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車的師傅們都願意買什麼車呢?

在選車的問題上小白比較糾結,最後一合計,修車師傅應當是最瞭解車子的,去詢問了老師傅的意見應該不會錯,然而結果卻呈現一邊倒的態勢,那些老師傅的回答竟出奇的統一:“要買就買日本車啊!”那麼日本車真的那麼神嗎?

修車的師傅們都願意買什麼車呢?

在修車師傅的眼裡,能同時滿足不僅省油,而且耐用、毛病少三點的車,就已經是神車中的戰鬥車了,只要這車好修,還要什麼自行車!乍一聽確實覺得挺有道理,買車不就是越省心越好麼?日系車又省油又省心,幹嘛不買?但細想一下,卻會發現這裡面不全是如此。

1、需求不同

日系車雖然以省油耐用著稱,但這並不是一輛車的全部,只能說是需求之一,不同的人對車有不同取向:譬如沉穩的行駛品質、考究的內飾做工和用料和高級的車廂氛圍、靈活的操控性和車身跟隨性、洶湧的大馬力推背感,日系車是無法兼顧這些需求的。

從設計到量產,豐田的成本控制一直都是日系車最為傑出的代表,無論是在內飾做工、行車質感、動力匹配,操控性能,在一般的家用車型上的表現都非常一般,這並不符合所有人的用車需求。

修車的師傅們都願意買什麼車呢?

2、定位不同

每個品牌的每一輛車都有不同的定位,譬如豐田凱美瑞給人的定位就是中年人代步車,而別克君威和福特蒙迪歐的定位明顯是年輕人的專屬。這一代的日系車給我們留下影像最深刻的莫過於:雅閣、天籟、凱美瑞、銳志、老馬六、皇冠,這其中要麼是“皮薄餡大有三脆”,要麼是“技術落後有三舊”。

可見這一代主流日系車的定位明顯是給年紀偏大,要求經濟實用的大叔定做的,身為年輕人的我們如果物色了這樣一臺車,真怕開出去就被問:喲?你開爸的新車出來了呀?

修車的師傅們都願意買什麼車呢?

3、不是日系車就不省油,不耐用?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不該懷疑修車師傅的眼光,人家修了那麼多年的車,怎麼會不知道哪個車好呢?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我們還是以數據說話,請看圖:

修車的師傅們都願意買什麼車呢?

從網上調查的數據來看,當前家用緊湊級車市場裡,本田如日中天的思域其實故障率,與其德系與美系競爭對手的代表車型高爾夫與福克斯相比,反倒是位居第一,而眾所周知這一代的思域是個爆款,外觀既前衛又運動,動力也強,結果隨之而來的也是故障率直線上升,完全顛覆了修車師傅心中的那臺“日本車”的形象。

再來看看油耗:

修車的師傅們都願意買什麼車呢?

以中國現在的道路狀況,三臺車的油耗都算是不錯的成績,其中福克斯處於下風,可按照現在的油價來算,福克斯仍然是每公里5毛錢的這種“滴滴”跑車算法的範疇之內,而思域只能算是中游高爾夫則憑藉極高傳動比的DSG變速箱取得了恐怖的成績。

很多人會說日系車省油,這個說法有點片面,普拉多,陸巡省油嗎?日系省油得看那是什麼車型,用的是什麼發動機。那麼這樣一來,其實在這個時代,日系車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勢。

修車的師傅們都願意買什麼車呢?

再說回修車師傅為什麼會有唯日系的論調

維修師傅們選買汽車,以實用,耐用,性價比高為上。情懷,品味,檔次這些消費不起。一般是有好的二手車不買新的,不多花冤枉錢;不追潮流,選經典老款不要最新車款;各個級別車型選低配不選高配,不求功能性能多強大,只求那個車的身量,能跑,能停,遮風避雨冬暖夏涼。省錢,省力,省心。

修車的師傅們都願意買什麼車呢?

修車師傅修了多年的車,卻不知道現在的汽車行業正在經受怎樣的革命,在他們印象中,德國車的渦輪容易壞,美國車的油耗恐怖堪稱“油老虎”,這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要說現在年青一代的修理工絕對不會唯日系論。

總之,車系有差異,品牌有差異,品牌下屬的各種車型之間有差異,相同的車型不同的車之間也有差異。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而現在的技術發展和各個品牌的汽車換代的速度,等過幾年新能源車普及,修車師傅要麼回去學機電,要麼只能等下崗,所以,老師傅的話並不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