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施壓「看門人」有利於市場健康發展

監管施壓“看門人”有利於市場健康發展

□ 文 緡安

近日,立信、瑞華等6家會計師事務所首發和再融資材料被證監會暫停受理。就IPO市場來說,上述六家會計師事務所佔有的市場份額相當大。從數據上看,當前在審的IPO項目,在會排隊的300多家IPO企業中,這6家事務所服務項目數就超過了120家,佔比三分之一強。在新三板掛牌公司中,近兩年公告並處於持續輔導期階段的新三板擬IPO企業有404家。其中這6家事務所共服務179家,佔處於持續輔導期新三板企業總數超四成,為44%。

6家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暫停接收首發與再融資材料,與今年4月23日證監會實施的“138號令”即《關於修改〈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的決定》(下稱《決定》)有關。根據《決定》,如果中介機構為申請人制作、出具的有關申請材料因涉嫌違法違規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或被司法機關偵查,尚未結案,且涉案行為與其為申請人提供服務的行為屬於同類業務或者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的,監管部門將不受理相關中介機構的申請。而上述6家會計師事務所則均因有舊案在身且尚未結案,遭到監管部門的暫停受理。

在當代,會計師事務所扮演著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角色,在證券發行、融資併購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中介把關作用,其所製作、出具的申請材料,都構成了證監會形成監管意見的重要基礎。但從現實案例看,一些事務所不履行勤勉盡責職責,比如欺詐發行退市第一股的欣泰電氣,正是由於其審計機構沒有把好關,才讓其成功混進資本市場,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實際上,從2016年開始,證監會就開始逐步加大對中介機構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且多次強調“看門人”的作用。近兩年,證監會對投行、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頻發罰單。今年4月,證監會通報了2017年度審計與評估機構檢查處理情況,對10家審計機構及53人次註冊會計師、9家評估機構及20人次資產評估師分別採取了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等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誠信檔案;同時,還將部分審計、評估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移交稽查處理。此次6家會計師事務所被證監會暫停接收相關材料,也再次凸顯出證監會依法全面從嚴的監管理念。

證監會加強監管並不影響這些事務所“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只有嚴格監管下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的發展;才能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證券中介服務機構,真正實現“做大做強”的戰略目標,否則只會造成這些事務所“大而不強”。證監會強化對6家中介機構的監管,將使所有的會計師事務所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在今後為上市公司提供服務時,更加勤勉盡責,促使其提升職業勝任能力、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真正當好把關者。這才是真正有利於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