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愛你,而是你沒教會孩子如何愛!

家庭關係中,不少矛盾都源自孩子不理解父母的愛,以至於很多父母行為被解讀成對孩子的控制,不否認存在極少數控制慾爆棚的父母,但大多數父母行為是被錯誤的解讀。

不是孩子不愛你,而是你沒教會孩子如何愛!

在教會孩子如何愛之前,當然要先和孩子建立起愛。

如何和孩子建立愛的關係?

和孩子要有更多的親密接觸,擁抱、愛撫、凝視這些親密行為,都可以讓父母和孩子分泌後葉催產素,又被稱為“愛的荷爾蒙”、“安心荷爾蒙”、“忠誠激素”。

母親和孩子在早期建立的依戀關係,一個重要原因就源自後葉催產素的分泌。

不是孩子不愛你,而是你沒教會孩子如何愛!

催產素的名字可能讓人產生誤解,認為是女性特有的,僅是一種能加快生產過程的激素,其實男女都會分泌。

比如戀愛時,戀愛雙方都會分泌後葉催產素,而讓人產生依戀的感覺。

不少家庭都是母親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更好一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多數母親會和孩子有更多的親密接觸,而父親和孩子往往親密接觸會相對較少。

父母和孩子更多的親密接觸,對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非常有幫助

不是孩子不愛你,而是你沒教會孩子如何愛!

如何讓孩子童年時感受到父母的愛?

孩子比較小的時候,解讀行為的能力本身就不足,僅讓孩子通過父母的行為去感受愛,遠沒有父母直接告訴孩子效果好。

現在已經有不少父母習慣和孩子說“我愛你”,不過依然有很多父母幾乎不和孩子說。

愛孩子就告訴孩子,“我愛你,寶貝”孩子會回應“我愛你,媽媽”,“我愛你,爸爸”。

堅持每天都對孩子說,你會發現,這三個字比你買給孩子的任何零食、玩具效果都好。

不是孩子不愛你,而是你沒教會孩子如何愛!

僅僅這兩點,當然不可能保證孩子一直是愛你的,如同很多戀人最終會分手,雖然曾經愛過,但很多人最終還是不明白什麼是愛。

如何教會孩子理解什麼是愛?父母當然要先理解愛,不然如何手把手教會孩子呢?

你可以思考下,

你教育孩子是為了什麼?

怎樣的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什麼是愛?

不是孩子不愛你,而是你沒教會孩子如何愛!

父母教育孩子是為了終有一天,孩子再也不需要我們的教育。

父母的愛,是讓孩子能夠有能力有勇氣,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能夠不再需要我們的愛,也依然可以堅強面對生命中的坎坷。

不是孩子不愛你,而是你沒教會孩子如何愛!

愛是什麼?你肯定會有自己的答案。

既然能稱之為愛,就要能接受對方的不完美,父母也好,孩子也好,沒有人會是完美的。

愛不是欣然接受對方的不完美。

因為有愛,

所以比任何人更希望對方是完美的。

因為有愛,

所以最後依然會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