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那麼多年不上朝,朝堂有沒有出現權臣?

毅宸玦


因為明朝的政治設置,使得很難再出現什麼權臣。

在朱元璋的時候,就徹底把宰相制度給廢了。宰相是權臣產生的溫床,因為宰相是可以開府的。所謂開府就是可以設置自己的衙署,自己招聘員工,有自己的一套班子,下面的一群人向宰相負責。同樣,歷史上還有一個職位是容易產生權臣的,就是大將軍。大將軍同樣也是擁有組建班子的權力。朱元璋把宰相廢掉之後,就再沒有人擁有開府的權利,所有的員工都是皇帝的員工,他們歸屬六部,六部又直接由皇帝領導。

這樣一來,明朝的皇權大大的集中。

當然,這樣幹,皇帝也很累,所以明朝後面又設立了內閣,但內閣其實是一個顧問機構,它的權利跟宰相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而且內閣成員很多,很少有人能夠掌控住內閣,相反,內閣成員相互之間的鬥爭還比較常見,內閣人員相互制約,當然也不容易產生權臣。

除此之外,明朝還有很多相互制約的東西,比如重用太監,設立了司禮監,這是皇帝的秘書集團,負責幫助皇帝蓋章子。皇帝不上朝,同樣可以通過司禮監來辦事。所以萬曆皇帝不上朝,並不影響他的工作。

太監團隊倒是比文官團隊更容易出權臣,像魏忠賢等人,但他們頂多是皇帝的代言人,皇帝要收拾他們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為一不掌兵,二不掌握人事權,頂多有點刑事權,所以也不構成對皇權的挑戰。

外有內閣六部,內有司禮監,這是明朝的權力平衡制度,任何人要想成為權臣,就必須同時掌控這兩大部分,事實上這兩大部分因為背景的原因,常常是形同水火,不掐架就已經是燒高香了,怎麼能夠指望他們合作?

那明朝唯一稱得上權臣的是張居正,他能夠成為權臣,一他是內閣首輔,二:司禮監的馮保竟然跟他達成了利益共同體,第三還是因為皇帝,也就是萬曆年幼,沒辦法親政。可就像張居正這樣打通內外任督二脈的,也是說清算就清算了。

可見,想在明朝當一個權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另外,明朝還有錦衣衛、東廠、西廠,天天盯著,保住官位不倒,死後不清算,就已經是老朱保佑了。


腦洞歷史觀


有人說,萬曆皇帝真的很奇葩,三十年不上朝,卻沒有被架空,而是將朝廷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事實上,皇帝的確不上朝,但是並沒有荒廢政事,而是在幕後操控,只是沒有天天與大臣見面而已。至於為什麼沒有被架空,與下面幾個原因有關係。

1、 皇帝不上朝,減少了大臣們因為意見相左而發生的矛盾。在明朝的朝堂上,經常有皇帝與大臣的意見看法不同而發生的爭吵。萬曆皇帝不上朝,可以避免與大臣發生衝突,直接按照自己的想法發佈命令,多省心。即便大臣們有意見也看不到皇帝,只能乖乖聽從。

2、 皇帝遲遲沒有立太子。其實萬曆皇帝也有自己的苦衷,遲遲沒有立太子。假如天天去上朝,肯定會天天被大臣們煩。作為皇帝不立太子,肯定會令大臣們不滿意。即使他們有了想造反的意圖,也找不到正頭香主。比如唐玄宗時期,安史之亂後,很多大臣擁立太子為皇帝,不需要唐玄宗了。再比如康熙皇帝兩次廢除太子,也就沒有在立太子。是因為他擔心太子與大臣勾結,做對不起自己的時期。

3、 萬曆皇帝手裡有軍隊,這是大臣們不敢有異心的根本。不管大臣有什麼想法,一個人構不成威脅。

4、 萬曆皇帝很有威望。在前十年中,勵精圖治,查處貪汙犯罪,加快了經濟的發展。這令他的形象越來越高達,得到民眾的支持。通過兩次大動作,搞垮了三大有權勢的人。這令他的威望越來越高,再沒有人與他對抗。

5、 萬曆皇帝對付群臣的手段很厲害。他不允許有任何人做大,後宮都是民間來的,基本沒有什麼根基。另外,設置內閣,幫助皇帝跑腿辦事兒,沒有很大的實權。又設立了鐵牌,要求宦官不能幹政,伺候好皇帝和各位妃子就好,不要有事兒沒事兒談談正事。

除此之外,萬曆皇帝還設立了廠位制度,對百官進行監督。即使皇帝不上朝,也可以很好的瞭解百官的動態。這些管理官員的制度,都是從朱元璋那裡學到的,並且進行完善,使得整個朝廷都被皇帝牢牢把握在手裡。

但是官員之間不夠團結,你爭我搶,導致明朝沒有打得過農民起義,敗給了清軍。


大俠暴走歷史


其實不用等到萬曆的時候,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不太可能出現權臣篡位了。

雖然唐朝出現了各種問題,包括藩鎮、女禍、宦官等等,尤其是武則天稱帝和安史之亂。但需要注意的是,安史之亂只是造反,而不是權臣篡位。真正篡位的就是武則天一個人,而武則天之所以能篡位,是因為她一度代行皇權,只不過是從幕後走到臺前了而已,並不是權臣篡位。

所謂權臣篡位是什麼概念呢?比如說西漢晚期的王莽,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之於曹魏,晉朝就更多了,尤其是桓溫,最後真正篡取了東晉皇權的劉裕,這些都是權臣。而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本身只是外臣,是外朝官,但卻能夠將皇權控制於自己的掌握之中,最後實現皇權轉移。

但從唐朝開始,這種情況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了。比如安史之亂前的安祿山,雖然權力很大,但是他只能算是強藩,並不算權臣。李林甫、楊國忠在朝廷也可以算是一手遮天,但要說他們能夠控制皇帝,那還差得很遠,更不可能篡位。實際上,李林甫和楊國忠的權力都是唐玄宗給他們的,只是唐玄宗玩政治平衡的棋子而已。

當然,唐朝最後也被權臣朱溫所滅,但這時候的唐朝早已不復當年。和中前期相比,這時候唐朝的政治制度已經基本上被打亂了,就是安史之亂後形成的中央與藩鎮的平衡局面,也因為黃巢起義而被打破了,朝廷所能真正掌控的區域已經所剩無幾,皇帝受到近在肘腋的強勢藩鎮的威脅,不得不主動請求更遠一些的藩鎮朱溫來救駕,而到了朱溫的地盤之後,皇帝就已經成了傀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先看看成為權臣需要具備什麼條件。這就是,第一,能夠掌握朝廷的所有權力,讓皇帝變成可有可無的傀儡;第二,皇帝已經沒有可以依靠的反抗權臣逼迫的實力,尤其是軍隊,而且主要是宮廷禁衛軍;第三,要掌握足夠數量忠於自己的軍隊,以保證對其它反對勢力的威懾和鎮壓能力。

而最後一個具備這種權力的權臣,實際上就是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楊堅是以輔政大臣的身份逐步掌控了北周的政治、財政和軍事權力的,並最後完成了皇權轉移。但在隋朝建立之後,就已經開始特別注重防範出現這種權臣,將權力分散開來,尤其是注重行政和軍事分權,這也就是唐朝為什麼實行群相制的原因,就是為了避免權力過分集中於某個特定大臣手中,保證每個權力都能夠受到其它權力的牽制和平衡。

到宋朝以後,這種行政、財政、人事和軍事權力的分割在制度上也成熟起來,文官政治已經非常成熟和發達,但即便是負責軍事的樞密院,如果沒有皇帝的詔令,也是無法調動軍隊的。軍隊、將領、軍令都分屬不同的系統,權力高度分散,只有皇帝能夠把這些權力集中起來運用,其他任何人都做不到。

明朝又進一步在政治制度上進行了調整,廢除了宰相,而採用名義上只是皇帝的秘書班子的內閣制,在內廷又利用太監掌握下的東廠、西廠、錦衣衛這些機構來牽制外朝官,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將權力分散開來,避免過分集中於個別機構部門和職位,而唯一能夠合法得將這些權力集中起來的,也就只有凌駕於這些部門和職位之上的皇帝了。

所以,明朝雖然出現過張居正這種一度權侔人主的權臣,但他的權力是建立在皇帝年幼,而皇帝的母親李太后又比較支持張居正,當時執掌內廷的大太監馮保也支持張居正的基礎上的。如果沒有李太后和馮保的支持,張居正是不可能進行那些改革的,因為他個人完全沒有這個權限去觸動這些制度。

這也就是為什麼嘉靖、萬曆都不怎麼上朝,但卻始終能夠掌控朝廷的原因。因為他們這是不上朝,但並不代表他們不理政,對重大人事任命、軍事行動等重要權力,他們從來沒有放手過,始終緊抓不放。這也就是為什麼嚴嵩權傾內外,百官大臣爭相攀附的情況下,嘉靖打倒他卻並沒有廢太大力氣的原因。還有權勢熏天的魏忠賢,崇禎皇帝推倒他,也只是一句話的事而已。


蕭武


萬曆十年朱翊鈞親政,己經病故的首輔張居正受到清算,生前所有的官職榮譽都被剝奪,差一點被開棺鞭屍,家中財產也沒收充公。

由於萬曆皇帝己經成年親政了,此後萬曆朝的首輔申時行、朱賡、葉向高等人再也沒有了張居正當年的權勢,當然不會再出現能獨攬朝政的權臣。

從嘉靖朝的夏言、嚴嵩、徐階到高拱、張居正,這幾任明朝首輔權勢極大,如同宰相一般,幾乎一手遮天,六部九卿如同家奴一般恭順,據說這幾位首輔當權時,六部尚書之首的吏部尚書,上朝下朝時在宮中遇見首輔,立刻低眉順眼的躬身侍立一旁,讓首輔大人先走。

張居正以後的明朝首輔們,再也沒有了這樣的權勢待遇,六部尚書們根本不害怕首輔,碰見首輔了理都不理,昂首挺胸爭道而行。


流賊聞之心膽搖


誰滅的明朝,是滿清嗎?不是,是李自成,是被逼反的老百姓。別給明朝臉上貼金了,明朝的貪官汙吏敲骨吸髓,老百姓根本沒法活


華夏之福者


萬曆年初期,由於有張居正改革,國家還是有起色,官員的各項考核使他們不得不勤勉,那時做官比做民累。同時,明朝體制,內閣對皇帝制約極大,萬曆中後期由於太子問題長期與內閣產生分歧互相掣肘,太子讀書都成為爭執重心,以至於太子長期處於失學和驚恐之中。為日後的泰昌帝的死(紅丸案)埋下伏筆。萬曆雖幾十年不朝但皇權和內閣間的奪權從來沒停止,是一種無形鬥爭,而內閣中的派系之爭又此起彼伏,後來東林黨行成,逐漸成為一股影響國家政治的輿論舞臺。而當皇權與內閣權利爭奪朝向均衡的時候,萬曆用宦官集團形成了對內閣的有效壓制,所以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死太監形象,其實是帝王制衡術的體現。從萬曆的鬥爭藝術來看,權衡一直是在幕後進行,這也是幾十年不上朝但仍能掌握朝局的高明所在。但萬曆的做法只是個制衡家,卻不是政治家,他透支的大明王朝。最終明帝國沒能在此後的幾十年裡捱過去。萬曆應該對此負主要責任。


晴信4


唐朝之後基本就沒有權臣了,宋朝以後武將造反就幾乎不可能了。清朝勉強能算得上權臣,也就多爾袞和袁世凱,但跟其他朝代的權臣比起來,那是渣渣。

中國古代權臣,主要集中在漢朝到唐朝,再之前還有春秋時期,或者說戰國以前。其他朝代沒什麼權臣。

權臣的出現是貴族政治導致的,把貴族消滅了,自然就不會出現權臣了。

這種貴族不是後世的那種皇親國戚的貴族,也不是開國功臣後代的這種貴族。

而是宋朝以前的那種門閥士族,像袁紹、楊修的這種四世三公的貴族,像崔盧李鄭王謝這種。


南朝四百八十寺


中國,每一朝天子都會吸取前朝的失敗經驗來制定制度與國策。所以中國經常是後朝給前朝修史,修得認認真真,那是因為要修給皇帝看的。皇帝也不僅僅只是看看,所以中國自古重修史,而且主體還是由官方來主修,所以中國古代有專門修史的史官,是由國家出錢養的。

秦吸取了周的封建制易使諸候自主攻伐,天下分崩,所以秦無裂土封王,高度集權於皇帝一身。

漢吸取秦無自家人封地互為倚仗,萬一中央有事,無人會來救(趙佗帶著五十萬秦軍關起門來當南越王去了),所以改為非劉姓者非大軍功不可為王。想著都是自家人,總是可以一心守著自家天下。

隨通過漢晉明白了門閥貴族集團對皇權的封鎖抗衡性和制約固化。他們的最根本利益是家族利益,當與國家與皇家利益衝突時,只會為了家族對抗皇家把控國家,所以隨發明科舉制,而唐將之發揚廣大。於是從唐以後便沒了門閥集團。

所以中國皇朝的制度就經過逐朝遂代的修改,到明朝時已經日趨完善,整個中央政府機構無需皇帝親自作決斷,依照制度規章便可自行運轉,所以才有個萬曆皇帝才可宅在後宮都沒問題。同時因為制度上分權且互督,六部並立,內閣有發出政令的權力卻無執政的權力,而政府之上還有宦官制,無人能集權於一身,使權臣失去滋生溫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