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夫人缘何单独为范遥提亲黛绮丝,知道这回事就不觉得奇怪了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传“倚天篇”:第八章《光明右使》

当年逍遥派灵鹫宫中,大师姐天山童姥和小师妹李秋水皆对掌门人无崖子产生爱意,但无崖子却只对妩媚多姿的李秋水动了情。无崖子与李秋水两人受制于逍遥派门规和天山童姥的诸多阻碍,远走高飞,从天山来到了大理。他们起初是想寻找当年师傅逍遥子所说的“长春不老谷”,奈何始终未得仙迹,最后落居无量山,在那里建了一处“琅環福地”。无崖子和李秋水搜集了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学典籍藏于“琅環福地”,仅仅唯缺少林的《易筋经》、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六脉神剑”等绝世武学秘笈而已。

后来这些武学典籍,被无崖子与李秋水之女李青萝(王夫人)尽数搬到苏州曼陀山庄的“琅嬛玉洞”中,王语嫣因之得窥天下武学。再后来,慕容复复国不成屡受打击之后变疯,王语嫣和阿碧为了不使以皇帝自称的慕容复在大宋惹祸上身,将他带往大理,随他们一起前去,还有“琅环玉洞”和慕容家“还施水阁”里的那些武学典籍。这些典籍重新被带回琅環福地,再几年慕容复在此处疯病而逝,王语嫣被段誉接回王宫立为王后,阿碧不愿同去,留在琅環福地,整理经籍,编撰乐谱。直至阿碧在此仙逝,留下这无数经籍。

少年黄药师因与父亲呕气从丽江老家离家出走,因缘际遇来到琅環福地,在当年的这些武学典籍中修成一身之学。在他落居桃花岛之后,又将这些经籍尽数搬到桃花岛,自此这些武学典籍在桃花岛藏近百年时光。上期说到阳顶天(杨破天)返回中原救援耶律渊如,发现晚到一步,师兄杨崖下已死,耶律渊如已被杨过程英救出,于是阳顶天再次返回终南山古墓,见到师傅杨过和同在古墓的程英。再次拜别,程英托付他寻找已故弟子陆青竹幼年时失散的家人,为助抗元大业也跟他说起桃花岛所藏的那些囊括天下武学的典籍。后来阳顶天到明教各地分坛联络时,曾寻迹到桃花岛,将这些典籍运回西域,辗转多年的这些典籍最终根落光明顶。

阳顶天继任明教教主之后,为了抗元大计后继有人,也是为了选拔继任教主的候选之人,传命各地分坛挑选少年精英送往光明顶,由他亲自传授武功,培养成日后教中之栋梁。范遥和杨逍一样,都是从分坛被挑选出来送到光明顶的精英之人。他俩天赋出众,被阳顶天特别对待,传与绝学,特许他俩修炼藏在光明顶中自琅環福地而来的那些武学典籍。

阳顶天有感于这些武功典籍来自“逍遥派”掌门无崖子搜集而来,于是将杨范二人赐名“逍遥”,以记传承。杨逍与范遥也结义为兄弟,杨逍为大,为义兄。杨逍自小高傲,凭他之才,认为精于一门之学即能平步天下,因而他专于阳顶天所传“弹指神通”修练,力求精湛,后来只是从那些典籍中练就“二十二般兵刃”。

阳夫人缘何单独为范遥提亲黛绮丝,知道这回事就不觉得奇怪了

相比于杨逍所学之“专”,范遥所学在于“博”,他遨游于这些武学典籍之中,俨然成为了当年的王语嫣第二,天下武学无所不窥,但不同于王语嫣的是,他无论内功外功,每一样都潜心修炼,所练之博,让人叹为观止。不过,杨逍因是阳顶天之子(当然阳顶天怕教中兄弟有言于私,始终没有相认),得他传授的《九阴真经》内功心法,内功修为的底子自是范遥所不能比拟的,但范遥却从这些典籍中,凭借自己的天赋,练至一身深厚内力,却是当年的黄药师第二了。

杨逍因为一人两败昆仑派掌门扬名,成就了他明教光明左使之位,而范遥当然也没落下,他为明教所立之功,也是值得书写一番的。

此时的明教经阳顶天的内修外攘,在西域武林的地位,相当于此时中原武林中泰山北斗少林与武当。西域武林随着明教的崛起,格局为之改变,明教与西域诸派的摩擦也随之增多,许多秉性不良的门派在明教力行正义的震慑手下,纷纷遁形,更有势单力薄为求权力者,投靠依附蒙元朝廷,甘心充当朝廷爪牙,“玄冥门”就是其中之一。

几年之前,“玄冥门”的掌门百损道人为了替朝廷除掉张三丰,取代他武林宗师的地位,上武当挑战张三丰。最终在与年逾七十的张三丰比拼内力时,因为内力不及张三丰,反遭自己玄冥神掌的阴毒反噬,败下阵来,身负重伤逃下山去,不久就重伤不治一命呜呼了。他的弟子鹿杖客和鹤笔翁逃回西域,眼看师傅已死,“玄冥门”势单力薄,凭此时他俩之手,自难在西域安身,因而他们将目光瞄向了“混元门”,企图灭掉“混元门”以壮自己声威。

“混元门”其实跟“玄冥门”乃是从当年的“阴阳门”一脉而来,“混元门”的掌门虚灵子乃是百损道人的师兄。当年两兄弟因为政见不合,虚灵子不满百损道人投靠蒙元而分道扬镳,各自凭借自身绝学在西域创立门派。虚灵子以“混元功”创立“混元门”,“混元霹雳手”成昆就是虚灵子的大弟子;而百损则以“玄冥神掌”创下“玄冥门”,门下最出众的弟子就是鹿杖客和鹤笔翁,两派历来互不谦让。

阳夫人缘何单独为范遥提亲黛绮丝,知道这回事就不觉得奇怪了

鹿杖客和鹤笔翁此时“玄冥神掌”未成,但师傅一死,怕是难以与“混元门”齐肩了,于是暗中投毒,趁虚灵子不备,用“十香软骨散”致使虚灵子内力全失,杀了虚灵子。此时的成昆正在中原,“混元门”只有虚灵子晚年才得的独生女,也是成昆的小师妹,主持大局,面临灭门之灾。

就在鹿杖客与鹤笔翁企图灭掉“混元门”之时,范遥与阳顶天可谓从天而降。阳顶天一手将正在企图侵犯虚灵子女儿的好色之徒鹿杖客,扔出厅外,范遥随即跟上与鹤笔翁过招。此时的两人尚未练成“玄冥神掌”,也未称“玄冥二老”,师弟鹤笔翁使的是“鹤笔法”,鹿杖客使的是“鹿杖法”。

鹤笔翁一支长笔兵刃直取范遥,范遥此时虽只有十七八岁,但他这些所学之博,所练之精,身法、掌法样样精通,鹤笔翁的连续进攻之招皆被范遥躲过。这时鹿杖客从厅外赶入,一柄鹿杖趁虚直取范遥后背。范遥反应灵敏,感到后背有到气流而来,杖到之时,一跃而起,鹿杖直击鹤笔翁,鹤笔翁慌忙用长鹤笔档回给鹿杖客,前后就在一瞬之间。

阳夫人缘何单独为范遥提亲黛绮丝,知道这回事就不觉得奇怪了

局面顷刻变成鹤笔翁与鹿杖客以二敌一,阳顶天有意考验范遥功力,任他一人对敌,其实也是对范遥胸有成竹。范遥孤身御敌,毫无胆怯之意,“玄冥门”的二人虽然年纪各自大了范遥几岁,但他们此时的内力却在范遥之下,范遥聪明才智也在两人之上,而鹤笔翁的笔法力道雄浑,却愚钝不懂变通,谈不上精妙。范遥开始与之过招时,游离躲闪不与他接招,就是为了寻找他的破绽,此时虽然鹿杖客加入战阵,但他已经看出鹤笔翁的破绽。这鹤笔翁的招数套路固定,笔法从第一招到最后一招,都是遵循前后使出,并不会因敌而变。范遥看他前后使了三遍之后,就发现了这个破绽,因而鹤笔翁下一招的招式是什么,范遥全都了然于心。

范遥借与鹿杖客的对招,故意露出破绽,待得鹿杖客来攻,却被他躲闪而过,将鹿杖的进攻引向鹤笔翁。鹤笔翁招数固定,范遥已是算好时间和步法,在他快速躲闪的时候,鹤笔翁正好攻来,却被鹿杖客的鹿杖一杖击中胸口,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范遥这招借力堪称完美。若不是鹿杖客反应灵敏,及时收力,以他的力道,鹤笔翁肯定就没命了。

阳夫人缘何单独为范遥提亲黛绮丝,知道这回事就不觉得奇怪了

鹿杖客看到鹤笔翁受伤,知道此时的他并非范遥的对手,再加上还有个阳顶天在此,于是抢起地上的师弟鹤笔翁,逃离而去。范遥要追,被阳顶天叫住。“玄冥门”二人逃离后,隐身起来,潜心修炼“玄冥神掌”,二十几年后,“玄冥神掌”功成,自称“玄冥二老”,为了找张三丰报仇,依旧投靠朝廷,但却跟潜伏多年假扮成苦头陀的范遥同处于汝阳王府,并在张三丰百岁生日之时,以“玄冥神掌”重创了张无忌,这就是后话了。

范遥杀退“玄冥门”二人,可谓是为“混元门”出了一口恶气,也使得明教声名大增,着实是为明教立下大功。虚灵子的女儿有感阳顶天及时救难,阳顶天威武霸气,手下人才辈出,对阳顶天徒生敬仰爱慕。阳顶天看到她端庄大气,心想多年孤身一人,也不计较年龄大她二十有六,回光明顶之后,就娶了她,让她成了教主夫人。

阳夫人缘何单独为范遥提亲黛绮丝,知道这回事就不觉得奇怪了

同时将杨逍和范遥一起封为“光明左右使”,排位尚在后来的四大护教法王之上,号称“逍遥二仙”。范遥与杨逍少年英雄,风光无限。而成为教主夫人的阳夫人,自此对范遥特别关照,后来看他有意于黛绮丝,亲自做媒,为他向黛绮丝牵红线,其中就有这层关系。只是黛绮丝总教任务在身,拒绝了这番婚事,却又牵起了另一场风波,这亦是后话。

阳顶天此时春风得意,却不知娶下“混元门”成昆的师妹为妻将会带来明教破裂的祸根。听闻师门大难的成昆,带着在中原收下的弟子谢逊赶回西域,却发现早已物是人非,师傅已死,爱慕多年的小师妹已将成他人之妻。他心想抢回师妹,带着谢逊赶上光明顶,正好碰上了阳顶天和她师妹的喜酒,光明顶大摆筵席,已是为时已晚。他的徒弟谢逊却在此时认识了阳顶天,被他的豪气所折服,更在阳顶天抗元大业的感染下,加入明教,成为后来的金毛狮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