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上線了防沉迷保護機制,真能防止小孩沉迷遊戲?

就像你知道的那樣,中國遊戲市場環境非常糟,而且正在變得越來越糟,但儘管如此,遊戲公司和遊戲人也要吃飯,不能餓死。

當然,這個時候的“飯”就不像過去喂到嘴邊等你來吃那般輕鬆了,你首先得表態,要“規規矩矩”地吃這碗飯。

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也是被千萬雙眼睛盯著的騰訊,肯定要領頭了。

不久前,騰訊發佈公告,宣佈騰訊遊戲的健康系統再次升級《王者榮耀》將率先啟動最嚴格實名策略,並將於下週起上線。

具體來說:

新用戶在首次進入遊戲時,會啟動最嚴格的實名策略,接入公安權威數據平臺進行校驗。該項校驗能夠精準判斷相關賬號的實名信息是否為未成年人,進而決定是否將此帳號納入到健康系統的防沉迷體系中,另外,《王者榮耀》也將首次接入公安權威數據平臺。


騰訊在早在去年 7 月就上線了防沉迷保護機制,這是國產手遊第一次在遊戲內部設置防沉迷系統。根據系統規定,12 週歲以下(含 12 週歲)未成年人每天在《王者榮耀》中限玩 1 小時(同時每日 21:00~次日 8:00 之間禁玩),12週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 2 小時,超過時間後將被強制下線,當天不能再玩。


騰訊上線了防沉迷保護機制,真能防止小孩沉迷遊戲?



當然,我們都知道的,強制措施尤其是這種在線的強制措施,永遠都是治標不治本,效果會有,但是非常有限。人跟賬號一一對應這個問題就幾乎無解,孩子們依然可以用家長的賬號無限制地進行遊戲(此次升級後似乎也沒能解決這一問題),甚至淘寶此前還有“破解防沉迷”系統的商品;其次,被強制踢下線的玩家,也不會就一下子收回心去做所謂更有意義的事情。

防沉迷最有效的手段依然是“自制力”,而自制力來源於培養,需要學校和家長正確的引導,當然,目前來看這還是太理想化了。

扯遠了,說回騰訊。其實對於騰訊來說,這是不得不邁出的一步。

今年 8 月 30 日,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的通知顯示,國家新聞出版署將對網絡遊戲實施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遊戲上網運營數量,探索符合國情的適齡提示制度,採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時間。

限制總量,未來中國遊戲市場將重返“計劃經濟”。在沒法推出太多新遊戲的情況下,保持老遊戲的生命力和營收能力就至關重要了,相較起來,前者甚至更加重要。

其實從營收的角度來講,遊戲公司巴不得所有人都玩自家的遊戲。無端限制用戶數和時長,必然會對營收和市場反應帶來負面的影響。

去年 7 月 4 日,也就是騰訊正式上線防沉迷系統時,騰訊開盤後股價大跌,截至收盤跌4.13%,市值蒸發 1099 億港元。

但是,騰訊為了“自證清白”,就必須要在意識形態上有所改變,哪怕少掙點錢,也不能讓自己真的成了“毒害”青少年的“無良企業”。

騰訊上線了防沉迷保護機制,真能防止小孩沉迷遊戲?


正好這幾天有這樣一則新聞,江蘇南通市一名初中學生在開學前,從舅父4樓的家中墜樓身亡。其母親認為,這是由於兒子沉迷“吃雞”(PUBG)所致,甚至激動地表示“我要告這個遊戲公司,我要告到它破產,告到它把用人家生命換過來的錢全部要還給人家。”

稍微理性一點的人都知道,遊戲從來都不是原罪,教育和溝通的缺失才是導致這一切的罪魁。但誰在乎呢?把孩子的一切不聽話都歸咎於遊戲似乎是中國家長的“政治正確”。而輿論的威力,我們已經見識過太多次了。

所以,與其說這是一次責任心的迴歸,倒不如說是一種面對輿論壓力的主動讓步。

說到底,騰訊就是一家遊戲公司,這事就不應該讓他來管,如果萬達同時還負責審核電影你肯定也會覺得不可思議。

當然,現實情況如此,既然上邊只負責批評,不負責給出解決方法,那麼收拾爛攤子的只能是行業內真正觸及到核心利益的公司了。

光有騰訊是不夠的,指望著一家就能把這問題給解決了,那無異於天方夜譚,騰訊賺著最多的錢,並不代表其他廠商就可以置身事外了。我們期待的是行業層面能形成一個聯盟,共同規範遊戲環境。具體效果有待考量,但至少整個行業需要團結起來,要向外釋放積極的信號。

現在整個行業都要不行了,先一致對外吧。

騰訊上線了防沉迷保護機制,真能防止小孩沉迷遊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