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爲曾提出一個不啻於核彈爆炸的想法

康有為曾提出一個不啻於核彈爆炸的想法

康有為在其所著《大同書》第三、四部分中,講的是族群、人種問題。

康有為認為,世界上的人種只有白種人是最好的,所有人種,都應該變成白種人。黃種人是智慧人種,只要“加以二三代合種之傳”,百年之內可以“盡為白人”。棕色人種和黑色人種應該解決掉,不適合在人類社會共存。

康有為對棕色人種解決的辦法是:一是遷徙,把他們從熱帶遷往寒冷的地方;二是通種,對願意和棕色人種結婚生子的白、黃人,厚加賞賜,“贈以仁人寶星,名曰‘改良人種’”,這樣,可以讓他們先“進化”為黃色人種,再慢慢變為白色人種,所需時間約“經大同後三數百年”(康有為《大同書》,遼寧人民出版社)

康有為曾提出一個不啻於核彈爆炸的想法

至於非洲的黑人,康有為覺得“幾無妙藥可以改良矣”,即便重賞,也不會有白、黃人種願意與之通婚。按康有為的推算,非洲黑人要變成白人,“速則七百年,遲則千年”。為了不對“大同世界”的到來成為“絆腳石”,康想出了四個辦法來加速這個進程:一、赤道地區不許設育嬰院、學校等,當地黑人全都遷往溫寒帶地區,以免他們“世守其熱地以世傳其惡種”。二、給白、黃人種高額獎賞,鼓勵他們和黑人通婚。三、改變飲食。四、“性情太惡、狀貌太惡”和患病的黑人,“醫者飲以斷嗣之藥以絕其種”,說白了就是將其“化學閹割”。按康有為的觀點,這樣做沒什麼不可以,因為“千數百年後,大地患在人滿,區區黑人之惡種者,誠不必使亂我美種而致退化。”(康有為《大同書》,遼寧人民出版社。)

康有為1858年生,廣東南海人,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領導了震驚中外的戊戌維新運動。《大同書》是康氏的主要代表作,貫通中西思想,醞思較早。

康有為自稱早在1884年就開始“演大同主義”,1885年就“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類公理》”。1898年秋,康有為在日本已有稿本20餘篇。正式成書較晚,1913年才第一次把它的甲部和乙部發表在《不忍》雜誌上。1919年由上海長興書局將甲乙兩部合刊印成單行本,書名為《大同書》。康有為死後八年,1927年,才由他的弟子錢定安交給中華書局出版。

康有為曾提出一個不啻於核彈爆炸的想法

《大同書》全書分為10部,共30卷20萬字。甲部《入世界觀眾苦》,乙部《去國界合大地》,丙部《去級界平民族》,丁部《去種界同人類》,戊部《去形界保獨立》,己部《去家界為天民》,庚部《去產界公生業》,辛部《去亂界治太平》,壬部《去類界愛眾生》,癸部《去苦界至極樂》。

康有為寫《大同書》的目的,他本人是這樣說的:“吾為天遊,想象諸極樂之世界,想象諸極苦之世界,樂者吾樂之,苦者吾救亡,吾為諸天之物,吾寧舍世界天界絕類逃倫而獨樂哉!”康氏的目的是為了救苦救難,救國救民。

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提出了許多獨到的精闢的見解,但人們普遍認為他的觀點荒誕不經,痴人說夢,只是一種烏托邦的空想。毛澤東評點:“康有為寫了《大同書》,他沒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條到達大同的路。”

康有為曾提出一個不啻於核彈爆炸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