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第41期:四重二谛之缘起无生

「师说」第41期:四重二谛之缘起无生

“性空缘起”的道理,也就是一切存在都是缘起的存在,一切的存在都是没有常一不变的独立存在性的存在。但是佛陀说缘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性空,佛陀说缘起表出性空,这还仅仅是个方便说法,一个阶梯;佛陀说缘起,最终目的是想说“无生”,想说没产生。

1

无生


你既然都已经接受了“性空缘起”,你接受了佛陀的“缘起法”了,各位,你既然接受了佛陀缘起法,你就必须接受佛陀下一个重要的观点,其实这桌子根本没产生,它无生。

怎么解释这个问题?过去看佛经里面举例子,说释伽牟尼做泥罐、做瓦罐做什么的,现在的例子就很多了,咱们可以用更清晰的例子来讲了,我举例子就是汽车的装备车间。汽车组装车间就是一个大流水线,起初是空架的,然后流水线的两端都往里输送汽车零部件,组装车间的工人,都在重复着自己的那项很枯燥的工作,装轱辘的就是装轱辘的,装门的就是装门,当然现在都不是人装,都是机器装,装的很快,特别快。组装车间就是工人把各处运来的零部件组装成这辆车,我们管这个车间也叫组装,那组装就是缘起,就是把种种条件,包括零部件和工人的劳动组装起来。大家想,你顺着流水线往前走,越走你就越发现车的模样就越明显了,流水线尽头,我们起名叫“车”的这个东西出现了。但是你仔细想一想,我们起名叫“车”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在组装厂当中,它产生了一个这些零部件之外的,又一个新东西?产生了没有?这是关键问题,大家用心想,这个槛儿必须迈,不迈咱们后面的话就全说不了了。这多数人回答没有,少数人不表态,为什么呢,那就心里疑惑,叫“车”的这个东西,注意,经过组装车间,把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它之所以能够起名叫“车”,是它有了一个新的功能,这个我们不否认,但是有没有一个新的事物诞生?没有,它无非就是这些零部件的组合嘛。形象地讲,你要逆着这个流水线反向地走一遍,拆到最后不就是这堆零件嘛,你再顺着流水线走一趟,还是车,你再逆着走一趟,又是零件。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叫“车”的那个东西,它无非是这些零部件的组合而已,它并没有在这些零部件之外,又产生了一个新的东西。这个汽车流水线车间里面,它是把汽车的零部件组合起来,这是一个典型的缘起过程,如果你承认了这是个缘起过程,最后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事儿,就是所谓“缘起”的事物,它不过就是这些“缘”组成的,我们叫做新事物,这个新事物它没产生,只是有个名叫“车”。

释伽牟尼这是给我们挖了一个大陷阱,就是只要你接受了释伽牟尼关于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就是缘起的观点,你只要是承认了缘起,在理论上就必须接受“无生”。那“车”不过就是零部件组合,你可以叫它“零部件组合”,但是我们非不,给它起了一个额外的名,叫“车”,我们就误以为在那些零部件之外好像产生了一个新东西,佛陀说仔细想想,有吗?没有啊。所以车根本没产生,这是要害。

那么有朋友说,你举的这例子太粗糙,机械工程的例子好像没产生。那化学反应产生没有新东西?大家看化学反应,H2+O,就出来一个H2O,我们叫做H2O的这个东西,无非就是跟H和O的一个组合,是不是在H跟O之外又产生了一个H、O之外的一个新东西?没有啊,其实就是H跟O组合。

所以“性空”实际上就是“无生”,但是它必须分层次表达,任何事物不具有独立存在性,那就是任何事物的存在,不过是缘起性的存在,那就意味着任何所谓的存在的事物,那其实没存在。那缘起事物的那些缘,还是缘起,那还是没存在。所以按照这个观点看,这世界是没存在,这事物没生。佛陀说缘起,那是智者说的缘起,因此“缘起”的理论最终的结果就是“无生”,佛陀的智慧已经告诉你其实没有,那你非认为它有,那你不是颠倒梦想的凡夫你是什么?这些论述就是在解构我们凡夫对这世界的真实的理解。

2

“名言假有”

佛陀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说你只要接受了佛陀“缘起”的思想,你就要接受“无生”的道理。所以你只要接受了性空缘起,在逻辑上,在道理上就必须接受一个更高层次的胜义谛,叫什么?首先第一个观点叫做“假有”。

“假有”是什么,其实就是“没有”的弱化一点的表示。佛陀说,其实你认为的有,它仅仅是“假有”,根本没产生。有人说“车”没产生,一听很有道理,那车轱辘总产生了吧。可是一想我们起名叫“车轱辘”的东西,无非就是车轱辘的制造厂,把产生轱辘的那些种种因素一组合,还是缘起,那么在这些元素之外,真正产生了一个那些元素里没有的、我们称之为“轱辘”的东西吗?还是没产生。所以意识到这个道理,最后你回头发现,这世界确实没产生,这段话是非常重要的,理解这个道理是理解大乘佛教的门槛。为什么呢,当你理解了“缘起无生”的时候,这才是真正对我们凡夫境界上的存在的真实的解构,你就会开始疑惑了,这还真是没生,确实这车没产生。这才开始真正解构。

大家注意“缘起”是佛陀的重要的学术观点,讲缘起是印度的释伽牟尼的,区别于其他的非佛教的思想家的根本的思想的差异点。所以如果你非要让我说,释伽牟尼是什么主义者,我们说释伽牟尼是缘起主义者;在印度,释伽牟尼真的有一个外号,“说缘起者”。在印度的思想体系里,文献里说那个“说缘起者”是怎么怎么说的,那指的就是释伽牟尼,也就是讲缘起这件事儿是释伽牟尼在印度的众多思想家当中思想的“不共”,讲佛法就是讲缘起。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佛陀说缘起的最终目的是想说什么,想说“无生”,佛陀说缘起的目的是想彻底解构我们这些凡夫对这个世界的真实的理解。

3

离言空性


那么你“名言假有”接受了,原来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假有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有。我们接受了这重二谛,那“假有唯名”又是世俗谛,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还仅剩下个“名”,那佛陀说,如果假有唯名是世俗谛,那什么是世俗谛?就是“(离言空性)”。注意“离言空性”我是画了符号,画了括弧的,既然离言,你为什么还说?所以我要画括弧,“离言空性”,这个世界无生,在世俗谛还得承认有个名,在胜义谛上那名都没有。佛陀要表达什么,佛陀说要告诉世界的真实是 “离言空性”,空的特征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你凡夫所理解的一切的名言都不是空性,大家理解吧,因为我们凡夫安立一个名言,凡夫一定在这个名言底下浮现一个实有。一说车,凡夫脑子里浮现出车,一说杯子,马上浮现出杯子,一说房子,马上浮现出房子。佛陀说空性啊,你众生安立一切名言,你众生的问题就是在这名言底下生起一个你心中以为的事物,佛陀说空性,对于凡夫来讲,不能安于名言,所以说“离言空性”。

4

四重二谛回顾


「师说」第41期:四重二谛之缘起无生


从四重二谛看,“实有”是凡夫境界,佛陀先彻底向我们妥协了,既然你说了都有,那佛陀说好吧,这桌子有,那经过了这四重二谛,我们到了“离言空性”。这是佛陀二时教法当中最后所要表达的,世界的真实是空,是没有,不仅没有而且是离言,不能用语言;用了语言,凡夫就以为有。

前两重二谛表达的是“缘起”,后两重二谛表达的是“缘起无生”。佛陀说缘起的最终的目的,想解构我们这些凡夫对我们凡夫境界上存在的理解。佛陀说缘起,等于是挖了一个大陷阱,你承认了缘起,那你就得承认“性空”了;承认了“性空缘起”,你就得承认“名言假有”,这世界上只有我们假有的名言,而名言底下我们凡夫所执着的那个物,那个所谓产生的事物其实根本没有。佛教《中论》有个偈子叫做“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 ,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如果你承认这一切的法是因缘而生的,佛陀说“我说即是空”,那我说它就是空的,但是因为是假名,我说它是空,说它是没有,但是在凡夫境界上,你还得承认有个名字,“亦是中道义”。

那么到了第四重又上一层楼。“名言假有”,也就是“假有唯名”,佛陀说这名实在是多余,胜义谛是没有语言的,正如世界一切法是空的特征,所以二时教法佛陀让我们证悟 “离言空性”。所以讲到最后一重二谛,这世界有的是凡夫的名言,但是名言所传的事,根本没有。你这重二谛不理解,那你就不理解后面金刚经的三段论,“佛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佛说离言空性,即非离言空性,是名离言空性”,在世俗谛上只是名言的有,在胜义谛上,是“离言空性”。

这四重二谛讲完了,二时教法基本表达清晰了。

「师说」第41期:四重二谛之缘起无生

「师说」第41期:四重二谛之缘起无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