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揭祕:3億人告訴你,什麼是中國消費的真相

7月26日晚,納斯達克的鐘聲終於敲響,這是一個可以載入史冊的時刻。

從起家到上市,淘寶用了5年,京東用了10年,而拼多多隻用了不到3年。

在大家都講究消費升級的今天,在各大巨頭的夾擊下,拼多多成功存活下來,並且市值迅速突破2000億。不可思議吧?然而這才是中國經濟的殘酷真相。

今年的兩會,“消費升級”依舊是綱領性的熱詞,自上而下的滲透情況卻始終不如預期樂觀。事實上,人們更關注消費降級。

早在2017年,知乎圓桌就收錄了一個話題:《你觀察到哪些消費降級現象?》,雖然並未引發大範圍的討論,卻成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最近,《2018年有哪些優秀的消費降級選擇》成為知乎的熱門話題,消費降級再次進入中產人群的視野。

就連號稱年薪百萬的知乎用戶,都開始關注怎麼省錢了,更別說3億用戶的拼多多,即使頻頻被輿論炮轟,接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不屑,卻照樣混的風生水起。

消費降級,更像經濟發展的主旋律,自下而上,農村包圍城市,殺出了一條血路。拼多多隻是其中一個縮影罷了。

憑啥?

1、經濟下行的趨勢

消費降級並非空穴來風,即便GDP連年增長,但經濟下行趨勢帶來的影響,始終存在。在社會階層固化的大背景下,市場經濟集體低迷、房價物價一路高漲、生存壓力增大,性價比再次迴歸。年輕主力消費群體更傾向於理性消費,選擇最合適自己的產品,而不會再盲目為“溢價”買單。

2、低收入的現實

如果說經濟下行是造就消費降級的最根本原因,那消費降級,則是掩蓋低收入現實的煙霧彈。

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說過,拼多多的存在是生存在5環內的人群理解不了的。而網民這個群體,恰恰以5環內的人群為主,他們不理解拼多多的偽劣產品為何會銷售火爆,就像5環外的人群不能理解為什麼要用一年攢下的收入來買最新款的iphone一樣。

越來越多的家庭淪為低購買力家庭。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上半年各個省份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情況,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僅有2300元;而能超過這個數字的,全國只有9個省市,而甘肅、西藏等省份,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甚至沒有超過1500元*。這樣的工資水平,是否跟你想象中的有極大出入?可這就是現實。*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

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消費降級分明是個偽命題,卻在這種現象進入中產人群視野的時候,被當成浪潮中千萬朵浪花中的一朵。那些將低端消費與消費降級混為一談的人,始終沒有意識到,拼多多的成功,並不是消費降級造成的,而是由極其龐大的低端消費群體,一磚一瓦搭建出來的。

【拉卡拉金融】溫馨提醒

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始終是並行的,從現實來說,消費升級的趨勢並未中斷,同樣,消費降級一直存在。兩者是多元而又複雜的,拼多多成功上市,除了被人惡搞“3億用戶都敢坑”外,更應該引起思考。

拉卡拉金融互動時間:你用過拼多多嗎?都買到過什麼東西?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殘酷揭秘:3億人告訴你,什麼是中國消費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