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撤軍令,士兵耳背誤傳「進攻」最後卻取得勝利

中國古代戰事不少,所以中國自古便有兵法這樣的學問,在戰場上出奇制勝的奇聞更是數不勝數。這次要說的便是誤打誤撞的妙計成就了一人之榮耀。

一道撤軍令,士兵耳背誤傳“進攻”最後卻取得勝利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時期社會根基不穩,四處戰亂,這個時期便是五胡十六國。在中國古代,可以說是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在五胡十六國時期,中原地區卻被割據為大大小小許多國家,其中數得上得實力較強的國家有約十六個,所以稱為五代十六國。

一道撤軍令,士兵耳背誤傳“進攻”最後卻取得勝利

亂世出梟雄,當時有很多野心勃勃的人都謀劃著起兵吞併,來建立自己的國家,在中原地區獲得一席之地,桓溫便是這樣的一個人。桓溫字元子,是譙國龍亢人,祖上是東漢的儒士桓榮,很有名望。

一道撤軍令,士兵耳背誤傳“進攻”最後卻取得勝利

桓溫是當時的駙馬,是個城府極深的人,想得很多,且善於隱藏,在此形勢下,桓溫決定為自己謀一條建功立業的道路,他想在此契機下,若能吞併一些小國來壯大自己的勢力,這對自己日後建功立業是極有利的。思來想去,桓溫想到了當時的成漢,也就是蜀地。成漢是當時的弱國,皇帝庸懦無能,兵糧皆不足以與桓溫手下的兵將抗衡。

一道撤軍令,士兵耳背誤傳“進攻”最後卻取得勝利

此次行動桓溫並未告知皇帝,但是皇帝坐擁天下,桓溫不說,自然有人會說,但是皇帝卻沒有阻止。對於桓溫的野心,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的,皇帝覺得雖然成漢實力不強,但畢竟是個國家,桓溫的軍隊未必有明顯的優勢,在同大臣商量過後,皇帝選擇對桓溫的出兵視而不見,決定觀察形勢,若桓溫軍隊和成漢兩敗俱傷,則自己恰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一道撤軍令,士兵耳背誤傳“進攻”最後卻取得勝利

桓溫帶兵攻伐成漢,成漢軍民面對滅國之災自然是奮力抗爭,所以桓溫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反而傷亡慘重。桓溫的軍隊征戰多年,訓練有素,所以並沒有一擊而破。但是畢竟雙全難敵四手,成漢的皇帝緊急調兵,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架勢。眼看桓溫的軍隊已經顯出疲態,桓溫思量下,決定撤兵。

一道撤軍令,士兵耳背誤傳“進攻”最後卻取得勝利

一次錯傳,誤打誤撞,獲得了兵勝,成就了桓溫的輝煌,但這其中的道理卻發人深思,在對戰中,不可漲敵人士氣,滅自己威風,良好的心態很重要,只有沉穩應對,情緒高漲,才能使每一次對決有更大的勝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