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上演國際大笑話,散戶集體割肉離場,驚險程度堪比股災!

為什麼巴菲特能夠成為股神?為什麼索羅斯能夠成為金融巨鱷?為什麼同樣的市場他們就能夠脫穎而出?

這些為人所知的成功背後,是否有普遍規律?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有過的好奇,也是所有交易者苦心鑽研的問題。

中國股市上演國際大笑話,散戶集體割肉離場,驚險程度堪比股災!

大多數的投資者初入市場時,都要經歷一段艱苦而又漫長的學習期,巴菲特和索羅斯也不例外。早在1956年巴菲特創辦合夥公司前,他就已經從20年的儲蓄、投資和研究企業以及資金的經歷中學到了很多;同樣的,1969年索羅斯創辦雙鷹基金前,他就已經用了17年的時間來鍛鍊自己的投資技能了。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同樣是世界著名的投資者,巴菲特和索羅斯雖然投資方法不同,但兩人對於市場本質的看法卻是相同的,故而,在投資思路、決策過程等方面都有著一些相同之處。

股市如戰場,資金就是你的士兵。孤注一擲不可取,儘量保持系統的正常運轉。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那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永遠不要滿倉,在不知道電梯是向上還是向下時,最好先踏上一隻腳試試。多數人輸錢的原因

股市賺錢不容易,但輸錢也不容易。“比如我給你20萬元開個戶頭,3個月時間,至少炒三四十次,你給我輸,輸的越多獎金越高。反過來要是贏了就得賠我錢。”試驗下來不可能有人每次都做錯,一直狂輸。

所以,正常來說,100個人做股票,應該是50個人賺,50個人輸。但為什麼90%的人在股市裡虧錢?

中國股市上演國際大笑話,散戶集體割肉離場,驚險程度堪比股災!

華爾街做過一個遊戲,人跟猩猩比賽,華爾街炒手跟猩猩比了5次,結果人比不過猩猩。

因為猩猩沒有情緒。猩猩就是在那裡瞎掰,但人有情緒。所以猩猩能達到五五開的命中率,人就做不到。

“因為人自以為是聰明的。比如說一個股票20元,我現在決定買進去,我自以為是有一套分析的方法,認為這個價位買進去,漲的概率大。賭的是它漲到21元,和跌到19元。我認為到21元的概率大,所以我買進去。它如果漲到21元我出來,遊戲結束。我玩第二次,它跌到19元,我也出來,下一次再玩。還是五五開的遊戲。但很多自認為聰明的人不這麼玩,20元進去,21元他走了,到19元他不走。他說,我沒有再做。事實上他又玩了一次,相當於在19元的地方又玩,漲回20元,還是跌到18元。而這一次玩,漲回20元的概率比扔硬幣還小。因為有慣性。所以他在19元再玩,贏的概率已經比扔硬幣還低了。”


中國股市為什麼這麼爛

筆者曾經指出中國股市其實是世界上最差的股市。這是因為中國股市有以下的十大缺陷:

第一,中國股市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不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全世界股市都是,中國不是。中國實體經濟在前二十年一度非常好,有時也有調整,但股市總是跟跌不跟漲。1977年GDP是3221億元,1990年上交所、深交所成立時GDP是1.87萬億元。現在GDP是52萬億元,是1977年的161.4倍,是1990年的27.8倍。儘管經濟現在正在調整,但是搞實體經濟的人還是有相當一部分是成功的。但是,股市就不同了,1992年5月26號,上證指數曾經到過1429點,1993年2月16號,到過1558點。現在是2007點,僅僅是當時的1.4倍左右。在這種很差的情況下,85%以上的投資者虧損,苦不堪言,就可以理解了。

現在我們可以這樣說,中國股民在股市中摸打滾爬,虧損累累,痴心不改,雖然本意也是為了賺錢,但客觀上對中國股市和經濟貢獻極大,他們現在實際上是中國最可愛的人。

第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中,中國股市多數企業是國有企業,產權不清,責、權、利益相分離,效益低下。目前全國的上市公司有2491家,20多萬億市值,其中國有企業1000多家,佔了45%,但國有企業的股份佔總市值的80%以上。

第三,由於相當多上市企業效益低下,所以不肯分紅,分不出紅,也不想分紅。改革開放30年來,每年GDP增長9.5%,而大部分公司不分紅,這在西方發達國家成熟市場是難以想象的。例如南航,它有一年的利潤達到58億元,但它當時就是不肯分紅,其它還有愛建、廣鋼、比亞迪(002594,股吧)、TCL、長城汽車、航天通訊等等。最近這些年來,A股累計分紅2萬億元左右,分到老百姓、公眾投資者手裡的不到30%,而且近年的融資規模已經達到4.5萬億元左右。到2011年,上市5年的不分紅的公司有400多家,10年來從不分紅的極品鐵公雞有30多家,真是不可思議。

第四,無論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還是中外合資企業都有強烈的“投資飢渴症”,不論牛市、熊市,都非常渴望圈錢,在這裡圈到的錢都比搞實業掙得的要快、要多。

在2013年,我國的上市公司已達到2491家。美國股市100年時候上市了800家公司。中國股市從1990年到1998年8年上了800多家。2011年,我國一年發新股240多家,其中有70多家當天跌破發行價,破發率達30%。正如大經濟學家亞努什所說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機關、地方領導都存在著嚴重的投資飢渴症。在中國股市裡面,它表現得更加充分、更加淋漓盡致,無論是牛市、熊市,它都要不停地圈錢。

第五,中國股市沒有實質上的做空機制。中國股市雖然有了股指期貨,但對幾千萬中小散戶投資者來說,其實是很難做空的。個人投資者只能買進,或者離場(拋掉),很難賣空,這樣就很糟糕。在美國等其它國家,股市下跌,就可以做空,有一部分人就可以盈利,一部分人虧損,而中國是一下跌就全國人民都套牢,特別痛。為什麼沒有做空機制呢?起初,中國股票市場的一大宗旨是為國有企業服務,讓國有企業的股價高一點,對發新股有利,現在情況依然沒有大變。

第六,沒有合法的做市商制度。在美國納斯達克等市場每個股票有幾個合法的莊家,也叫做市商,這樣中小投資者就可以通過做市商高拋低買,也穩定了市場。但是在中國股市中,沒有合法的做市商,但始終有非法的、半明半暗的大批莊家。其中最典型的是當年的中科創、銀廣夏,不停地上漲,不停地填權,但是後來東窗事發,幾十個跌停板跌倒1元錢,對中小投資者傷害極大。

第七,國家一度的調控能力極強。但現在市場太大了,國家的調控影響正在減小。例如匯金公司最近買進四大行,作用就不大。 在股市中基本分析大大重於技術分析,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都很重要,但我認為基本分析要佔到70%,技術分析佔30%。

第八,中國股市與貨幣政策關係極其密切。利息漲,股市跌;利息跌,股市漲。實行寬鬆貨幣政策,股市可以直上6000點,實行從緊貨幣政策,股市可以從6100點跌到1660點。

第九,中國證券市場過去有“兩化”:上市公司國有化,證券交易所行政化。現在,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是公司制,整體上是向公司制方向改革、發展;而我國是會員制,交易所總經理等都是管理層任命的,都是國家幹部,因此,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會員制,即行政會員制,它有點像國有企業。最典型的例子是,深交所的總經理莊心一曾經擔任深圳市管金融的副市長,現在是中國證監會副主席。他的能力還是很強的,但從總經理到政府官員,身份大變,這在國外是難以看到的。

第十,中國證券市場的最大特點是股權分置。所謂股權分置,是中國股票市場由於特定的歷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從1990年成立中國股市的那天起,中國的所有上市公司都實行股權分置,國家股、法人股不可以流通,允許流通的只是佔33%左右的公眾流通股。經過2005年以來的股價分置改革,現在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還是有20%的國家股、法人股沒有完全流通。現在還在不斷地有非流通股被放出來兌現,它們的成本極低,有的僅幾毛錢、一元錢,但上來兌現幾元,十幾元,幾十元,收益達到幾十倍。現在創業板、中小企業板的原始股東們實際上做的事情也是一樣,不停地逢高套現、套現,他們放棄了創業精神,拋棄股票,拋棄企業,逃離股東,這樣下去中國股市怎麼會好呢?

那要如何才能在賭博市場上長期獲利呢?

就像曾經的美國的那些數學天才一樣,要把賭博上升到概率層面,上升到均值和賠率的角度,在賭博市場上尋找到有利的概率優勢。

這樣的話,那賭博就不再是賭博,而是高智商的數學遊戲了。這時候指導賭博的理念就不再是賭博的理念,而是數學思維了。

上面兩個例子,一個是賭博的投資理念和一個是價值投資的投資理念。這兩個理念最大的差別就是能否讓我們投資盈利長期持續下去。

賭博理念總有一天會讓我們面的滅頂之災,而投資理念賺的是股票成長的錢,公司成長的錢,利潤是合理的,是合乎道義的,因此這種策略也受到了絕大多數成功投資者的追隨。

長期來看我們只有做合乎人性的事,合乎道義的事,才能夠持續的下去,短期一時的成功是沒有多大的意義的。

常見的交易理念

此外投資理念還有很多,比如成長股投資,趨勢投資,還有反轉投資,還有套利交易,等等。裡面都會有他的獨特的地方,當然也有它的侷限性。

比如成長股投資需要我們選擇成長性好的股票。但是成長性好的股票往往大家都知道,給的估值就很高,一旦我們踏上了這個真正的成長道路的話,盈利增長的非常快。但是一旦這個成長性放慢的話,股價腰斬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趨勢投資的意思說我們看到一個大的趨勢正在形成,這個趨勢可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說一些很多的投資的正在進來,於是我們就進去了。當然我們需要有提前量,趨勢形成之前,甚至剛起步的時候就進去。我們的敏感度不夠,在判斷又出錯了話,在趨勢的結束的時候再進去那就是接盤俠了。

假如我是一個莊家,我會怎麼做?

股票市場的定律是一贏兩平七虧,意思是70%以上的人都會虧損。那散戶如何才能站到贏利的10%人的群體中?我認為,機構為了賺散戶錢,不斷的在研究散戶心理和行為學,我們散戶不妨反過來,把自己當成機構投資者,也來研究一下機構的心理和行為學,這樣才能在這個充滿陷阱、欺詐、騙術和謠言四起的市場裡立於不敗之地。

如果我是機構投資者,要想做一支股票,我認為我先要找到一支大小合適,前景無需多麼優秀,但幾年之內絕對不會倒閉的那一種。然後我去拜會該公司領導,告訴他我想投資他那支股票,請他們配合。如何配合呢?就是在我吸酬時,在公報時儘量將業績放平,或者適當隱藏利潤,這一點公司很容易做到,只要對報表進行適當調整就行了,例如,將某些損益一個季度提完,使其報表看上去虧損;或者將後面數年的費用半年攤完,這都使得當期報表非常難看。在這之前,我肯定是要進一些籌碼的,這些籌碼主要用來砸盤的。

怎麼收集這些砸盤的籌碼?我不會每天慢慢去收集,因為這樣會使股票天天上漲,反而難以收到足夠的籌碼,還容易被散戶搶酬,並使技術指標形成向上趨勢,更使自己收集成本提高。我會在某一天用大漲的辦法來收集,當連跌數天後,散戶都悲觀失望,猛然一個大漲,套牢的看到了希望,不會拋出;而短線獲利的,可能就交槍了,其實,在這個價位我只是要砸盤的籌碼,不需要收集很多,因此用猛然大漲的辦法就很容易達到目的。

中國股市上演國際大笑話,散戶集體割肉離場,驚險程度堪比股災!

第二天來個低開。為什麼要低開而不高開,因為我昨天收集的籌碼並不準備獲利,而且要讓昨天追風進去的短線籌碼幫我砸盤,如果高開,很容易讓短線籌碼獲利,他們就會在下跌途中有更多的資金來跟我搶酬,所以一定要低開,消耗這些短線資金。

在這個下跌途中,我將逐步用單託底,因為我要形成自己的底倉。經過幾天的連續下跌,有些割肉的籌碼就會回補自己的倉位,這時候我不能讓他們回補,我必須迅速的吃上去讓他們追風,當形成追風盤時,我將在底部的部分籌碼高拋,一是為了降低成本,二是騰出資金,然後再迅速的砸下去。同樣的,我會邊託邊砸,這樣一來我就會得到更多價格更低的籌碼。

當跌到很低位時,基本上就沒人和我搶籌碼了,因為在這個下跌途中,我通過不斷的高拋低吸,不斷的大幅度振盪,將大部分抄底的,搶反彈的都套在下跌途中,或者將他們虧損怠盡,使其不敢在來涉足這個股票,這時候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