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自媒體大佬咪蒙離婚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作為一個情感類自媒體,咪蒙不免受到一些議論,說她“寫過很多情感雞湯,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在廣告人眼裡,咪蒙作為一個新媒體寫作領域的強者,無論她的情感狀態如何,從她手中產出的許多10W+內容,都讓許多廣告人望塵莫及。

說起咪蒙的爆文,好的標題功不可沒。咪蒙的標題簡短、有力、擅長製造衝突,讓人又愛又恨,甚至創造了一種新的文體“咪蒙體”。無論這種咪蒙體,對於你的工作來說是否有借鑑意義,背後對於受眾心理的洞察,對情緒的煽動,都是值得廣告人學習的。

一、情緒引導

無論是標題或是內容,咪蒙的文字總是自帶豐富的情緒。

1、批判

《月薪8000,在北京只夠租半張床! 》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報應不會!!》

《如果可以有錢,誰TM要感謝貧窮?》

《明人不說暗話,我不爽你!》

2、扎心、喪

《你總是間歇性努力,持續性一事無成!》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做自己是一種奢侈品》

《所有分手都是蓄謀已久》

《成年人:每個週一,輕微想死》

3、訴苦

《戀愛圖鑑:想殺男友的第1977天!》

《我爸花了20年,親手把我送給了渣男!》

《我可能會死在前女友手上》

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4、炫耀

《結婚後,我被別的男人!上!天!》

《那個買了2輛勞斯萊斯的人,是我男朋友!》

《那個人人瞧不起的差生,如今逆風翻盤!》

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5、咆哮

《放!下!你!的!手!機!》

《愣著幹嗎?玩啊!!!》

二、反智、逆向思維、製造矛盾

正常的內容早已沒有吸引力,而反常的標題卻能引起大家的好奇心。所以,咪蒙經常提出一些違背當代人常識的觀點,比如說“《你越討厭我,我笑得越大聲》”;也常常設置一些出乎意料的劇情,如“《婆婆被我逼出家了,老公為我鼓掌》”。

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除此之外,她也擅長在標題中製造一些離奇的矛盾點:

《祝單親媽媽,父親節快樂!》

《那個40歲的老阿姨,是95年的!》

《存了那麼多錢,你活得很累吧》

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當然,會有人指責咪蒙的標題

太過“標題黨”,如此戲劇性的標題和內容並無太大關係。但女王認為,標題的職責就是吸引你的點擊,而是否留下來繼續閱讀,那就是開頭的鍋了。

三、口語化

簡單來說,就是讀起來有味兒,看起來順溜。口語化帶來了生動有趣的親切感,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這種接地氣的語言風格,讓咪蒙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敢愛敢恨的獨立女性。

《喂,第一次做人,我勸你做個壞人!》

《糟了,那個魏瓔珞來禍害職場了!》

《呵,我賺錢,就是為了噁心你!》

《有了媳婦忘了娘?幹得漂亮!!!》

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四、簡單、字數少

簡單也能成為一個秘訣了??更具體些說,就是字數少!實際上,我們總是把標題取得天花亂墜,試圖在一行的標題裡面展現所有的文章亮點。

咪蒙卻說:不能讓讀者在一秒鐘看明白的標題,就不是一個好標題。仔細觀察,咪蒙的標題基本不會超過15個字,她擅長把文章最核心的內容提煉出來,半遮半掩的在標題中展現。

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那兩個愛爭風吃醋的男人》

《禿༾如༾其༾來༾》

《2017年度詞彙:喪》

五、場景感

當你讀一個標題的時候,腦子裡就會浮現出這個故事的畫面 ,這就是標題的場景感。作為視覺動物的我們,只要給我們一點想象的空間,便會引發我們去點擊的好奇心。在咪蒙的標題裡,這種場景感一般是通過對話的形式完成。

《“小哥哥網戀嗎?”“滾”》

《“我該嫁給窮人嗎?”“你該去掙錢!”》

咪蒙:寫了1000篇10萬+,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由此看來,咪蒙的標題對於廣告人來說也有許多學習的意義。

據咪蒙團隊透露,他們每篇推送的標題,都由團隊先寫出100個來,通過篩選再交給1500個讀者投票而出。因此可見,不僅要掌握以上標題套路,大量的寫作和練習,也是一個好文案的必經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