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台灣中正秋季拍賣精品賞析:浙江省造光緒元寶

2018臺灣中正秋季拍賣精品賞析:浙江省造光緒元寶

規格:重7g 直徑2.83cm

類別:錢幣

清代銀幣、紙鈔、銅幣並行,至嘉慶年間發行新式銀元,而光緒年間鑄行金、銀幣更多。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幣業,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1887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包括廣東錢局在內,英國大工業的介入,使銀幣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2018臺灣中正秋季拍賣精品賞析:浙江省造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當時共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1戶部;2北洋;12湖北;7江南;15河南; 11湖南;14江西;9山東;8廣東;5清江;6浙江;16江蘇;13四川; 10福建;17安徽;3吉林;4奉天;18廣西;19新疆;20黑龍江。

銅元清末銅價劇漲,民間毀錢為銅,以獲數倍之利,市面出現錢荒。廣東因停鑄制錢,市面制錢日乏,小額流通十分不便。為救錢荒,同時受香港銅元及外幣影響,光緒26年6月,兩廣總督德壽與前總督李鴻章奏準廣東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元。故清代機制銅元的鑄造由廣東伊始。繼而福建、江蘇、四川等省相繼仿鑄銅元。

2018臺灣中正秋季拍賣精品賞析:浙江省造光緒元寶

銅元以紅銅96%--97.3%、白鉛0.1%、錫1%以及其他配合,每枚重二錢,當制錢十文。正面中央為"光緒元寶"及滿文"寶廣",外環珠圈,上緣紀地文字為"浙江省造"。下緣紀值文字為"當十";背面中央鑄"飛龍"圖及珠圈,上緣英文紀地"KWANGTUNG",下緣英文紀值"ONECENT"。

此浙江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元,直徑2.83釐米,重約7克。銅質,正面珠圈內“光緒元寶”四字直讀,中心為六瓣空心梅花,珠圈外上為“浙江省造”四字,下為“當十”二字,左右為滿文。錢面九十度錯位,背面珠圈內為火珠水龍。銅製精良,形制規整,包漿醇厚,具有極高的藝術收藏價值。

2018臺灣中正秋季拍賣精品賞析:浙江省造光緒元寶

隨著人們對錢幣收藏的認識,收藏熱已經悄然興起,尤其是藏友們對古錢幣的收藏,更有廣泛的興趣。由於時間的推移和朝代的變遷,使古代錢幣也隨之慢慢流失,逐漸的減少。並且古代錢幣有著不可再生的特性。因此當人們逐漸意識到錢幣收藏的意義和價值時,古錢幣創造出來了神話般的奇蹟,從而給收藏者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那些古幣雖然早已不再作為錢幣在市面上流通,但卻有著非凡的收藏價值,成為了收藏市場的寶物。為此古幣拍賣市場也變得風生水起。一枚枚古幣以驚人的不菲價格成交。

溫馨說明:

1.加強真品、贗品鑑定知識傳播,提醒廣大藏家理性收藏,儘可能遠離贗品、多藏真品!

2.反對對藝術品市場的利益壟斷,反對抹黑民藏,努力推動民藏健康發展!

3.加強文物保護正能量傳播,呼籲全社會重視並切實加強文物保護,留住中華民族的基因血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