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高燒不退先別慌,要抓住這幾個重點

體溫是怎麼調節的

人的體溫調節中樞在我們大腦內部有一個口叫下視丘的地方,我們把下視丘比喻成人體空調系統的遙控器,每個空調系統都可以設定一個標準溫度,人體也是一樣.我們的下視丘幫我們身體設定了一個目標體溫,一般這個數字就是我們常聽到的37度。當我們的體溫在37度以下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開始發料,讓身體產生熱能,將體溫調回標準的37度, 當身體很熱通過37度的時候,我們就會流汗,就由排汗的方式把熱氣散走,讓體溫再度回到37度。

這個規律在孩子生病的時候突然發生了變化,所謂的生病就是有細菌或病毒入侵到孩子身體裡的時候,戰場上第一線的白血球就把這個消息傳到大月自,告訴體溫中樞下視丘說: -報告!我們現在有敵人入侵了!我們的體溫中樞下視丘就會說:“對!沒錯!我們現在有敵人入侵到身體裡, 請大家聽我號令!”他就把遙控器拿出來,把溫度往上調了2度說:“現在我宣佈,人體的標準體溫是39度,你們自己著著辦吧!”剛才的體溫在37 度,現在被他往上按到39度了,身體要怎麼做呢?沒錯!就是發抖、產熱。希望能就藉由這個動作把溫度往上升,升到大老闆想要的39度,這就是發燒前期所畏寒的現象。身體會一直髮料,即便你摸他的身體是很燙的。

如果你的孩子會講話,他會跟你說:“我好冷”,但摸起來的溫度很燙,量起來的溫度很高,但他還是覺得冷,表示他的體溫正在往上升, 希望能符合體溫中樞所設定比較高39或40度的那個標準體溫。

發燒其實不是壞事,對我們身體免疫力其實是有正向的幫助,但是我們的身體其實沒有辦法一直忍受持續的高溫, 你的孩子吃退燒藥有時候會退燒,不吃退燒藥,其實體溫也會高高低低上上下下,所以當孩子在退燒的過程中,本來體溫39 度,大老闆又降到37了,他的身體就會排汗、想喝水、想睡覺,就是藉由正常規律調節比體溫向下修到37度, 所以排汗流汗是體溫中樞把體溫往下投定的結果,而不是退燒的原因,很多人把因果關係倒置,倒果為因,流汗之後就退燒了,所以我只要讓我的孩子悶出汗來,他就會比較快退燒。裹棉襖、蓋棉被、洗熱水操、喝熱水就是要讓孩子流汗,其實這是錯的,天大的誤區。

正確的做法是你的孩子正在寒冷的時候,你就要孩子多穿一點、泡個熱水澡讓他比較舒服,幫他把體溫上升到體溫中樞想要的39度。可是當孩子體溫正在下降的時候,滿頭大汗,你就把他的衣服脫了、喝點涼水,幫助他散熱,幫助身體早點達到37度,就這麼筒単,順其道而行,千萬不要逆其道而為。

寶寶高燒不退先別慌,要抓住這幾個重點

發燒的孩子怎麼照顧·

補充水分:不管你是給孩子喝水、牛奶、雞湯、吃水果,只要有水分都可以補充孩子發燒時的水分散失。

隨著體溫的高低,幫孩子更舒服。當孩子在畏寒的後他覺得冷,你就給他加衣服;如果他正在退燒覺得熱、流汗你就讓他脫衣服,順其道而行, 不要逆其道而為。

如果孩子溫度高到精神開始有點不太好,請你給他吃一點退燒藥。這個退燒藥的時機點,有人說38.5度,有人說39度,其實都不對。吃退燒藥的時機點沒有溫度的限制, 看看你的孩子在哪個溫度精神開始不好,或是跟媽媽說覺得不舒服。退燒的目的是讓孩子覺得舒服, 有些孩子到了39.4度都還是生龍活虎活蹦亂跳,你沒事口展他藥幹嘛呢?

吃的退燒藥有二種:

一種是Acetaminophe:中文翻譯叫做撲熱息痛或是乙酰胺酚,翻譯都很困難,而且有很多不同的商品名,但基本上成分都是一樣的。

另外一個叫buprofewn:中文是布洛芬。

總之由醫生確認你的孩子需要吃的劑量, 因為不同品牌的濃度不同,大概每六個小時才能給孩子吃同一類型的退燒藥,但如果你的孩子在二個小時之後,吃不同類型的退燒藥是沒有關係的,總之每次用藥一定要等二小時,不要吃了藥才15分鐘就量體溫怎麼還沒降,這樣就有點太緊張了,

這二種藥,大概二小時左右才能發擇藥效,平均可以降1~1.5度的體溫,如果你的孩子39度,不要期待可以掉到37度,通常降到38度左右就已經是藥效的扱限了。

退燒的塞劑比較不建議, 因為塞劑會讓孩子很不舒服很生氣,而且會讓體溫波動更大,反而讓孩子發燒的時候更不舒服,

退燒的目的是為了觀察孩子的精神活動力, 所以當我們做了這三點之後,重點是要看孩子退燒以後精神有沒有恢復,如果你的孩子吃了退燒藥二小時之後慢.慢體溫下降, 或是睡了一覺體力又恢復了,那麼你就繼續在家觀察,可以不用去看醫生,在家觀察大約二天左右,吃了退燒藥精神活動力就會l奴復,那麼你就可以不用看醫生,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吃了退燒藥之後,退了燒精神卻沒有恢復,喜歡看的電視還是不看,喜歡玩的玩具還是不玩,喜歡吃的東西還是不吃,就這樣躺在沙發上懶洋洋的,這個時候不管你的孩子燒幾天, 一天也好、二天也好、三天也好,都要立刻去看醫生。

為什麼?

精神不佳是所有併發症的共同症狀,你的孩子不管是併發細菌感染、併發腦炎、肺炎,中耳炎、鼻竇炎或是脫水,基本上都有一個共通症狀:就是精神活動力會先下降。

提醒大家今天討論的內容適用於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你的孩子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還是先找醫生查明原因比較妥當。

寶寶高燒不退先別慌,要抓住這幾個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