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發銀行巨資入股碧水源 開創行業先例

碧水源8月14日公告,公司已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62.31億元,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旗下的子公司國開創新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以54.34億元佔有碧水源10.48%的股份,成碧水源第三大股東。

作為國家唯一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主要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開發資金,在我國城鎮化建設中起著主要支撐作用。此舉是國開行第一次股權投資水務領域,開創了行業先例。

自2013年以來,國家及各地方積極推廣PPP模式,相關政策對環保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支持態度明確,幾乎都將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服務列為PPP模式推廣重點領域。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關於推進開發性金融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開發銀行在監管政策允許範圍內,給予PPP項目差異化信貸政策,優先保障PPP項目的融資需求。同時,在環保領域,《新環保法》與“水十條”相繼出臺,中國環保領域的建設和發展令世界關注,也在此印證著國家在環境治理方面的“斷臂決心”。

在定增、IPO暫緩的資本市場低迷時期,國開行選擇了注資環保行業領先者碧水源,是“國家隊”在“水十條”以及PPP相關政策支持背景下的一個重要戰略部署,說明了國家對環境水治理及PPP模式發展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混合所有制經濟,民營資本參股國企屢見不鮮,相對而言,國有資本注資民營企業顯得尤為謹慎。早在2014年初,國開行北京市分行就與碧水源公司簽署了總額達200億元的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雙方合作領域包括支持碧水源進行首都環境治理、全國範圍內的膜與汙水資源化技術應用、水處理配套管網和固體廢棄物處理等業務,此次國開行對環保創新龍頭碧水源的直接注資,顯然是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更加看好。

碧水源本次募集資金擬用於14個水處理項目,涵蓋BT、BOT、BTOT、PPP等4個項目類型,也再次印證了碧水源在PPP領域的信心與實力。

自2013年以來,國家及各地方積極推廣PPP模式,2014年,國家政策對PPP持續加碼,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卻遇到了諸多問題,許多項目陷入僵局。作為環保行業PPP模式的先行者,從2007年開始,碧水源以PPP模式在環保領域與地方政府平臺合作,至今已走過將近10年,可以說是 “碩果累累”,其標誌性成果是今年5月27日,碧水源成功助推環保領域第一個PPP合資公司——雲南水務在香港上市。當行業內大家紛紛開始探索PPP模式如何促進環保產業發展的時候,碧水源的“雲水模式”已經在全國快速複製起來,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截至目前,碧水源以PPP模式成立的合資公司超過30家,處理能力達到每天1000萬噸,覆蓋了全國20多個省份,服務人口超過6000萬。

2015年上半年,據公開數據顯示,碧水源中標項目超過20個,新增合同以及戰略合作協議投資金額超過100億元,實現約100萬噸/天的水量增長,其中PPP模式中標或簽約項目9個,投資金額超過80億元,覆蓋新疆、浙江、蘇州、遼寧、河南、廣東等地區。

此次非公開發行的成功,對碧水源來說是受益頗豐,首先是資金實力得到明顯的增強,國家開發銀行覆蓋全國各個城市,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撐力量,因此,碧水源未來在環保領域基礎設施建設中也將擁有絕對話語權,有助於公司憑藉綜合實力迅速搶佔市場資源,提升市場份額以及市場影響力,更好的深入參與行業PPP項目建設。

進一步優化碧水源的資產結構,形成“投資聯動”,再次提升碧水源的風險可控性,增強後續融資能力,提升盈利能力。

而從膜技術應用領域,也將是一次極大的促進,截止目前膜技術在中國水處理行業中的應用比例不超過10%,作為21世紀最理想的汙水處理技術,膜處理工藝也將因為行業龍頭碧水源的奮進而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是碧水源的兩大法寶,也是國開行再次選擇碧水源的信心所在,在資本市場撲朔迷離的時刻,無疑為投資者指明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