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撤军令,士兵耳背误传“进攻”最后却取得胜利

中国古代战事不少,所以中国自古便有兵法这样的学问,在战场上出奇制胜的奇闻更是数不胜数。这次要说的便是误打误撞的妙计成就了一人之荣耀。

一道撤军令,士兵耳背误传“进攻”最后却取得胜利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社会根基不稳,四处战乱,这个时期便是五胡十六国。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是得中原者得天下,但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却被割据为大大小小许多国家,其中数得上得实力较强的国家有约十六个,所以称为五代十六国。

一道撤军令,士兵耳背误传“进攻”最后却取得胜利

乱世出枭雄,当时有很多野心勃勃的人都谋划着起兵吞并,来建立自己的国家,在中原地区获得一席之地,桓温便是这样的一个人。桓温字元子,是谯国龙亢人,祖上是东汉的儒士桓荣,很有名望。

一道撤军令,士兵耳背误传“进攻”最后却取得胜利

桓温是当时的驸马,是个城府极深的人,想得很多,且善于隐藏,在此形势下,桓温决定为自己谋一条建功立业的道路,他想在此契机下,若能吞并一些小国来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对自己日后建功立业是极有利的。思来想去,桓温想到了当时的成汉,也就是蜀地。成汉是当时的弱国,皇帝庸懦无能,兵粮皆不足以与桓温手下的兵将抗衡。

一道撤军令,士兵耳背误传“进攻”最后却取得胜利

此次行动桓温并未告知皇帝,但是皇帝坐拥天下,桓温不说,自然有人会说,但是皇帝却没有阻止。对于桓温的野心,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的,皇帝觉得虽然成汉实力不强,但毕竟是个国家,桓温的军队未必有明显的优势,在同大臣商量过后,皇帝选择对桓温的出兵视而不见,决定观察形势,若桓温军队和成汉两败俱伤,则自己恰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一道撤军令,士兵耳背误传“进攻”最后却取得胜利

桓温带兵攻伐成汉,成汉军民面对灭国之灾自然是奋力抗争,所以桓温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伤亡惨重。桓温的军队征战多年,训练有素,所以并没有一击而破。但是毕竟双全难敌四手,成汉的皇帝紧急调兵,做好了鱼死网破的架势。眼看桓温的军队已经显出疲态,桓温思量下,决定撤兵。

一道撤军令,士兵耳背误传“进攻”最后却取得胜利

一次错传,误打误撞,获得了兵胜,成就了桓温的辉煌,但这其中的道理却发人深思,在对战中,不可涨敌人士气,灭自己威风,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只有沉稳应对,情绪高涨,才能使每一次对决有更大的胜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