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宋灭亡后,没有什么势力要反元复宋?

牛牛犇犇来了


问题说没有“反元复宋”的表诉不大准确,应当表诉为:为何没有“反元复宋”的口号。

在元朝统治的98年中,汉人对蒙元的抗争并从未中断过。虽然没有提出“反元复宋”的口号,但仅仅在忽必烈至正年间,有记载的起义就多达有30余次,在当时的江南地区有400处的起义点。

当时的反元斗争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元朝,蒙元不到100年的统治时间内,至少有上千次起义活动。

这些起义活动后,没有提出没有“反元复宋”的口号,主要是因为蒙古虽然也是异族统治,但并没有像满清那样实行剃发易服。虽然实行也等级制度,但较之满清还是相对比较宽松的。元朝的等级制度,对民间社会体制构建破坏远不如满清。

还有便是,宋亡与明亡是不一样的。用一个常见的观点来说明,就是亡天下与亡国的区别。

宋朝灭亡之后,宋朝的遗民表现出来的,往往都是比较消极的。拿知识分子来说,不论是郑思肖还是谢枋得等人,他们流露出来的,大多是一种悲哀之情。他们在书中以旧剑、残棋比喻自己追思宋朝。

而明亡之后,明朝遗民大多是积极奔走谋图再起。宋遗民并没有亡天下与亡国之区分,而明代遗民亡天下之情更加明显,便有了“反清复明”的口号。

就连孙中山先生也是带有“反清复明”思想的,这一点从他革命成功后,拜谒明孝陵,祭告明太祖朱元璋推翻满清统治的的祭文《谒祭明孝陵祝文》便可看出来。


煮酒君谈史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有宋一朝从未在事实上完全统一中国,北宋时中国北部是辽,金,西夏,经过上百年异族统治,当时的北方汉族已经从精神上到肉体上完全被异族同化了,这从当时南北双方称呼就能看出,当时宋人自称中国人,而称北方汉人为北虏,以示和北方汉人的区别,而北方汉人称宋人为南蛮,自己是汉人正统。

到了南宋,由于国土更小,人口自然也更少,被北方少数民族同化的汉人更多了,此消彼长之下,心怀赵宋的汉人自然更少了,加上南宋朝廷不思进取,偏安一隅苟且偷生,对军心民心的打击更大。

最后当蒙古击败南宋时,南宋汉人的精华一部分出逃海外,但绝大部分却跳了涯山,史书记载有十万,如此悲壮的一幕也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大裂层,所以有涯山之后无中华一说。再加上蒙元对当时中国南方地区高压统治,其中一条杀尽百家姓中赵钱孙李王这前五姓之人,所以赵姓首当其中,侥幸逃过一劫的人也只能隐姓埋名,没有了赵姓皇族,怎么复赵?

蒙元对中国造成的损害罄竹难书!最主要的就是文化上的损害!比焚书坑儒严重百倍!最简单的例子,蒙元前中国改朝换代的皇帝都还是有点文化的,蒙元后的明朝开国皇帝竟然是乞丐了。中华民族的衰落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无言l无语


首先,谁告诉你南宋灭亡后没有人反元复宋的?其次,反清复明和反元复宋,背景实在是不一样。

南宋的灭亡时期,比较有争议。如果以1276年,临安城投降为标志的话,那么之后的三年,直到崖山海战指示,南宋都是有正统意义的王室在反抗的,可以称之为“南南宋”。宋度宗的两个儿子接连被推上帝位,直到陆秀夫背着末帝跳海,才算终止了南宋正统朝廷反抗的大旗。

而几十年以后,刘福通韩山童等人的起义,就是打着匡扶宋朝王室的大旗,这场起义动摇了元朝的统治,并且最终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推翻了元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反元复宋的活动真正终结了元朝。

而反清复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明朝的灭亡,是以崇祯上吊为标志的。

崇祯的上吊,仅仅意味着北京城的陷落,但是在南方还有半壁江山依然是明朝的地盘,还有很多的王爷在那里。只要有这些宗室在,明朝就还有的斗。所以,直到最后一个南明皇帝朱由榔被吴三桂勒死以前,反清复明的活动就一直有理可依。



青言论史


从小听岳飞传 以为宋朝灭亡就是因为投降派文官误国,现在才知道,宋朝时期由于印刷术和科举制度(在当时有一定的先进之处)的影响,中原的宋文化的得到了空前高度的发展,普遍的官员具有“琴 棋 书 画 医”的优雅气质,本人有幸在故宫的一次石渠宝笈展览上,欣赏到了宋徽宗的书法,真的是清新秀丽的风雅气息,可见当时的整个社会文化之高雅。



在这样的社会化大文化的熏陶下,从高级官僚到普通基层百姓普遍的重文轻武,“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以至于宋真宗时,状元出身的陈尧咨拒绝出任官级更高的武职。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宋人不善也不屑于武力”。



这个和边疆游牧民族的“可引刀头血,睡卧马鞍心”的冷兵器时代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观念,在对武力使用和认知上绝对是两个层次。 也就是说,从宋人在思想上就解除了武装,所以当那个时代的第一批武将和军士殉国后,这种社会氛围自然不会形成持续的战斗力,维持战争。



再加上孟子「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的长期熏陶,不管是高级官僚还是普通老百姓自然不会再起兵了,因为由于自身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武力解决的思想和手段,就是起兵也毫无用处。


李三万的三万里


元朝时期一样有反元复宋!特别是元朝末年的红巾军,他们就打着大宋的旗号。

元朝末年流传这样一首散曲:【正宫】醉太平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1351年,元朝治理黄河的民工因为被残酷虐待,心中已充满对元朝的仇恨。这时,白莲教的头领韩山童、刘福通,喊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口号。四方呼应,豪杰并起。

刘福通等起义军头裹红巾,被称为“红巾军”,自称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

宋朝按董仲舒的五行德运说是火德,火德是红色,红巾军挑明了是继承了大宋的江山。韩山童扯了宋朝皇室后代的大旗,刘福通也扯了一杆大旗,自认为南宋名将刘光世的后代(刘哥,这刘光世有点水啊!)。

起兵没多久,韩山童就战死了。刘福通特别能战斗,又卷土重来。在1355年,刘福通攻下亳州,立韩山童侄子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

同为白莲教的徐寿辉也在湖北称王,国号也是“大宋”。(反正当时没有商标权。)

由此可见,这些元末起义军都是打着大宋的旗号,号召百姓,七十年人心未亡啊!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我认为,南宋灭亡后,元朝时期,没有势力要反元复宋,这是因为:

1.宋朝时期,是中国历史比较腐败无能的,人民不留恋两宋。

2.元朝继续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3.元朝时期,中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超级大国,中国人民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而宋朝时期,中国只是经济发达,国家不强盛。


黄常慧湖南郴州汝城县


怎么反?蒙古横扫天下你以为闹着玩呢?在当时的蒙古真心的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这个位面谁能扛的住蒙古铁骑。如果清朝有蒙古🇲🇳那么牛逼你看看还有没有人反清复明。

另外崖山海战之后整个汉族精锐几乎尽失,根本就没了反抗的基础。反观清朝建立初期是抱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在哪儿弄的。汉人精英阶层都还在,这样肯定要反抗咯


打杂小组第一副组长


红巾军就是打着反元复宋的名义搞的起义呀!起义领袖韩山童自称宋帝苗裔,建立韩宋。这还不叫反元复宋?事实上反清复明没成功过,而反元复宋某种程度上成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