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

《荊軻刺秦王》是秦始皇時期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史記》的上述記載為我們還原了當時的場景,然而這其中關於秦王拔劍這一重要細節讓後人似乎有一個共識:即秦王因為劍長而拔不出劍。可是如果真的是因為劍太長而拔不出來的話,司馬遷應該寫:“拔劍,劍長,時恐急,故不可立拔。”而不是“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那麼司馬遷多費筆墨增加了“操其室”、“劍堅”兩個詞又是什麼意思呢?要理解這兩詞還是要從秦王劍的長度說起。根據秦漢史料可知秦王劍長度為7尺,以漢代一尺為23.1cm左右計算,7尺合161.7cm左右。根據出土的秦國銅劍及秦漢長款鐵劍的文物來看,秦王七尺劍的劍柄應該不會低於總長的1/4,由此可計算出秦王劍劍身長120cm、劍柄長40cm左右。

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專家根據秦王劍的這個尺寸比例進行模擬實驗,得出的結論是需要秦王身高180cm以上、手臂相對較長且單臂向上伸展到極限並在從容不迫的情況下耗費極大的功夫才能勉強把劍拔出來。然而實際上,即使沒有荊軻在旁逼迫,給秦王足夠充裕的時間他同樣拔不出他的劍,因為秦漢之前7尺長劍只流行於社會上層貴族,而他們佩戴長劍的方式是璏式佩劍法。

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璏是用來固定劍鞘的鼻鈕,為了保持劍體的平衡性,璏的位置在鞘口以下約1/3處,而於整劍則恰好位於中部。根據璏式佩劍法,劍鞘口在腰部以上大約40cm處,也就是說即使秦王拔到極限,也還會有近40cm的劍身留在鞘裡,因此這把劍只要佩在身上是無論如何都拔不出來的。那麼秦王為何明知拔不出劍還要去硬拔呢?難道真的是被嚇得本能地去拔劍嗎?

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如果大家這麼想,那真是太低估秦始皇的膽略和智商了。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22歲開始著冠帶劍,此時他33歲,已帶劍11年,對於朝夕佩戴了11年的劍他對於如何拔劍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所以他拔劍的第一反應不是抓劍柄,而是“操其室”,即一手緊緊抓握(操)劍鞘(室),通過解開腰帶與璏的連接而把劍從腰帶取下來,可就在這時出現了意外。

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由於“劍堅”,即劍鞘因璏系在腰間非常牢固,取不下來,秦王又因“時恐急”而無心去解釦,那麼作為一個常人的本能反應他必會使用蠻力抓緊劍鞘強行將劍從腰帶扯下來,當時的璏多為玉製,以秦王剛剛將整截衣袖扯斷的力量將劍從腰帶上強行拽下來並不是沒有可能,奈何秦國的工藝技術太牛逼了,秦王怎麼拽都拽不下來,只得“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

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就在關鍵時刻,秦王得到大臣的提醒“王負劍!”根據這裡專家推測這個璏與腰帶應該是個活釦,可以在腰帶上左右移動,於是秦王將劍移到背後,從背後握劍柄拔出劍這才解了燃眉之急。所以司馬遷原文意思應該是:秦王將要拔劍,因為劍長是無法拔出的,所以他緊握劍鞘欲將劍從腰間取下。可是當時又恐又急,劍鞘因璏系在腰間非常牢固,所以不能立時取下。

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關於秦王拔劍的短短6句話,人們未深究其意而誤解了司馬遷的原意,都認為是秦王因慌張而反覆從身前拔劍不出,低估了秦王的智商。從秦王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被荊軻揪住袖子,他能瞬間向後彈起扯斷衣袖而躲開荊軻的第一擊,然後見取劍不成便直接選擇強拽的方式,意識到實在取不下來後他繞柱奔跑,以使荊軻沒法發出第二擊,甚至最後還躲過了荊軻近在咫尺的飛刀,其危急時刻的判斷力和反應力都非常人所能及,不愧是千古一帝。

荊軻刺秦王,秦王因拔不出劍險些喪命,專家卻說:劍不是用來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