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制禮,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開創華夏一統之基業

文/愛斯講歷史(掀開歷史衣裳,還原真實瞬間),​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創作不易,感謝您的關注。

周公名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官職太宰,相當於後世的宰相,是百官之首。

周武王滅商後,過了兩年得了重病,本想把王位傳給周公,周公流著淚不肯接受。

武王去世,繼位的成王年幼,周公當了攝政王,把成王抱在膝蓋上處理政事。

周武王是周文王的次子,周公是文王四子,而三弟管叔認為“兄終弟及”,王位應該是自己的。

周公制禮,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開創華夏一統之基業

管叔一邊散佈謠言說周公會對成王不利,一邊聯絡其餘兄弟,勸誘商紂王之子武庚造反,同時東夷諸國也趁火打劫趁亂反叛。

外憂內患,眼看國家就要四分五裂,周公決定起兵平亂。

歷經兩年,周公終於殺了管叔一黨。但是武庚和商紂王原來的寵臣蜚廉會合,東夷勢力越來越大。

周公繼續東征,數場苦戰,終於降服了東夷之國。

周公制禮,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開創華夏一統之基業

東征的勝利,使得岌岌可危的周王朝轉危為安。為了防止商朝再次叛亂,周公把他們分散到全國各地。

其中很大一部分遷移到了洛邑,因為周國的兩個王都都在西邊,而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周公想要把這裡打造成新的王都,可以更好的控制各方諸侯。

東都洛邑建成,成王長大成人,周公還政於王,成王即位任命周公為太師,天下終於真正的穩定下來。

可是怎麼把這個天長地久延續下去呢?周公窮其半生心血,借鑑歷代制度,畫出了一個極其複雜的藍圖,人們把這個叫做“制禮作樂”。

周公制禮,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開創華夏一統之基業

相傳《周禮》、《儀禮》都是周公所做,而儒家對《儀禮》的解釋,就是大名鼎鼎的《禮記》。

周公用“禮”“樂”闡述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天地的相處。

周公“制禮”,強調上下有別,要求每個人都應該在他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

周公“作樂”,“樂”是為了“和”,也就是親人之間和睦友愛,其樂融融。

正是周公的禮樂制度維繫了周朝的統治,使之綿延了八百餘年。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

周公制禮,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開創華夏一統之基業

人和社會結構之間的矛盾一直都在,尤其是我們中國人,家庭觀念很重,而現代化社會又一直在破壞這個小堡壘,心靈的歸依何在,人會不會成為自己的孤島?

周公努力的苦苦探索,天下有了數百年的安寧。

雖然這個安寧最終禮崩樂壞,而且時代變化越來越快,我們尋找的平衡也越來越難,但是時常對中國傳統禮樂的回溯,也許會是漫漫長夜中讓我們不至於迷失的北極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