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一条"S"形的小溪将古村分成两半,形成一种天然的曲线美。

天儿蓝,星儿璨,夏天不用风扇;上百栋明清古民居外,灯笼璀璨;"中国戏曲活化石"四平戏仍在上演;溪里的鲤鱼死去,村民也会细心埋葬……这是闽北大山深处藏着的一座千年古村落——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杨源乡位于政和县东南部,总面积242平方公里。该乡海拔860米,境内气候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气温与低海拔地区相差4℃左右,具有典型的"南原北国"气候特点,有"福建凉都"的美誉。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随着宁武高速公路的开通,这里成了闽北离海最近的乡镇。"杨源乡乡长陈健说。杨源乡还有一个优势,到5A级景区白水洋只要10分钟左右的路程,去洞宫山景区只要40分钟左右。

原汁原味的美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走进杨源村,只见一条"S"形的小溪将古村分成两半,形成一种天然的曲线美。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沿着小溪,黑瓦土墙的老房子一栋挨着一栋。穿过石拱桥,是通往村落深处的悠长小巷。古老的建筑密布在圆形的村落中,人仿佛是行走在一个巨大的太极阵里。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杨源乡在公元878年就有历史记载,距今已过千年。村里保存完整的明末清初古民居有上百座,是保存最完全、最有代表性的闽东北古民居群。"杨源乡党委副书记陈永兴介绍说,从去年5月起,该乡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邀请专家指导设计,成立乡土施工队,对村里保存完整的上百座明末清初古民居进行立面改造,大力整治开发传统鲤鱼溪、廊桥等观光项目,挖掘"四平戏"、"英节庙"等传统文化。

古民居、鲤鱼溪、四平戏、倒栽杉、高山茶道等,构成一个融合人文与自然景色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杨源村,当地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就地取材,多用木头、竹子、石头等农村常见的建筑材料,少用水泥、瓷砖。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古民居里,杉木做成的梁枋、门楣、窗棂上刻满了鸟兽花草,老人们坐在天井中聊着天。乡政府打算沿小溪两侧的古民居再次进行改造,引导村民经营,让这里变成休闲娱乐的场所,打造山区版的丽江。

据介绍,去年以来,该乡投入了近千万元用于古村改造,修缮了147幢古民居、规划了凤山公园,散发"老味道"的同时又重新焕发出新春。

夜色如丽江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行走在溪边,溪水潺潺应和,夜色苍茫如黛,村落安静祥和,宛如置身世外桃源。溪中鲤鱼成群游动。"最大的鲤鱼有30来斤重。"村民们说,"鲤鱼死后,我们把鱼埋葬在山上的'鲤鱼冢',这是世代相传的风俗,我们再穷再饿也没有捕食溪里的鲤鱼。"

阳光下的杨源是清秀的,夜色里的杨源是精巧的,灯影里,它的美是朦胧的,伴随着涓涓细流,旅人浑然忘我,全身心地融入到了这漫漫夜色之中。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夜在这里是被无限延伸的时光,一串串红灯笼挂在居室门口,在潺潺流水之上,在悠悠的风中,在摇曳的夜色里。灯光映到河里,青绿的河水反射出灯笼投下的橘红,映出一圈圈倒影,跳跃出彩色的涟漪,闪着光散开去。

杨源乡|千年古村落杨源小丽江

今年农历八月初六,杨源乡首届民俗文化旅游节将拉开帷幕。届时,游客们游览洞宫山后,可以在村中漫步,逗逗鲤鱼,也可以在新建的四平戏广场听一曲古韵四平戏,品一杯新娘茶

交通路线:公交12路直达

附近景点:

田螺坑土家族建筑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