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晶闸管的引脚?

寂寞ai


在电力电子器件这个大家族中,晶闸管的家族成员还是比较多的,我们能够常见的有普通晶闸管(KP)处于大哥位置,它常见而且重要;双向晶闸管(KS)、门可关断晶闸管(GTO)、逆导晶闸管(KN)以及快速晶闸管(KK)处于二弟位置;现在又发展到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比如智能功率模块IPM、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C)、功率场效应晶体管(POWER MOSFET)等。

下面我们先介绍处于主导地位的晶闸管,我们也成可控硅。这种器件就像闸门一样控制电流大小的半导体器件,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种器件的应用场合,它一般应用在供电回路或者保护回路中。我们以单向可控硅为例来识别它的引脚。

我们先从内部看,单向晶闸管由PNPN四层半导体构成,可以等效为两个三极管,它的三个引脚分别是控制极G(门极)、阳极A、阴极K。

管脚的识别:从上图可以看到单向晶闸管的门极G与阴极K之间只有一个PN结,这两个管脚之间具有单向导通的特点,那么其它管脚的阻值应该是为无穷大的。我们可以将数字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任意测量单向晶闸管两个管脚的阻值,在测量中会出现一组大约是0.6左右的数值,这时红表笔所接的管脚为门极G,黑表笔接的是阴极K,那么剩下的就是阳极A。至此我们就可以识别检测出晶闸管的引脚。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题的分析,欢迎大家讨论、关注、点赞!


电子及工控技术


晶闸管又称可控硅,其在电路中常作为电子开关使用,通过在其控制端加触发电压即可控制其通断。晶闸管有单向晶闸管和双向晶闸管两种,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用数字万用表识别单向和双向晶闸管引脚的方法。
▲ TO-92封装的小功率单向晶闸管BT169。

上图为TO-92封装的小功率单向晶闸管BT169的外形及引脚排列。这种晶闸管外形与小功率三极管一样,在各种声控开关及调光电路中较常用,其耐压值为400V,电流为0.8A。这种单向晶闸管的电路符号及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 单向晶闸管电路符号及等效电路。

通过上图所示的等效电路可以看出,单向晶闸管的G极(控制极)与K极(阴极)之间是一个PN结,而G极与A极(阳极)是两个背靠背串联的PN结,所以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可以很方便的识别出它们的引脚。

识别引脚时,将数字万用表调至二极管档,红表笔接触单向晶闸管的某个引脚,黑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引脚,此时若万用表显示的读数为一个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则红表笔接触的引脚为G极,黑表笔接触的引脚为K极,剩下的那个引脚即为A极。


▲ 双向晶闸管的电路符号及等效电路。

上图为双向晶闸管的电路符号及等效电路。这种双向晶闸管可以双向导通,故不再像单向晶闸管那样分为A极和K极,而是用T1极和T2极表示。由于双向晶闸管的G极与T1极靠近,而离T2极较远,其G极与T1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皆很小(数百Ω),而G极与T2极、T1极与T2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皆为∞,故用数字万用表的2K电阻档测量双向晶闸管的任意两个引脚之间的电阻时,若某个引脚与其它引脚之间显示的读数皆为“1”,那么该引脚即为T2极。由于G极与T1极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小(几Ω以下),故用万用表较难区分这两个引脚,只有通过搭一个简单的电路来区分这两个引脚了。


创意电子DIY分享


晶闸管也俗称可控硅,是一种大功率PNP型四层半导体元件。它有三个电极,分别是阳极A,阴极K,门极G。晶闸管也有好几种类型,有小电流螺旋式晶闸管,小电流塑封式晶闸管,大电流平板式晶闸管,大电流螺旋式晶闸管等几种类型。

从上述可知,晶闸管有螺旋式和塑封式。对于这两种类型来说,晶闸管管脚最好识别的是螺旋式。螺旋式晶闸管的螺栓为阳极,小引脚或细编织线为门极,则剩下的管脚为阴极。



而塑封式晶闸管的管脚是排列一行且粗细一致,判断起来就没螺旋式晶闸管那么容易。塑封式晶闸管管脚判断;例如3CT10系列的晶闸管的管脚识别。用万用表的200Ω档位测量晶闸管的任意两管脚的正反向阻值,只要晶闸管不坏那么肯定会有一组管脚的正反向阻值在几欧姆到几百欧姆的低阻值指示。测量该系列的晶闸管,它的门极与阴极间电阻为20.7欧姆,反向电阻为21.5欧姆,虽然两者间阻值相差不大,实属正常现象。因为晶闸管的门极与阴极间有旁路电阻存在,正向电阻小于反向电阻,所以测量时为正向电阻时,那么黑表笔所对应的管脚为晶闸管的门极,红表笔所对应的晶闸管的阴极,则剩下的一只管脚显然为阳极。

假如晶闸管的门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反向管脚间电阻很大,甚至几千欧姆或无穷大,说明晶闸管已损坏,若它们之间阻值很小甚至导通则说明晶闸管的门极已击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