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徐之騰書畫工作室推薦畫家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李彤肖像速寫(2017年12月11日徐之騰寫於虎溪公社藝術工作室)

李彤 男,1963年生於重慶市,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師承白德松、杜顯清教授。

《行軍鼓動》入選全國建軍六十週年美展。

《霜痕》、《夏去秋來》入選全國第七屆美展,獲四川省國畫大展“金龍獎”。

《蜀村小雪》參加全國第二屆體育美展,獲銅質獎。

《荷塘秋色》入選全國第二屆工筆畫大展獲優秀作品獎。

《燦爛季節》入選全國第八屆美展。

《閉月》入選全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對比展.

《山寨祥雲》入選全國第九屆美展。

《大漠酷行》入選重慶市《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選送作品展》獲優秀作品獎。

出版《李彤作品集》。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李彤近照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寂照庵.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蕉林.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隆興古鎮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李彤正在寫生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民居

踐行水墨寫生

李 彤

首先從審美行為這一角度去理解水墨寫生,而不是僅僅從寫生的一般技法或根據描寫的對象、環境、場合的不同而對寫生作出的定義中展開,我是基於這樣的思考。

其一,突出對視覺形態特質的把握

在水墨寫生造型研究中,我們使用最多的概念或詞彙是形狀和形象,形狀一般是指人們視覺能辨別的事物外表圖形或線面組合關係,形象則是賦予思想和感情色彩的視覺形狀和具有某種運動特徵趨勢。當我們用“形象”來意指特定對象的時候,其相應的客體,已帶有了主管情感的意蘊。具象或抽象“形象”因素的聚散集合,動靜相依,呼應顧盼在形式上促成了一種必然的聯繫,而正是這種聯繫從本質上構築了關於“形態”的基本實質。即形態表明的是事物內在的規律與外部形式的高度協調與統一,是表層與深層的聯繫。進而涵蓋了形狀與情態兩個方面的內容。形態的基本形式雖千奇百怪,但對所有形態進行分析和歸納,不外乎為自然形態和意念形態兩類。而意念形態的依據都是基於對自然形態的認識和理解,只有對自然形態的生成過程進行充分地研究,才能瞭解其形態的本質規律。但是,在藝術創作中真正發揮其作用的是意念形態,並以其線條、明暗、體積、機理等視覺要素自成一格。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意念形態乃是有“意味的”自然形態,它與自然形態互為影響,在相互作用的關係中為我們所吸納。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楠木溪之夏

作為視覺化的表現形式——水墨寫生,它既是藝術家在長期藝術實踐中根據表現的需要自覺演練形成的一種繪畫方式,同時又是一種具有普遍造型意義的獨立審美價值的藝術形態。它生動鮮活,簡明扼要,通過敏銳的觀察,準確而生動地描繪出對象的承接關係。水墨自律性規律體現出表達形式的多樣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工具材料的自由選擇;集中而突出的視覺效果;情感意志的淋漓盡致,使水墨的表現形式幾乎涉足了中國畫所面臨的方方面面,同時具有了獨有的實踐優勢,對實踐經驗的認可與推崇恰好為傳統水墨藝術脫離古典形態,進入現代形態提供了可能。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諾鄧春早

其二,線性意識的確立與筆墨精神

在物質世界中“線”是不存在的,我們所稱的“線”實際上是一種概念,是人的主觀臆造,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共有的視覺體驗,是人們在物質媒介上用圖像界定客觀對象的基本手段。線的運動和運動中產生的視覺變化,即可是抽象的,也可是具象的方式構成了線的基本屬性。線作為一個元素所涉及的內容往往不僅是畫出的線條本身,抓住瞬間變化,烘托神速是線最本質的展示。線的張力、曲直、深淺、虛實、空靈及表達程度源於熟練技巧和鬼斧神工的感召力與精微流暢的浪漫。從遠古先人們遺留下來的洞穴崖畫,到現代藝術的視覺傳達;從稚童的信筆塗鴉到藝術大師的盡情揮灑,都烙印著線的不間斷運動軌跡,其線性結構是何等的生動而豐富。人們用線條表達了他們的所見所思,滿足了心理觸覺和模仿的慾望。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破土

中國藝術嚴格說來就是一種線性藝術,無論是繪畫、雕塑、舞蹈還是建築,繪畫中,至少有“十八描”,一切的筆墨表達:皴、擦、點、染都是線的延續和轉化。中國雕塑是線刻的藝術,強化的是紋飾的精細與線對物體的包裹中呈現的裝飾意味。舞蹈是飛舞的線型組合,並在時空中留下富有韻致的視覺印象。建築是極為有序的線形排列,在不斷連續、穿插、並置的關係中展示著建築之美。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倩影

以線造型的作用及其性格滲透出中國人的觀察事物,重塑形象的獨特意識。線的運用既源於對外在物象的觀察,同時又於自身的精神要求相吻合。線作為傳情達意的藝術語言,已成為民族共同的視覺界定和藝術表現法則,早在新石器時期,先人們對形式渴望與追求,造就了原始彩陶以色彩和線條作為其構成的主要因素,在色彩與線條兩大造型要素中,色彩表現具有直觀的自然反映和生理感受,人們對線條的掌握與運用則需要更多的觀念、理解與想象。我們從半坡的魚紋發展序列中即可看出,沒有對用線熟練的控制能力,沒有對形式要素的把握和內在審美情愫的需要,原始紋樣是不可能達到如此精彩的境地。如果說原始彩陶紋樣更為生動活潑、婉轉曲折、自由開放的話,那麼線性紋樣發展到殷商時期,其青銅紋樣則具有了嚴峻、靜止、驚畏和神秘怪異的意味。隨著鑄造工藝和金屬材質的利用,這時的藝術表現很好融合了線與空間的關係,在凹凸起伏、透空迴轉的“具象寫實”造型中,創造出了多層次的空間感覺。你看那散發著神秘色彩的商人面紋方鼎,面紋銅鉞;你看那佈滿饕餮紋樣的獸面紋鼎,其雄健的線條,深沉的鑄造刻飾恰如其分地體現了一種無限的、原始的情感和理想意志。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山水有清音

書法藝術的確立與發展,使中國以線造型的審美理想,在更為廣袤的空間裡得以拓展和實現。甲骨文的表達與成熟,為漢子的造字方式和結體佈局奠定了基本原則和發展途徑。漢字“象形”的本源性指明瞭原始繪畫藝術的內在聯繫。它包含了“指事”和“會意”,從模擬對象到超越對象的符號意義。正是這方面的要求,使漢字(書法)藝術的發展逐漸擺脫了“字”意對其本身的約束。“象形”的本意得到充分而自由的發揮,並獲得獨立前行的途徑。行雲流水、剛柔相宜、方圓合度、疏密調和、結體嚴正、章法講究的無限追求,是書法藝術把象形的圖畫模擬逐漸演進為抽象的線條結構,表現出種種情感意趣和恢弘氣勢。

傳統繪畫本來就是中國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石濤語),足見這“一筆”、“一畫”的精微與宏大。從一筆開始,筆筆相承,氣脈相通,生生不息。線隨著情感在畫面上的演變,可生髮為千萬條,而千萬條線的表達又可歸為一條線條,抽象為一個符號。古人對線的理解深深注入了他們對主、客觀兩個世界的感悟,並衍生出中國藝術的線性觀——它是一種意識,一種精神,更是一種高度凝凍的情感。在中國線性思維的影響下,中國繪畫從不滿足於客觀物象的模擬與再現,而是通過“純粹”的形式來表現和把握自然物象。作為人與自然的紐帶,線性特徵的筆墨表達在表現客觀對象個性特點的同時,又超以外象地表現人的審美意趣和內在氣質,顯現出強烈的“造物為我”的主觀願望。

空間的營造,虛實的處理以及質感和量感的表現,虛實結構的處理以及質感和量感的表現,得之於對線的感悟和剖析。運用對比、轉折、穿插、重疊、乾溼濃淡、抑揚頓挫和“一波三折”,淨化出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石牆

自十九世紀印象派的出現,給後來者帶來深刻的啟示,只有對傳統繪畫的多因素形式進行必要的分解、選擇與強化,繪畫才能獲得生機。而在這種從再現到表現,從科學化得認識法則突破到注重個人理想精神追求的變革中,不可否認“線性”因素擔當了一個重要角色。畫家們逐漸認識到具象的輪廓線對於物體本身並不重要,甚至沒有意義,於是抽象的、富有裝飾的表現性線條在造型領域中得到廣泛地運用。馬蒂斯說過:“線條是用最經濟的手段表達最豐富的內容。如果線條是訴諸於心靈,色彩是訴諸於感情,那你就該先畫線條,等到心靈得到磨練後,它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條合乎情理的道路”。可見,畫家從觀察對象開始,線條就成了一種視覺的再創造。它不以明暗為依託,不以刻畫的準確論高低,它可以離開物質對象而獨立存在,線條就是線本身,具有符號所指的包含著一切理念、意識、精神、情感的普遍意義。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李彤指導學生寫生

如果說以中國傳統意識為代表的線性觀看重於對線的控制和運作過程,那麼西方人更喜好於對線的分解和重構。中國繪畫講究一筆一畫,以一當十,而西方藝術更善於在線的組合中尋求秩序與協調。總之,樹立綜合而全面的線性意識,不為前人的法、理所拘,融會變通,進入一種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的自由創造境界,這才是我們當代人所應遵循的。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他鄉舊居

其三,關於空間氛圍的演示

世上所有的物體都存在於三維空間,空間是一切形式存在的依據,沒有空間客觀事物都不復存在。構成其表現形態的則是面,存在於空間之中的物體即為立體。空間的展示必定依賴於特定的時間範疇,空間與時間是兩個永不可分割的統一的客觀存在。這是對空間最直接、最樸素的認識。從對“空間”的發現,到對“空間”的把握,得利於人類智慧的啟蒙和科學的進步。基於對物象立體感的神秘和興趣,人們發明了焦點透視。在以透視學、結構學、解剖學為基礎的幾百年間,古典主義、寫實主義幾乎佔據了整個繪畫藝術領域。它的必然應歸乎於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立體空間幻覺的熱衷和渴望。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溪畔

東西方文化特質的差異,逐漸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時空觀念。西方是理性的、邏輯的、相對靜止的,它意味著在繪畫中截取形式空間的主要因素——塊面的界定、清晰邊緣和明暗的效果等都相互交錯,創造出一些奇特的場景,浮現出哲學的觀念和情感寓意。而東方則重想象和情感,將客觀物質因素轉移到主觀意識範疇,力求運動和變化。它彷彿是時間推移的結果,在對時空定律顛覆的同時,表現出對外在“形象”的超越。在當代繪畫語境中,空間關係的展示,大多體現在對畫面氛圍的營造之中,相比傳統的“意境”追求,更貼近現代人的審美心理需求。

水墨寫生實踐既不同於速寫、素描式的整理創作,也不同於傳統的“遊山玩水”、“目識心記”的記憶畫,它直面客觀對象,將筆墨的表現過程整體融入現實的自然環境,將自然的靈動和時空的變化注入藝術家的情感體驗,實為主客復歸為一,於造化於心源之間而有所得。

李 彤

2017年10月19日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夏木隨陰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雨打桃花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雨後

李彤水墨寫生賞析(四川美院)

園中小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