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汪精衛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時間較早,又因謀刺攝政王被捕入獄,聲名遠播。因此,他一直看不起上臺較晚的蔣介石,還曾成立“國民黨改組派”反對蔣介石。

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直到1931年汪蔣合流,蔣主軍,汪主政(注:汪精衛出任行政院院長兼外交部長),兩人還是面和心不和。(汪精衛和蔣介石)1935年11月1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在南京中央黨部舉行,由汪精衛任大會主席。按慣例,中央全會開幕式之後,全體委員要合影,同時允許各國記者搶拍新聞照片。不知為什麼,那一天開會時司儀看錯了節目單,把“默唸總理遺囑”這一項給遺漏了,唱完國歌以後,就請汪精衛致開幕詞。

汪精衛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動搞糊塗了,走上臺去,平時口若懸河的他,說起話來結結巴巴的,臺下秩序頓時大亂。(汪精衛講話)開幕式結束,蔣介石很不高興地進了休息室。全體中央委員在禮堂門口就座以後,蔣介石竟不肯出來照相。汪精衛親自去請,蔣介石不知出於什麼先兆,竟直言“今天秩序太亂,恐怕要出事”,還勸汪精衛也不要出去。汪精衛不相信,就一個人走出來入座照相。誰曾想到,照完相,大家正在起立的工夫,突然從記者席中竄出一個身材高大的人來,用隱蒙在相機中的手槍向汪精衛連開了三槍:擊中汪精衛的左頰、左臂和後背脊柱骨。

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現場頓時大亂,委員們或紛紛就地趴下,或紛紛鑽到門口的汽車底下。幸好張學良飛起一腳,踢掉了刺客的手槍,保鏢們才上前將刺客抓住。(汪精衛遇刺)當時,蔣介石不在場,因此,人們包括汪精衛的夫人陳璧君在內,都以為是蔣介石派的特務搞暗殺。槍響後,蔣介石和陳璧君相繼從禮堂內奔出, 蔣介石從血泊中扶起汪精衛,陳璧君當場大哭著質問蔣介石:“蔣先生,你不叫兆銘幹就講明好了,何必下此毒手?”蔣介石十分尷尬,但也無法分辯。

好在兇手已經逮住,經過調查審訊,供認不諱:剌客叫孫鳳鳴,原是十九路軍的一名排長,只因不滿蔣、汪步步退讓的賣國投降政策,就參加了一個暗殺團。暗殺團原來的計劃,是想在會議期間以記者的身份為掩護,刺殺蔣介石,可蔣介石那天居然有先見之明,結果就由汪精衛替他捱了這三槍。(暗殺團頭子:王亞樵)事後,汪精衛經搶救,總算保住了性命,臉上和手臂上的子彈也都取了出來,另一顆深埋在後肋骨與脊椎之間。因為汪精衛當時身體衰弱,經不起大手術;加之當時醫術不高明,一時間無法取出。從此,這顆子彈就留在汪精衛的身上,時時發炎,引起陣痛。

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1938年7月,日本決定誘降汪精衛,日汪勾結越來越密切。蔣介石十分痛恨汪精衛,1939年元旦,蔣下達了暗殺汪精衛的命令。誰料,接連六次暗殺的都未成功。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在南京宣佈正式成立偽國民政府。蔣汪不和,由來已久,幾乎是公開的秘密。在“蔣汪合作”時期,汪精衛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對日方針,主張中日發生衝突,中國應該在“儘可能範圍內,極力忍耐,極力讓步,表示我們無意開釁”。在這種思想主導下,蔣汪政府先後與日本簽訂了《淞滬休戰協定》、《塘沽協定》、《何梅協定》等,大肆出賣中國主權。(汪精衛與日本人私交甚好)1938年7月,日本決定誘降汪精衛,日汪勾結越來越密切。

12月19日,汪精衛率陳璧君、曾仲鳴、周佛海、陶希聖等十餘人乘飛機逃離昆明,飛抵越南河內。十天後,汪精衛在香港發表臭名昭著的“豔電”,希望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與日本“和談”。第二天,汪精衛又建議日本對重慶實施強力轟炸。蔣介石因此十分痛恨汪精衛,1939年元旦,蔣終於下達了暗殺汪精衛的命令。軍統局局長戴笠奉命立即行動,任命陳恭澍為行動組組長。組員王魯翹,是戴笠的貼身警衛,也是一名職業殺手。組員餘樂醒,是軍統元老,會講法語。此外,岑家焯、魏春風、餘鑑聲、張逢義、唐英傑、鄭邦國、陳布雲等人,都是殺人不眨眼的老牌特務,加上陳恭澍,共18人,被稱為“十八羅漢”。

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陳恭澍親自偵察,瞭解到汪精衛住在河內一個高級住宅區——高朗街27號。這是一棟三層西式樓房。陳恭澍經過考察,見後門的道路複雜,巷道縱橫,對暗殺後的撤離十分有利。這時候,汪精衛每天躲在房間裡,從不外出。當年,河內還是法國人的天下,不准許汪精衛的侍衛帶槍出入。此時的蔣介石對汪精衛還抱有一絲希望,派谷正鼎(注:時任國民黨候補中央執委)赴河內對其進行遊說,結果無功而返。3月19日,蔣介石終於命令戴笠:“立即對汪逆精衛予以嚴厲制裁。”誰曾想到,陳恭澍率部到高朗街27號後,因情報不準確,誤把曾仲鳴當成汪精衛槍殺。

暗殺汪精衛失敗後,蔣介石很不滿意。此後,戴笠又接連五次策劃暗殺,都未成功。(汪精衛和其秘書曾仲鳴)3月25日晚,汪精衛一行先登上租借的法國貨輪“芳·福林哈芬”號,後來轉移到日本貨輪“北光丸”上,於5月6日抵達上海。同月,汪精衛赴東京,和日本首相平沼騏一郎會談,要求建立偽中央政府。年底,汪精衛和日本秘密簽訂《日華新關係調整要綱》。1940年3月30日,汪精衛在南京宣佈正式成立偽國民政府。

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1943年前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了根本性轉折,法西斯軸心國開始瓦解,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敗退。汪精衛心知大勢已去,敗局已定,心力交瘁,坐臥不寧。1943年8月,侵華日軍限令汪精衛調集大米100萬擔、壯丁20萬名,用以支持東南亞戰爭。這期間,敵佔區內反汪呼聲甚高,大部分地區離城10裡就是游擊隊或地方武裝的勢力範圍,汪偽政府的命令根本沒人聽。汪精衛左右為難,一籌莫展。

11月底的一天,汪精衛正和陳璧君兩人在頤和路官邸樓上商量這件事情,侵華日軍總參謀長松井太郎和犬養健上門來催糧催丁,汪精衛急忙下樓迎接,未曾想到,一腳蹬空,從樓梯上滾了下來,8年前脊椎骨負傷處正好磕在樓梯的稜角上,當時就昏了過去。為此,汪精衛舊創復發,從後背疼痛逐漸發展到前胸、兩肋,連呼吸、咳嗽都疼痛。12月19日,住進南京日本陸軍醫院,由外科軍醫後藤做手術取出了留在後肋的那顆子彈。這期間,陳璧君因事離開南京,汪精衛的病床前,一概由他的情人施旦料理。

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1944年元旦以後,汪精衛病情轉重,幾近癱瘓。到2月中旬,日本派骨科專家黑川利雄到南京為其診斷,判定為骨腫病,已經進入危險期。考慮到南京醫療條件較差,日本的東條內閣經過討論,決定把汪精衛送到全日本骨科最好的名古屋帝國大學附屬醫院診治。1944年3月3日上午11時左右,汪精衛半倚病床,潦潦草草地寫了一張最後的 “手諭”,交給陳公博和周佛海二位,將公務交由兩位代理。下午1時,汪精衛乘專機飛赴日本。

汪精衛到達名古屋的當天晚上,日本政府就集中了第一流的骨科、神經外科和麻醉專家進行會診,做出手術方案,於3月4日夜間,由青年醫師龜田良紅主刀,進行了近兩個小時的削骨去毒手術,切除了四塊有病變的骨頭和三根肋骨。手術之後,麻醉藥性剛剛退去,汪精衛用手摸摸,已經有了知覺,第二天兩腳就能活動。四天以後下肢逐漸正常。汪精衛感到病癒有望,十分高興,對妻子兒女們說:“看來我命不該絕,還有希望回到南京。

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汪精衛手術以後秘密返回上海,住進上海虹橋醫院,不料他與陳璧君的密電被蔣介石截獲。蔣介石立刻命令戴笠趁機暗殺。於是,戴笠派人潛入虹橋醫院,買通醫生、護士,秘密給汪精衛的藥裡摻進無色無味的慢性毒藥,當年10月,汪精衛毒發死去。根據醫生建議,汪精衛手術以後,當以靜養為主。這期間,他的生活主要由陳璧君照料。陳璧君自小嬌生慣養,自己都要別人照料,怎麼會照料別人?特別是進入夏季以後,名古屋出現前所未有的高溫,由於電力不足,醫院的冷氣開動不起來,加上經常停電,連電風扇也變成了擺設。陳璧君身體肥胖,特別怕熱,一把芭蕉扇總是不離手。進入汪精衛的病房,也不顧丈夫病中怕風,經常門窗大開。面對這樣的老婆,汪精衛病榻寂寞,日夜想念施旦。

這期間,廣東出了大案,需要陳璧君親自回去照料。此後,在周佛海的安排下,汪精衛秘密返回上海,並且把施旦調來專門護理。為了製造汪精衛仍在日本治療的假象,他的子女們暫時仍住日本,並經常在公開場合露面。汪精衛為什麼要返回上海,卻不到南京呢?因為他知道上海虹橋醫院有一塊“鐳錠”。鐳是放射性元素,對惡性腫瘤有療效,還能進行腔內及組織間治療。當時陳璧君還在廣州,汪精衛一到上海,就用中文密電給陳璧君發報,告訴她已經返回上海。陳璧君也用密電回覆,要他千萬別公開露面,必須改名換姓,住進上海虹橋醫院,,一切等她到滬以後再作安排。

一代奸雄汪精衛的最後結局:逃過六次暗殺,沒逃過最後一次下毒

這兩份密電,都被重慶軍技室中文組截獲並破譯,送交蔣介石。於是,蔣介石命令戴笠趁機暗殺。此後,戴笠立即派人潛入虹橋醫院,買通醫生、護士,每次給汪精衛送藥的時候,秘密摻進適量無色無味的慢性毒藥(據說是玻璃粉)。當年10月,汪精衛終於毒發死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