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這個民族相當彪悍,將唐軍打的落花流水,最後全族被賜爲李姓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多元化的國家,從夏商西周開始,到新中國的建立。在這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各個民族之間相互碰撞融合分裂,直至如今五十六個民族的誕生。在這樣的複雜過程中,很多著名的民族莫名其妙消失,如兩漢時間實力強勁的匈奴人;又比如新生出來了很多強盛的民族,像曾經橫跨亞歐非大陸的蒙古民族。但我們今天不說這些耳熟能詳的民族,說說一個比較稀少的民族——沙陀族。

唐朝這個民族相當彪悍,將唐軍打的落花流水,最後全族被賜為李姓

沙陀人和匈奴人一樣,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在突厥動盪分裂時,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一支民族。安史之亂後,唐朝對地方的控制逐漸虛弱,一些手握重兵的地方將領紛紛建立自己的領地。而沙陀人居住的西域便在這個時候脫離唐朝的控制,形成了自己的小勢力。然而沙陀實力太小,被面對西南的吐蕃國,沙陀人沒得辦法只好向吐蕃稱臣,淪為吐蕃的藩屬國。

在吐蕃與唐朝的戰爭期間,沙陀人成了吐蕃國的先鋒部隊,但這也鍛鍊了沙陀人的作戰能力。龐大的唐朝軍隊面對小於他們數倍的沙陀士兵,每次都被打的落花流水。當沙陀人將勝利帶給吐蕃國時,吐蕃皇帝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們怕作戰能力強大的沙陀人到時候會取代吐蕃。於是吐蕃國為了免去後顧之憂,做了一件讓唐朝很詫異又高興的事情,那就是吐蕃將沙陀人趕走。

唐朝這個民族相當彪悍,將唐軍打的落花流水,最後全族被賜為李姓

吐蕃卸磨殺驢的做法自然引得沙陀人不滿,沙陀人便同吐蕃大幹了一場,這場戰爭兩方損失相當嚴重,居無定所的有無力報仇的沙陀人只得投靠唐朝。因為當時唐朝太缺乏作戰能力突出的軍隊,唐朝皇帝聽說沙陀人前來投奔甚是高興。而沙陀人看到唐朝竟然不計前嫌,這讓沙陀人十分的感動,他們決定以後好好回報唐朝。後來沙陀人平叛有功,朱邪赤心被唐懿宗賜名李國昌,其族人也全部被賜為國姓。

不多久,山東人黃巢在家鄉起兵,起義軍聲勢浩大一舉就攻到了首都長安,唐政權岌岌可危。在這關鍵的時候,沙陀人李國昌的兒子李克用又站了出來,他率領沙陀軍隊將黃巢從長安又趕回了山東。雖然李克用為唐朝平定黃巢叛亂,做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但他牢記祖先感恩唐朝遺訓,率領他的沙陀軍隊回到了家鄉隴西。

唐朝這個民族相當彪悍,將唐軍打的落花流水,最後全族被賜為李姓

沒想到剛回去不久,唐朝廷就被奸臣朱溫給取代了,朱溫建立五代十國第一個政權——後梁。李克用便和他的兒子們一起攻伐朱溫,雖然沒過多久李克用就去世了。但他的兒子李存勖卻站了起來,繼承了他的祖業。公元923年,李存勖一舉擊敗了後梁,建立了屬於沙陀人的政權。但他們似乎沒有忘記忠於李氏唐朝的祖訓,仍然使用了唐朝的國號,而史書將這個政權稱作”後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