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取消教师职称与工资待遇挂钩,那么教师职称还要不要,工资待遇应该怎么确定?

鹰眼看教育


如果取消教师职称与工资待遇挂钩,教师职称就不再是重要不重要的问题了,单纯从工资与职称的直接关系上来说,就没存在的意义了。中小学教师职务建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的。在实施过程中虽然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并因此出现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寒了很多教师的心,这也是制度的设立者未曾始料。



题主问题中说的是如果取消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也就是说不是事实,那么这样毫无根据的假设就没任何意义。即便是既定事实,在以后的政策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大变数,谁都无法预知未来。职称不与工资挂钩了,还可以从其他方面体现职称的重要性,比如给津贴什么的,不一定说非要体现在工资上,所以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不能说职称就不重要了,只能说对于工资来说不重要了。


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工资待遇的确定方法还有很多种。一是可以体现在教龄方面,加大教龄津贴。二是体现在教学成绩方面,多劳多得,奖勤罚懒,鼓励老师进行教研教改。三是体现在对老师综合评价方面。四是体现在课时和工作量上等等。


教师职称与工资挂钩存在明显弊端,很多老师晋升高级后就不再担任主科,甚至不再担课了,而且由于级别高,无论工资还是补贴都要比没晋升高级的老师高很多,职称成了教师职业发展的生命线,钱袋子和地位象征,对广大教师尤为重要。对于存在的问题国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相信制度会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会更加科学和健全,但我个人认为取消职称是不大可能的。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共同探讨。


春日苍穹


第一问其实很好回答,参照其它行业技术职称的效用,来设计教师职称的功能就可以了。

比如会计职称,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次。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对不同岗位设置了不同的职称门槛,比如对出纳员和财务总监的职称要求是不一样的。

取消教师职称与工资待遇挂钩后,可将职称与专任教师岗位、教研员、中层干部及校委会成员等岗位挂钩。任职某个岗位,必须拥有相应的职称。当然,有职称,却不一定能聘任到相应的岗位。这样,高职就可能会低聘,破除了“职称定终身”的积弊,既有效消除了教师之间的矛盾,又能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至于第二点“取消了教师职称与工资待遇挂钩后,工资待遇怎么定”的问题,我认为应主要参考教龄、业绩、岗位三个因素,适度考虑职称与学历。

教师职业需要经验的积累,教书育人也需要慢工出细活,教育从业人员流动性不宜过大。从功利的角度,也应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提高教龄工资占比,有利于教师队伍稳定。

其次,教师号称“灵魂工程师”,虽言过其实,但教师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如果教师工资不能与资历同步增长,势必对生活失去信心。一个心怀怨恨、没有确定的未来的人,如何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龄工资若占工资总额的30%左右,则比较合理。

再说业绩。

根据业绩定报酬,天经地义。但教育工作有其特殊之处,难以准确量化评估。一般采用成绩排名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虽易导致应试教育盛行,一直饱受诟病,但仍不失为一种相对最公平的选择。在没有更好替代方案出现之前,只能引入师德评定、过程管理等方法予以充实完善,力求切实有效且令更多人满意。

有些无法用业绩评价的岗位,比如后勤、教辅等,绩效评价时,惯例是取平均值。其实这很不合理,理论上导致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无需任何努力,其绩效工资就超过了一半的一线教师。应该设定岗位工资,采用其它平行的绩效评价方式。

最后还应适度考虑职称与学历的权重,两者应大致相当,分别不超过工资总额的5%为宜。职称代表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可完全从工资体系中摒弃;学历代表教师的专业功底,亦应在工资构成中有所体现。

——end——


毫米


关于这个问题,人社部、教育部有关专家和媒体,从不同角度作了分析探讨和规划预测。归纳起来,基本方向和精神如下:

一、教师职称的设计初衷

1、职称制度在设计定位上,是一个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机制,职称评定是作为单位内部人事管理的一种方式。

2、职称制度改革要和用人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推进。目前的用人制度: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机关实行公务员制,事业单位推行聘任制。职称只能作为聘任制之下的岗位设置要求和重要参考条件。

3、职称挂钩的东西太多,负担太重。不仅包括工资、福利待遇等,还附加带来的行政性、主观性和腐败等。要强化它的评价功能,弱化它的挂钩功能。

4、事业单位的最大群体是教师,职称的许多诟病也来自教师队伍。因此,应加快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

二、取消职称工资的可行性

目前教师的工资待遇和退休养老金,主要是按职称高低进行核定的。由于各校的职称名额、特别是高级名额是有限制的,因此出现够条件的人数远大于限制的名额比例。使同类教师(学历、教龄、能力、工作量、教学质量差不多)因为职称不同,而收入差距拉大。有的高级和初级收入相差一半以上,而且直接影响退休待遇。

教师职称的评审过程竞争激烈,人为色彩浓厚,隐含诸多问题和弊端,后遗症不可小觑。由职称差别带来的心理失衡状态,极易导致师资外流或消极怠工、破罐子破摔;评审中造成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评委之间种种矛盾,也为滋生腐败提供了现实土壤。

办好教育,要依靠绝大多数教师。依据职称确定工资待遇,不仅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而且会严重挫伤教学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通过‘’限高、稳中、托底‘’的工资制度改革,逐步淡化和取消职称工资,建立效率、业绩与公平合理相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势在必行。

三、教师的收入构成

1、基本工资:按教师资格设定,小学教师3000元/月,初中教师3500元/月,高中教师3800元/月,大专教师4100元/月,大学教师4500元/月,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2、教龄工资:每年60元,随教龄增长,鼓励终身从教,稳定教师队伍。

3、绩效工资:占个人收入的10%左右,作为学期和学年奖金发放。由教师集体评比推荐,主要看教学实绩和质量。

4、课时补贴:按实际上课量计酬,鼓励有能力者多上课,特别是青年教师,多劳多得。

5、特优津贴:全体教师公认的特优教师,不限名额,县市以上主管部门考核认定,不终身制。注重特、优、新,鼓励教师创新、创优。

6、乡镇、山区补贴:基本工资的35%左右,越偏远、偏僻地区越高,离开便取消。





鹰眼看教育


编者按: 取消教师职称或者是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人们已议论了很长时间,还有人给出了按教龄计算工资的具体办法,但上面不予采纳,究竟是不科学合理,还是没有可操作性,不得而知。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理一理。

一、取消教师职称

教师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的认定,是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业绩的一种认同,也是为了激发教师职业认同、鼓励终身从教的有效举措。

那为什么大部分教师对职称有意见呢?

教师职称本身并没问题,只是人为因素在作怪,没有合理的考核办法,没有科学的多元的评价机制,增加了不必要的论文、课题、计算机模块等外在因素,再加上关系、权钱交易等因素的破坏,使原本好好的职称变得面目全非。

原来的职称,人们咋没意见呢?现在意见咋就多了呢?社会风气使然。

二、职称与工资脱钩

1、如果取消了职称,就不存在脱钩问题了。

2、职称与工资挂钩体现了职称的“重要性”,也成了人们互相竞争,甚至动用各种外力达到晋升的驱动力。

3、在没有比职称更科学合理的或者更好的计算工资的办法之前,二者取消或割裂的条件还不成熟,也不可能。

4、如果二者脱钩,职称只是一本证书,一种荣誉,不言而喻,它存在的意义大打折扣。



三、工资待遇

1、有人建议按教龄发放工资,基本工资定个基数,按年限逐年递增。

2、绩效工资按工作量、业绩发放,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3、特殊津贴,对学校做出特殊贡献的名师骨干给与特殊奖励。

我也赞同这个意见,但又有几个问题。

4、现在大家对绩效工资的发放有意见吗?特殊奖励的资金从哪块出?绩效?办公费?

5、你是对职称有意见还是对评职称有意见?

6、你是条件不够,还是职称指标不足?

职称改革正在路上,职称间的工资差距也在缩小,中级指标已经开放,高级指标也在增加,年轻人还是有希望的。

我们也就是说说而已,希望各位同仁搭好政策便车,顺势而为,顺风而上,毕竟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你说呢!



我是瓦良格教育时评,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瓦良格


职称确实成为许多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的心头之痛。就拿我所掌握的一些情况来说,中师毕业的老教师最为吃亏。因为在这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职称就像是挂在天花板上的一个桃子,你永远都够不着。

在我们二十多岁的时候,职称是论资排辈的。那时候的我们让着老教师,让着领导。虽然我们是教学的生力军,毕竟在我们前面还站着那么多的人。我们想,只要好好工作,爱岗敬业,提高能力,等前面的老师和领导的职称解决了,我们就成为站在前面的人了。

在我们三十多岁的时候,职称是要文凭的。那时候我们抽出闲暇时间,要么自考,要么函授,还有一些人脱产。经过几年的奋斗,我们迈上了大专的台阶,我们迈上了本科的台阶。我们想,只要好好充电,刻苦耐劳,勇攀书山,提高素质,等我们获得更高学历时,我们就成为站在前面的人了。

在我们四十多岁的时候,职称是要论文的。那时候我们积极钻研,学习选题,学习论证,要么申报课题,要么撰写论文,总算取得了一些写作成绩。我们想,只要发表了论文,我们就成为站在前面的人了。

在我们五十多岁的时候,职称是要荣誉的。可是这些荣誉大多数都要求参加竞赛课,晒优课,等等。可是我们已经老去,已经没有精力去和年轻人竞争了,而我们的三十年荣誉证书还没有拿到手,听说这个荣誉证书好像只是个留念。职称,我无奈的对你说,爱咋咋地。


学霸如斯



如果取消教师职称与工资待遇挂钩,那教师职称在众多老师心目中肯定是不重要了。

所谓的名分要也可不要也可。现代人们大多是利在先而名在后。教师取得职称后如果没有任何好处,那就自然会名存实亡,如同虚设。

第二个问题,教师的工资待遇如何确定。如果职称工资被颠覆,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确立新的教师工资增长机制。新工资制度的确立,必须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原则上要奖勤罚懒,与企业的奖惩激励工资制度应该是一样的。贡献大的多得,贡献小的少得。真要如此,到涨工资的时候,一样轻松不了


总而言之,要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不能回到过去“大锅饭”,论资排辈“熬年儿”的老路上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如果有比现行的教师工资制度要好,可以避免职称带来的消极因素,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献言献策。

(欢迎您加入讨论留言,谢谢您的点赞关注)


赤橙黄绿青蓝紫518


现在的教师职称,成了大部分教师心中的痛。职称和工资挂钩,而且差别非常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还有晋级以后教师的表现,晋级人员的身份,晋级职称的指标限制,评审的条件设置,资料准备,程序的繁琐等等,让职称问题成了教师队伍中永恒的话题和烦恼。

如果真如题主的假设,广大教师心上的病会减少许多,那样的话,职称就成了和荣誉证差不多的存在,尽管非常重要,但是,不会成为一个教师的必需,职称,也不需要再担负那么重的寄托了。

不挂钩职称了,和教师实绩挂钩的指标还很多,比如教龄,比如工作量,还有考勤成绩等等等,反正现在各个学校计算教师的绩效,都有一整套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加入教龄,是不是比与职称挂钩更合理呢?

工作与职称挂钩,最大的弊病是职称只能表示你的过去,所以许多晋级的教师就提前开始养老了,可悲的是谁也拿人家没有什么办法 。我们的工资制度,不仅要反映过去的努力,更要表达对现在努力的肯定和激励。所以,职称与工资挂钩,寒了大部分教师的心,呼吁教育部尽快改变。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我发现很多人比较幼稚。

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其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可否认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学段,不同地域的教师,其工作压力,工作能力以及敬业精神肯定有差别,当然其工作成绩肯定也不同。

国家教育部门为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淘汰落后,引入竞争机制,力争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这样做其实是非常公平的,对广大学生的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职称制度的出台就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量,通过量化引入竞争,至于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腐败问题,我以为这跟职称制度无关,更谈不上废除。就如不能因为司法实践中有腐败,你就要废除司法一样可笑。

职称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只能依靠改革来加以完善,比如:职称外语是否有必要考,有些教师没有机会做班主任怎么办?中高名额是不是大幅度增加等等。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机制,只能做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试想,如果废除职称评定,那么肯定就会出台新的评价机制,那种想混日子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的人该好好反思自己了。


扬州二分明月


基础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毕竟也离不开当地的财政水平。又不能全省或者全国统筹。只能国家制定政策,地方财政供给执行。如果放开的话,按企业的办法来定也不错。


山东省诗词研究所


只回答第一个问题,职称还重不重要?

职称,是教师的荣誉,是对一个教师能力的肯定,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认可,是教师的军功章,这是对教师精神层面的奖励,依然很重要。如果取消了职称工资,教师肯定没有以前那么拼职称了,但是,依然会有一批教师会为了这个荣誉而奋斗,实际上这个时候更能体现出哪些教师有理想,哪些教师混日子。

过去争职称,一大群人,有的为了荣誉,有的为了信念,有的为了收入,争得你死我活,腐败成风,职称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如果能够降低职称与收入的联系,有些单纯为了收入的教师不再竞争,剩下的都是积极要求进步的教师,给他们高级职称,才是有意义的。

收入,应该和劳动有关,中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但是职称工资完全违背了这样的原则,改革势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