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怒評:230的藥漲到23000!別等買不起藥時才後悔沒買保險

前面的話

我們竭盡全力,不惜耗費健康,追求個人財富;然後,又耗盡財富,去追趕自己的健康。

更可怕的是,很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財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健康;甚至留下沉重的債務,增加親人的壓力。

生活的壓力越來越重,除了不可預期的意外風險,還有看得見的責任。

如果沒有保險兜底,生活的重擔只能自己硬抗,無論抗不扛得住……

Part

1

原料藥暴漲,叫苦的是藥企,遭殃的是老百姓!

在前幾天遼寧省發出的預警通知中顯示,有81種藥品不能正常供應配送。究其原因,其中13個藥品因為採購不到原料而停產。

原料藥怎麼會突然緊缺了?究竟發生了什麼?

據報道,緊缺的緣由是原料藥價格大漲!漲了多少?在製藥行業幹了30年的藥企負責人都在感嘆“價格太離譜”。以馬來酸氯苯那敏為例,一個月漲到58倍,從400元/kg漲到23300元/kg;苯酚更是從230元/kg漲到23000元/kg,漲100倍。並且,按目前狀態,“原料藥價還得漲!”

據記者的調查,此事涉嫌經銷商壟斷市場,操縱價格。但藥企為了不被斷供停產,只能啞巴吃黃連。成本漲了,企業勢必會轉嫁成本,最終買單的還是老百姓!人民日報對此評論,“叫苦的是藥企,遭殃的是患者”!

Part

2

貴的不止常用藥

高昂的重疾醫療費才真正讓百姓無力承受

讓人民日報憤怒轉發的新聞中提到的原料藥,主要用於鼻炎、皮膚黏膜過敏及緩解流淚、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症狀。退一萬步,這類常規藥漲價或許還能忍一忍,就算上百元一顆,也不會長期用藥。

真正讓老百姓一夜返貧、全家崩潰的是高昂的重疾醫療費。不僅單次費用非常昂貴,而且後續治療是個無底洞,就算治癒也還需要一筆不菲的康復費,更不用說長時間不能工作而沒有任何收入。

一場重疾拖垮一個家庭,在醫療費面前尊嚴薄如紙。

人民日報怒評:230的藥漲到23000!別等買不起藥時才後悔沒買保險

有人會說,我已有醫保,不需要商業保險。看完以下這張保監會25種重大疾病治療康復費用一覽表,你的想法會改變嗎?

人民日報怒評:230的藥漲到23000!別等買不起藥時才後悔沒買保險

人民日報怒評:230的藥漲到23000!別等買不起藥時才後悔沒買保險

Part

3

重疾離我們遠嗎?癌症高發年輕化已成事實!

《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顯示,2015年中國預計有

429.2萬例新發腫瘤病例和281.4萬例死亡病例。4年前,這個數據僅是新發腫瘤病例309萬,死亡人數196萬。

《2016年中國企業家健康綠皮書》發現,指標異常的企業家人數佔比99%。超7成的企業家存在心血管隱患,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而且疾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人民日報怒評:230的藥漲到23000!別等買不起藥時才後悔沒買保險

面對空氣問題、水汙染、食品安全問題,重疾頻發的現實已經在我們身邊上演。人們對於生活水平和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聰明的人惜命,更會用科學的方式轉嫁風險,這一點反饋在了購買保險的種類上。

僅以互聯網保險為例,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運行狀況報告》顯示,互聯網渠道的健康險保費呈爆發式增長態勢,其中,防癌保險增長最為迅速,同比增加近10倍!

Part

4

打破成見,讓保險為你的生活保駕護航!

這個殘酷的社會告訴我們,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連眾籌網站都開始賣保險。所以未雨綢繆,提前規劃風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來。

醫療水平在不斷進步,很多疾病都能治癒,或者提高生存質量。但現實是,要花錢!此時,你面對的選擇,是花自己的錢還是花保險公司的錢?

人民日報怒評:230的藥漲到23000!別等買不起藥時才後悔沒買保險

利用保險轉嫁風險,花小錢辦大事。根據保險合同的設計,往往是付了幾百元、幾千元卻有上萬、數十萬甚至百萬的保障,而這都是根據自己所需進行自主選擇。這筆錢可以用來追求更好的醫療資源。

並且,保險理賠時一次性賠付。不同於醫保報銷不僅額度有限,而且還需要提前支付。有了保險一次性理賠,不用再拉下臉面,借遍親朋好友湊醫藥費了。

更重要的是,誰也不想把熬夜打拼賺的錢全給了醫院。吃喝花自己的,生病花保險公司的,這才是真正的會賺錢,會花錢,會生活

您今天的決定,影響了明天全家人的生活!請您正視保險的價值,為愛投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