讶的事。有些人以为陨石就是天赐的圣物,而另一部分人,可能以为是不祥之兆,甚至害怕是预示着什么灭顶之灾。

中国最早有关陨石的记载是发生在夏商时期,在《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中说到,夏禹时,“天雨金三日”。商纣时,“天雨石,大如瓮”。周成王三十四年,“雨金于成阳”,时代约为公元前11世纪。这些记载都是世界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一批陨石记录。而最早最详细的记载是发生在后赵石勒时,对于陨石落地描述的非常详细:“星陨于邺东北六十里,初赤黑黄云如幕,长数十匹,交错,声如雷震,坠地气热如火,尘起连天。时有耕者往视之,土犹然沸,见有一石方尺余,青色而轻击之,音如磬”,对陨石在空中飞行,落地,等情景描述的非常完善。严格来说,行星撞地球是非常危险的,带来的往往是灾难。所以,古代的人们把陨落事件看作灾难,把陨石当成灾星,这就是古代人们对陨石的认识。古代人识别陨石仅仅局限于目击陨石,讲究亲眼所见,甚至是陨石必须是烧的焦黑,烧热的冒烟,陨落后入地三尺,只有这样的现象才能认可为陨石。

现代人的陨石收藏,在我国基本是刚起步,在民间对于陨石鉴别方法,也仍然是自我来识别,或者是请教有经验的玩陨石者来帮助识别。而一些国家科研机构,研究用陨石的识别,釆用的是国际陨石学会陨石鉴定通用标准,最具权威性的,这个标准是国际陨石学会根据《陨石学》这部著作内收集的,组成行星物质的大量原始数据,以及参照己发现的四万多块公认陨石标本的物质构成样本的数据,而形成的世界公认的陨石鉴定标准参数。在《陨石学》中,陨石有详细专业分类,又依据其分异程度,与来源母体的差异程度,又细分为子类与子群。将陨石分成更细化的65个不同的陨石群。如果要鉴定一枚陨石,正是根据陨石所含有的多种矿物的同位素化学元素,结合上述65个群特证而进行甄别,这样才是最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才是最权威的全世界公认的陨石鉴定标准,可是不对民间陨石提供服务。

另外陨石识别在民间也有一些私人招揽陨石鉴定生意,愿打愿挨,所应用鉴定陨石的标准是由几十人共同商定相互认可的几条陨石标准,买一部地球矿物成份检测仪器来鉴定陨石,尽管很草率,但也可以为鉴定者印制“陨石鉴定证书”,在进行陨石交易时,达到有理有据的效果。




華北陨石


陨石也叫陨星是地球以外的小型天体飞行时脱离原有轨道进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磨擦高温燃烧后落到地球表面的残留物。一般分陨石,陨铁和二者之间的物质三种。陨石的主要成份是硅酸盐,陨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镍,其余一种是铁石混合物。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陨石是我国吉林1号陨石重1770公斤,世界上最大的陨铁降落在纳米比亚重约六十吨,我国最大的一块陨石落在新疆重约28吨。我国是历史优久的四大闻名古国之一,史料丰富约有七百多次关于陨石降落的文献记载。《春秋》上记载在公元前645年12月,“陨石于宋五"也就是说有五块陨石落到宋国土地上,这是世界上最早陨石纪录。古人早就知道陨石的来例《史记、》"星坠至地,则石也。在发掘出的商代古墓中有一件铁刃铜𨬓,经专家鉴定为陨铁锻制而成。古代人比较迷信,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文臣武将是文曲星和其他星宿下凡,如果见一大星落地人间一定有个大人物归天。这方面记载也特别多,比如说武则天时期,有人奏报一大星坠于西北,武则天叹曰:"我的大将程吾挺休矣!”过几天果然从西北边关传来消息,老将程吾挺病死了。现代的科学技术较为先进,观测流星陨石比较方便,落到哪个方向容易观测得到,易于寻找降落到地面的陨石残留物,比如落到云南和西北地区的。据说每天进入地球大气层的陨石有五万多吨,但与地球稠密的大气层产生磨擦高温燃烧几乎化为烣烬了,落到地球表面的非常稀少。因此,现在全世界有七十亿人口几乎很少听到报导陨石伤人的事件。目前,全世界一供捡到被任可的陨石有四万多块。近几年来各类所谓的陨石研究鉴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了,归根到底是利益驱动下的商业炒作。俗话说,马不吃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有些人怀着一夜暴富的心里希望捡几块石头来改变自已的命运,稀里湖涂的参与其中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饭要一口一囗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醒醒吧!呜呼!












关东侠客


对于您的古代人如何识别陨石的提问,我还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我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回答也是不科学和全面的,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其在古人类也就是在红山文化时期对陨石的运用就有相当基础,现今发掘的考古文物就有陨石的器物,猪龙,在古代冶炼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也是利用自然的物质,在青铜器时期的冷兵器也就是陨铁的硬度高,陨铁绝大多数是合金陨铁其玄剑兵器可能是其它兵器不能比拟的。但时代的变化与发展有相当长的时间断代了,我出生地的劳动人民他们不知道陨石是何物,连名称都不知道,但他们知道有雷击子,知道有海底石,只道有天铁的地方有黄金,我也是在民间陨石组织,徐淑涛先生他们发起陨石作为一个商品而认识陨石,幸运的是早入一步与青海隍中目击陨石同时认识陨石,我们香格里拉陨石与青海陨石的种类基本一致,在次感谢陨石的领路人徐淑涛先生,潘书湘先生等先辈。我们不知道什么地方有陨石,但劳动人民熟悉他们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只要您与他们交上朋友,对您的帮助是巨大的,所花的精力与成本是最底的,他们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是最直接的,因为陨铁是合金是自然界最耐磨的,作为水磨的轴承必须耐磨,经久不坏,所以老百姓起了一个海底石的名字,致于说矿石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硬度。磁铁矿一说根本就是有意为之,不然就是白痴,人心不古,东拉西扯不知道说明白没有。


刘诗平71167662


古代人怎么识别陨石,这倒是不清楚,但能知道的就是古人是对陨石掉落是有记载的。

古代人对天上掉落的石块是充满敬畏的,有的认为是灾祸,有的当做圣物,甚至在古商周时期还被拿来作为制造武器的添加物。

古今如何识别,呵呵,古人的方式应该就是直接掉落,如果是有人的地方就直接锁定,无人区嘛,肯定是没人理会。

现代人就更简单了,效法古人,哪里掉落哪里捡,当然也有地质研究,应该是采用元素和地质区别进行辨识是不是陨石。


鸿哥iouyh福小铺


古代识别陨石,这个问题不太清楚。我看过一段故事,讲的是夜间有位观星者,忽见一道火光从天而降,随之追去。发现一洞冒烟。马上从家中找来铁锹之。逮一天鼠也。


隧道时空1


这个问题,首先你得了解古代人类是如何认识矿物开始,古人类(大约在公元2000年前)夏朝以来有记录的13种矿物和金属。其中金属有自然金、自然银、自然铜、自然铁(铁陨石)、自然铂、自然汞(水银),和矿物:磁铁矿、赤铜矿、文石、雄黄、碧玉(水碧、绿碧、和普通碧玉)、玉(白玉、水玉、普通玉),垩(白垩、青垩、黑垩)等矿物。人类使用金属都是从自然金属开始,也许他们知道利用自然金属,但并不是知道叫做什么名称。后来发展到从矿物冶炼出金属。古人类肯定不会知道自然铁是我们现代人称呼为陨石这一词。


新源矿物研究权威中心



李198588733


中国古代人不知道有陨石,当时的人信星相,陨石掉落地球时,由于速度太快,与大气层磨擦产生高温燃烧,大家看到的是流星,古代人看到流星会认为有重要人物死去了,这就是中国古人的认识。陨石与地球形成的石头不同在于,陨石在大气层高速高温掉下的过程中,一般物质会烧掉,并被高速气流吹散,剩下的是不易被吹散的岩浆,这种岩浆掉落到地球冷却后,如果没有在与地面撞击过程中飞散,能剩下的就是陨石,所以陨石与一般石头的结构是不同的。


龙一欧


陨石,就是天上掉下的石头。地球外的小行星、撞入地球大气层与地球相碰的结果。这个肉眼就能看见,古代和现代没差别。

差别在于,古代人绝大多数当作"神秘"的圣物,并想像制造出很多"神秘怪诞"的神话传说,是极少有人用"科学思维"去研究和观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