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雞蛋者,母雞所產之卵也。其外有硬殼裹之,內含氣室、卵白及卵黃也。雞蛋雖重不足100克,體積不過50立方厘米,然營養豐富,膽固醇及蛋白質含量頗高。其蛋白質中氨基酸比例尤為均衡,誠易為人體所吸收也。雞蛋之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可蒸、可煮、可炸、可炒。或以茶葉煮之,芳香四溢也;或以調料及肉汁滷之,獨具醇美也;又或以石灰及純鹼和之,回味無窮也。

蛋疼看點1

鮮雞蛋到底能不能清洗

剛買的雞蛋,尤其是土雞蛋,殼表面有一些灰甚至類似糞便的東西,這種情況下要不要先用水洗乾淨再保存呢?

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蛋殼的表面有一層膠狀的薄膜。這層薄膜由85%的蛋白質以及少量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礦物質構成。而雞蛋殼是有碳酸鈣組成的,上面具有幾千上萬個細小的孔穴。雞蛋從母雞體內出來,這層薄膜均勻地覆蓋在蛋殼表面,把那些空穴“封閉”了。這樣,外面的細菌就難以進入雞蛋內部;而在雞蛋內部的水也不會散失,從而保持雞蛋的初始狀態。

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雖然組成那層膜的蛋白質主要是不溶性的,如果對雞蛋進行清洗,同樣會對它造成破壞。蛋殼完好的雞蛋在水中浸泡1到3分鐘,就有微生物可以穿透蛋殼。這也是為什麼不打破雞蛋,就可以讓鹽進入雞蛋成為鹹蛋,讓鹼進入雞蛋成為皮蛋的原因。那層膜被破壞之後,外面的細菌就會穿透蛋殼進入內部。

另一方面,蛋殼內部是蛋白部分,蛋白部分雖然看起來很粘稠,其實含水量高達87%左右。那層膜被破壞之後,蛋殼就成了一個通透性很好的“架子”,水分很容易散失——蛋白失水導致濃度增加,蛋白膠的會急劇增加,打開之後甚至讓人懷疑是“假雞蛋”。

因為清洗可能破壞掉這層膜,從而導致雞蛋易被外界的細菌感染,或者失水導致品質下降,以歐盟為代表的國家反對清洗雞蛋。

然而,雞蛋很容易染上細菌,尤其是沙門氏菌。它有兩種途徑進入雞蛋:一是通過感染母雞,把沙門氏菌“傳進”雞蛋或者“沾染”在蛋殼上;二是在雞窩中沾染到雞蛋表面。因此,雞蛋一生下來,表面就可能帶著沙門氏菌。

為了防止除去沙門氏菌,美國、澳大利鹽和日本等國建議對雞蛋進行清洗,直接去除蛋殼上的沙門氏菌等微生物,這也就打開了細菌進入雞蛋的通道。美國農業部甚至有雞蛋清洗的操作指南,雖然環境中可能有其他細菌進入,但危險性不如沙門氏菌大。從安全的角度說,這也就比不清洗要好。

目前,中國市場上的雞蛋還是建議不要清洗,如果買回來的雞蛋不乾淨的話,可以放入塑料袋或者盒中存放,在食用之前再把表面的汙垢沖洗掉。

但是,在不久的來,中國是採取歐洲的“不許洗”政策,還是美澳日的“必須洗”政策還是未知數。

蛋疼看點2

紅皮、白皮、綠皮雞蛋營養有區別?

市場上的雞蛋五顏六色,白色、紅色、粉色、褐色、青色、綠色、灰色,有不少人認為綠皮雞蛋好,營養價值高,那到底是不是呢?

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在雞蛋的形成過程中,影響蛋殼顏色的色素主要是原卟啉,又稱卵卟啉,它由母雞的蛋殼腺合成,合成原卟啉能力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所以雞蛋蛋殼顏色的差別主要受遺傳因素的影響。

那市場上的雞蛋顏色為什麼如此繁多?都跟雞的品種有關嗎?一般來講,同一只母雞生出的雞蛋顏色是比較固定的,但是因為不同母雞合成原卟啉的遺傳能力有所差異,同一品種的母雞生出的雞蛋顏色也會有一定的差別。如果飼養的雞由多個遺傳品系雜交,那麼雞蛋的顏色差別也會更加明顯。

此外,雞蛋的顏色還跟雞齡、飼料中的成分、疾病和營養等有關。

如(1)雞蛋的重量會隨著母雞年齡的增加而增加,但殼上膜色素的分泌量是固定的,並不因年齡的變化而改變。因此,當母雞隨著年齡增長而蛋的重量不斷增大時,有限的色素就會分佈到表面積擴大的蛋殼上,導致蛋殼顏色變淺;

(2)飼料中缺乏鈣,就容易產軟殼蛋;鈣添加過多,又會使蛋殼的顏色變淡。飼料中磷過多,破蛋率會增多,磷過少,則產蛋率下降。天然食物或商品飼料中獲得的色素,並不能被沉積到蛋殼中,如果在雞飼料裡添加核黃素和β-胡蘿蔔素,蛋黃的顏色會變深,蛋殼卻未必;

(3)如果母雞生病了,或者因為飼養方式的不同(比如放養、圈養),提供的雞飼料不同,也可能會導致蛋殼的顏色有所區別。一些引起誘發免疫應激反應的疾病,如傳染性支氣管炎、非典型新城疫和產蛋綜合症等,會導致蛋殼腺萎縮,從而影響蛋殼的色澤。

那市場上被廣受追捧的綠皮蛋到底是否物有所值呢?

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有所謂的專家稱綠殼雞蛋與普通雞蛋相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豐富物質,雞蛋蛋黃較大且顏色為橘黃色,蛋清較稠,而蛋白不僅細嫩且十分濃厚,極易被人們的身體所消化和吸收,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碘、硒、鋅、氨基酸等,含量遠遠超過普通雞蛋中所含的比例,而且富含有大量維生素A、B、E以及卵磷脂,營養價值極高。

By-某專家

但是也有檢測數據表明,紅皮雞蛋、白皮雞蛋和綠皮雞蛋在營養成分方面各有千秋,不分仲伯,因此雞蛋顏色與其營養價值並沒有直接關係。

而且,我們需求的營養基本都來自於蛋白與蛋黃,因此,在選購雞蛋時,還是以新鮮為主。

蛋疼看點3

雞蛋到底能否和豆漿一起吃?

有一種說法肯定困惑你多年——雞蛋與豆漿不能同吃。有道理嗎?

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認為雞蛋與豆漿不能同吃的主要依據是: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夠抑制蛋白質的消化,而雞蛋中含量很大比例的蛋白質,兩者同吃,豆漿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會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

然而,製作豆漿的原料,大豆中確實含有一種酶,即胰蛋白酶,可以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不僅會造成營養成分的丟失,還會降低人體對兩者營養的吸收率,甚至引起腹瀉。

但是豆漿只要煮熟了,就可以破壞蛋白酶抑制物的活性,失活後的酶也就不會影響到豆漿和雞蛋裡的蛋白質吸收。

所以,兩者如果都是熟的話可以一起吃,不會損失營養。

蛋疼看點4

雞蛋和糖一起煮著吃真的好嗎?

老家會有一種關於雞蛋的做法,即將雞蛋跟糖一起煮,做成紅棗雞蛋糖水,深受老一輩人的追捧。

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然而,把雞蛋與糖放在一起煮,二者之間會因高溫作用生成一種叫糖基賴氨酸的物質,破壞雞蛋中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成分。且糖基賴氨酸有一定的凝血作用,進入人體後會造成相應危害。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應當待雞蛋放涼冷後再添加糖分較佳。

蛋疼看點5

雞蛋有血點和肉點,還可以吃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蛋黃或者蛋清中帶著血點和肉點的雞蛋,這種雞蛋可以吃嗎?

關於你想知道的雞蛋

其實,血點的產生源於卵黃形成時母雞的毛細血管破裂,在母雞產蛋初期比較容易出現。現代化的養雞場可以通過光照把他們挑選出來,不過難免漏網之魚。事實上,這些血點只是影響視覺體驗,並不存在安全問題,也不影響營養,如果遇到了,把它們去掉就可以了。

而且,我們可以從血點的形狀判斷雞蛋的新鮮度。如果血點集中、輪廓分明,說明雞蛋很新鮮。如果血點擴散成了比較大的面積,說明雞蛋放得比較久了。

蛋疼看點6

幾個關於雞蛋的常見誤區?

01

不要和容易揮發的食材放到一起

不要密封存放

02

這幾種雞蛋千萬不要吃:裂紋蛋、貼黃蛋、死胎蛋、散黃蛋、發黴蛋、臭雞蛋。

03

炒雞蛋時,忌放味精,炒雞蛋時如果放入味精,會影響雞蛋中谷氨酸鈉的合成,破壞雞蛋本身的鮮味。

04

不要空腹吃雞蛋,空腹吃雞蛋,蛋白質將"被迫"轉化為熱能消耗掉,起不到營養滋補作用。此外,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蛋白質過量積聚在一起,蛋白質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尿素、氨類等有害物質,不利於身體健康。

05

少吃煎雞蛋和茶葉蛋等,反覆的煎煮已經破壞雞蛋的營養。另一方面,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功能。

06

不要吃生雞蛋、未熟的雞蛋和煮的太老的雞蛋。

07

剛吃完雞蛋不要吃柿子、不要喝茶、不要吃消炎藥。

08

吃雞蛋的方法排行榜,從蛋白質的吸收和消化率來看,帶殼水煮蛋>煎荷包蛋>炒雞蛋>蒸雞蛋>其他

內容/食品質量安全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