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與鄉愁

医学与乡愁

近年來,在全世界範圍內興起了一股中醫熱或替代醫學熱,針灸在歐美國家也逐漸流行。這些固然與中醫、針灸等傳統醫學手段的確具有獨特療效有關,另一方面是不是這些傳統醫學療法所勾起的醫學鄉愁使然?(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7月5日《南方週末》)

記住鄉愁是近年來國人的話語中談論較多的話題。最近讀了一篇談人工智能鄉愁的文章,作者相信,未來人工智能是可以有鄉愁的。

鄉愁一詞最早來源於醫學,是一種疾病的名稱,由瑞士醫生雅克·哈德提出,他根據希臘文“家鄉”和“痛苦”二詞的詞根創造了新詞。該病的主要症狀是胸腔緊迫、喉嚨緊迫、胸痛等。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醫生會診斷鄉愁病。但這個詞彙很快匯入生活用語,成功流行起來,丟失了它的原始含義。

鄉愁源於對異鄉的不安,家園可以消解這種不安。人生病時充滿了痛苦、惆悵與不安。醫學的不確定性、健康的不確定性、死亡的必然性,都是不安的來源,是醫學鄉愁的來源。十八世紀德國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提出“哲學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去尋找家園”。哲學界認同他的這種精彩而浪漫的提法,於是有了大量關於哲學鄉愁的論述。

同樣,醫學懷著鄉愁的衝動去尋找生命的家園。

“鄉”在地理概念上是明確的,在現實生活中是可知可感的。而哲學的“鄉”是指人類生命的終極存在之處。從哪裡出發、又回到哪裡的“地方”,是哲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的。儘管我們尚不明確它的處所,但人類相信有這個地方存在,於是人類對這個“鄉”的思念就成了哲學所說的鄉愁。

醫學的鄉愁是指人類在與疾病抗爭中,追求健康、尋求生命的安寧與長存的過程中所懷的那種情愫。現代醫學在科學技術的層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許多新醫學機理被揭示,新醫療技術得到應用。治癒率和生存期明顯提高,人的平均壽命大幅延長,但人們對醫療服務的抱怨和不滿也空前增多。慢性病、老年病、腫瘤等難治性疾病的發病率高企,困擾著許多人。究其原因,是人們對醫學的認知出了偏差,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出了偏差,以及醫學的文化出了偏差。雖然醫學科技快速發展,世上依然沒有完美的治療,沒有絕對的健康,但人們又總是嚮往並追求完美的健康和治療。生命的無常性和醫療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醫學必須在科技創新之外尋找幫助,以關懷、悲憫、安慰等“善”與“美”的途徑來構建醫學的“家園”,承載醫學的鄉愁,以滿足社會大眾和醫學本身對完美健康和生命之樹常青的追求與嚮往。

醫學的鄉愁還來源於醫學發展的階段性。人類自誕生始即具有疾病,有病即有了醫療。早期人類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知,認為生病是上天的懲罰,是鬼神附體,治病由巫師來執行。而巫師的治療手段是以唸咒(唱歌)、跳大神(跳舞)、灑水、噴酒等來驅趕鬼神或傳達鬼神的旨意。當時這些治療亦會收到某些“療效”。其實,這些醫學童年時期的治療手段大多都是營造氛圍,屬於文化活動。隨後進入了自然醫學階段,中國傳統醫學在陰陽五行、臟腑和經絡學說的指導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並持續了幾千年,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健康。細究這時期的醫學治療,人文關懷佔有很大的成分。十六世紀以來,現代醫學誕生,特別是進入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醫學發展的進程加快,新醫療技術層出不窮,人們在享受這些技術服務的同時,也產生了陌生感和適應性違和。

醫學鄉愁的另一種表現,是人們不滿現在的醫療,又想起了那些過去的治療手段。許多人相信中醫,特別是西醫看不好的病,又去找中醫治療。近年來,在全世界範圍內興起了一股中醫熱或替代醫學熱,針灸在歐美國家也逐漸流行。這些固然與中醫、針灸等傳統醫學手段的確具有獨特療效有關,另一方面是不是這些傳統醫學療法所勾起的醫學鄉愁使然?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醫學治療可以開刀、可以服藥、可以器官移植、可以基因替代,但無論醫學技術如何翻新和進步,安慰與溫情永遠是醫學救助的價值皈依。醫生的真情照料、至情言語和燦爛微笑永遠是治病和撫慰醫學鄉愁的良藥。

鄉愁是一種文化,是我們與過去生活的情感對話,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堅守。

毫無疑問,我們正處一個醫學快速發展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傳統醫學精神失落和醫學文化重構的時代。在新技術革命的宏大背景下,基因革命、細胞克隆、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將對醫學產生怎樣的影響?

“日暮陽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種醫學鄉愁還會長久存在下去。我願意相信,醫學鄉愁的存在有利於我們回望來時的道路,回望我們出發的地方,並不時地修正醫學前行的道路,協助人們在面對疾病、衰老和死亡時去安頓好自己的靈魂。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