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龙”引领中国战斗机家族迈入“20”时代

“威龙”引领中国战斗机家族迈入“20”时代

空军歼20战机参加夜间对抗训练

歼20飞机总设计师杨伟院士在给2035年歼20的一封信中曾写道:“出生时,你是西南一隅的电光石火,喜悦在这头,质疑在那头。长大后,你是珠海航展的惊鸿一瞥,自豪在这头,振奋在那头。后来啊,你是祖国海天的坚强卫士,担当在这头,威慑在那头。而现在,你是战鹰家族的不老传说,引领在这头,希冀在那头。”

惊鸿一瞥初见君 一声长啸赴九天

每当提起“威龙”歼20飞机,我们总不禁回想起2016年珠海航展上两架歼20飞机编队在航展上空进行空中滚转、小半径转弯、高速垂直爬升等一系列机动动作后绝尘而去的震撼画面。战机呼啸,发动机轰鸣让歼20飞机所带来的感动和振奋人心在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中定格。

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在珠海航展开幕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歼20飞机是适应未来战场需要,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目前,歼20飞机研制正在按计划推进,该机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空军综合作战能力,有助于空军更好地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

歼20飞机肩负着航空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希冀,代表着我国航空工业研发制造能力的最高水平。珠海航展上的惊鸿一瞥无疑拉开了“威龙”出鞘的序幕。

好的制空装备 任何时候都能举足轻重

曾有专业人士评价:歼20飞机是“踹门一脚”“一根针破一张网”的“典型武器”。

作为歼20的总设计师,杨伟对此回应道,歼20无疑是目前中国战斗机谱系中能力最强的一个,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既然有了最强的装备,就会在实战过程中把它用到最关键的地方。“踹门”肯定是关键的一个方面,但仅用“踹门”来说还有一定局限,它还会发挥其他作用。这和批量也有关系,当批量少的时候是一种应用,装备数量多的时候又会是一种应用。“最强的制空装备,什么时候需要它,它就会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歼20的期望,杨伟说,看历史就可以知未来,歼10自2004年装备部队,到现在还在不断发展、推陈出新,战斗力也在不断提升。歼20以后肯定是系列发展,这既符合科学规律,也是国家的需要。

“威龙”出鞘 中国航空工业武器装备迈入“20”时代

2017年7月30日,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歼20飞机以三机编队形式受阅,首次以战斗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标志着中国空军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目标转型迈出了新的步伐。这是自2016年珠海航展首秀后,歼20在世人面前的再次亮相。尽管歼20还未走上真正的战场接受检验,但其形成作战能力和实战化训练的步伐却是越走越快。

2018年2月9日,申进科大校发布消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开始列装空军作战部队,向全面形成作战能力迈出重要一步。5月9日,申进科大校再次发布消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近日首次开展海上方向实战化军事训练。从2月9日证实歼20列装航空兵作战部队,到5月9日发布歼20海上训练消息,短短3个月内,歼20就实现了由陆地上空训练到海洋上空训练的巨大跨越。这意味着,空军作战部队列装歼20之后已经全面开展实战化训练,歼20基础战术战法已经形成,开始与歼10、歼11、歼16和苏-30等战斗机一起组织编队协同实战化训练。

2018年6月16日,中国空军官方微博再次发布了歼20飞机夜航训练的高清大图,并配以“威龙夜航”的文字。此前的5月31日,空军还首次发布了歼20夜间训练的照片。

杨伟曾表示:“在歼20正式列装的今天,第一要大力支持空军尽快形成战斗力;第二要进行系列化发展,不断提高飞机作战能力;第三就是创新驱动,再实行弯道超车。”可以说,中国航空工业在歼20技术创新方面的大胆尝试和成功实践,展现了创新发展的曙光。

针对歼20的未来发展,杨伟表示,歼20研发态势迅猛,后面我们更不会停歇。随着歼20系列飞机的发展壮大,我们也会再开辟新的领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