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德国军队是如何发展的?现状如何?

见微而知著


现在的德国军队成立于1955年,由当时的西德国防军转化而来。到2017年,德国陆军的兵力只有6万多人。

二战结束后,盟国解散了纳粹国防军。但是,1950年,当西欧国家在考虑建设防御共同体,以对付苏联集团时,认为绝不能少了西德,于是有了建立4支装甲部队、2支机械化部队、25万常规军队的计划。1952年,西德议会批准了这一计划。

1955年,西德军队正式成立,第一任司令是纳粹德国时期的装甲兵上将汉斯·罗蒂格尔。但是直到1959年,计划中的部队建制,才算基本完成。此时的西德士兵,只有10万人,装备的是美式武器,并正式成为北约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为应对苏联战术核武器的发展,西德军队在不久之后又进行了组织再造,使其在进攻与防守时都能很快转换,并特别注重研发和配备最先进的武器。到冷战结束时,西德军队已有8支装甲部队、6支机械化部队、一支空降部队、一支山地部队,兵力约30万。

西德将自己与纳粹国防军坚定地区分,宣布继承的是19世纪后期普鲁士军队的传统。这些部队,分别隶属于北大西洋组织的北方集团军、中央集团军、波罗的海军团和荷兰军,重点防卫的是东边与北边的防线。

1990年东西德合并以后,德国军队38万左右。除了原有的兵种,又成立了特种部队。但是,新世纪以后,德国和欧洲许多国家一样,大规模裁军。到2017年的数据,德国的常规部队人数,不足20万,另有数目不小的预备役部队。


世界真的很大


从冷战边界到和平中心

战后德国本来没有军队,因为战胜国担心德国再武装后又要导致新的战争。没想到,因为东西方冷战的开始,德国正处于冷战的交界线上——苏联有34万军队驻扎在东德,1994年才撤军——所以,一方面北约驻军西德,甚至安置核武器,同时也希望西德再武装。西德从1950年开始筹备,到1955年正式成立联邦军队。

  按照宪法,德国军队只能局限在保卫德国本土,不能出境。战后西德与西边的邻居们关系很好,还发展出欧共体到欧盟,民主国家之间根本不可能发生战争。唯一受到战争威胁的是东侧,所以许多军队部防、战备器械都是考虑抵御苏联进攻,例如定制非常昂贵的直升战斗机,技术上就是摧毁苏联坦克群的进攻。两德统一时,西德有50万军队,东德9万军队中有2万加入西德军队,东德的军备如坦克、战机等,有的被废弃,大致还能用的就卖给它国,例如坦克卖给土耳其,米格29战机卖给波兰,39艘军舰卖给印尼等。在“2+4柏林谈判”中作出决议,两德统一后德国要裁军到37万以下。其实,在欧洲民主的环境下,德国哪用得上37万军队?当年德国是东西方冷战的边界,现在成为东西方和平的中心。所以,德国一直不断地裁军,还可以省下一大笔军费用于经济建设。即便如此裁军,德国2013年国防预算为332,6亿欧元。当然,德国靠国防工业赚的钱也不少。

做聋子不成,被迫参与世界维和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上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专制政体,在那里依旧战事不断。联合国频频调停,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即要求各国、尤其北约国家出兵。德国籍口由于二战的历史原因,德国军队不宜开赴德国以外的地区,以免给人造成侵略它国之嫌。以此德国对世界上的战乱现象装聋作哑,只给予人道援助,或为北约出钱,但不出人。北约国家顾不上二次大战的历史伤痛,认定德国是在逃避国际责任,强烈要求德国也出兵战乱地区。实在无可奈何之下,德国只能出兵科索沃、阿富汗、苏丹、黎巴嫩等国,为此还引发几场反战人士向德国国防部起诉的官司。反战者的理由之一是:当初战后重建德国军队是维护德国的民主与人权,现在德国军队开赴亚洲、非洲,也是为了维护德国的人权?幸好宪法法院网开一面:维护世界和平也是维护德国人权的一个方面。

  现在有6500名德国官兵在这些地区,国防部考虑最多派遣1万官兵出国维和,在道义上响应联合国号召——出国维和成为当今德国军队的唯一功能。迄今为止,德国军队在海外维和中已经死难50位士兵,每次死难士兵归葬德国,德国国防部长都要亲自参加葬礼,国防部长参加的葬礼的次数恐怕要超过参加国防会议的次数。

德国军事工业及其限制

  尽管东西方冷战结束,但地区性冲突依旧存在,国际上军火生意依旧火红。据欧洲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预计,到2031年全世界的航空母舰数量将要翻倍,需要2,8万架大型新式飞机。全世界舰队将从现在的15556艘提高到32550艘。德国看到这一巨大的商机,德国政府正在积极行动,希望能加快发展军工工业,以分得这一国际利益。在以往的10年中,德国军工工业年增长量达到5,4%(国民经济增长只有2,5%),就业人数增长量达到3,1%(整个经济领域只有0,6%),即军工工业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因为德国有史以来就是工业大国,所以有时以来也是军工工业大国,例如中国清朝的大炮几乎都是从德国克虏伯公司进口。只是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限量生产武器,受到欧洲列强的监督,且严禁武器出口。纳粹时期德国军工又迅猛发展,战败后德国成为被占领国,在德国非军事化的政策下被规定不准再生产武器。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叶,因为东西方冷战,西德靠向北约,从而被容许重新武装,德国军工工业再度起飞。上世纪70-80年代,德国掀起反战和平运动,可惜也没有抑制德国的军工生产与出口,相反发展得更快。

  2001年911事件后,德国籍国际“反恐”之际大规模扩大军工工业,相对2000-2004的五年,2005-2009的五年德国军工工业扩张22%。因为军工工业利润高,一些本来同时生产民用和军用产品的企业,出售其民用产品部分以提高军工产品的比例,例如BAE Systems公司就将其空中客车的产生部分出售了。当然,因为技术发展,1990年德国军工工业有29万从业人员,到2002年只剩下8万。据瑞典SIPRI研究所2010年统计,德国现在雄踞全世界第三大军工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与俄国。主要出口地为希腊、南非与土耳其。


青年史学家


德国联邦国防军(德语:Bundeswehr)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统称,由陆军、海军、空军、联合后勤总部(德语Streitkräftebasis)及联合医疗部队(德语: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所组成。现在的德军仍是世界上30个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军事实力在欧盟国家中仅次于法国。2014年德国军费开支为36.6亿欧元约占GDP比重的1.2%。现役部队17.7万人,预备役部队40000人,准军事部队2.465万人,其中联邦边防警察2.41万人、海岸警卫队550人。

全国共有军事基地734处。

冷战结束和德国统一后,德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从原来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线国家”变成了安全系数大为增加的欧洲的中心。由于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约,德国的邻国除了友邻就是盟国,德国已不再面临直接的外来威胁。从内部环境看,德国的统一使其综合国力剧增,人口在欧洲仅次于俄国,经济实力首屈一指。但德国认为,目前国际形势依然动荡不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由于存在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和宗教矛盾及领土纠纷,发生地区性危机和冲突的可能性增加,局部冲突呈上升势头;原苏联地区的动乱以及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仍对德国构成“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核、生、化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远程运载工具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散,对德国的安全利益构成了新的威胁;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各地区爆发局部战争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增无减,使德国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险"。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德国对国防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其谋求目标已开始跨越“国界”,从过去的谋求生存并为最终实现德国统一创造条件,转为着眼于承担未来欧洲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总的看来,德国国防政策主要是为实现世界政治大国的总目标服务。其战略是:
(1)继续依靠北约集体防御,并借助北约东扩维护自身安全。(2)积极推进欧盟一体化进程,并借助在地缘政治和历史渊源上的优势,扩大在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影响,最终实现东西欧融合,建立以欧盟为核心的全欧安全秩序。(3)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跻身世界政治大国行列,力图在维护欧洲和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德国统一后,根据欧洲战略形势的变化,对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从原来主要依赖北约核威慑来对付欧洲的大规模战争,转变为投入常规力量同盟国一起“处理”欧洲的局部危机和对付局部战争,特别是重视通过控制局部性冲突达到确保本国安全和欧洲稳定的目的。其要点是:(1)在军事战略思想方面,从过去主要针对苏联、华约集团的“前沿防御”转为准备以对付各种危机为主的“多方位防御”。(2)在军事部署方面,由过去的“前沿部署体系”改为“均衡兵力部署”。(3)在作战方针上,由过去对付可能在德国本土发生的大规模战争转而应付在欧洲及其边缘地区可能发生的局部冲突。

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用于国防,远低于2014年9月北约峰会确定的2%的目标。实际上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军费开支都无法同美国、俄罗斯相提 并论,但联邦国防军有一些难以解释的特点。英国36%的预算用于支付人员工资,而德国则高达50%。德国用于军队开支的320亿欧元中只有16%花在了购 买和维修装备上。除了组织不足和分配不合理之外,在这个尚未摆脱昔日战争幽灵的国家,人们对入伍仍缺乏热情。德国的人口比邻国法国多出了1400万,军人 却比邻国少4.2万。 与此同时,德国还是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陆军总人数为60,474人
主战坦克:“豹”2型 328辆。
步兵战车:黄鼠狼步兵战车388辆、美洲狮步兵战车144辆 、鼬鼠1/2型空降战车 48辆。
装甲侦察车:Fennek轻型装甲侦察车248辆、BV 206S全地形车379辆 。
装甲输送车:TPZ FUCHS 1100辆、拳击手装甲运兵车272辆 、灰熊多功能运兵车、丁香1/2型防地雷反伏击车 725辆。
牵引火炮:105毫米161门、155毫米192门。
自行火炮:M270多管火箭炮38辆、PZH2000自行榴弹炮99辆坦佩拉120MM自行迫击炮86辆、“猎豹”35MM自行高炮280辆。
反坦克火箭筒:Panzerfaust -3、MATADOR 、古斯塔夫。
反坦克导弹:米兰反坦克导弹、长钉反坦克导弹。
高炮:20毫米1145门。
地空导弹:毒刺导弹。
武装直升机:虎式武装直升机80架。
运输直升机:UH-1直升机115架、NH-90型80架。
联络直升机:t30-105M型95架、“云雀”Ⅱ型40架。
海军2.66万人。编有1个舰队司令部、5个分舰队和1个海军航空兵师。海军部署在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区域。
潜艇:206/206A级12艘、205级2艘。
驱逐舰:“吕特晏斯”级2艘。
护卫舰:“不来梅”级8艘“布兰,登堡”级4艘。
导弹攻击快艇:“信天翁”(143)级10艘、“猎豹”(143A)级10艘、“虎”(148)级8艘。
水雷舰艇:“哈默尔恩”(343)级10艘、“三驾马车”(351)级4艘、“林道”改装(331)级3艘、“弗兰肯塔尔”(332)级12艘、“弗劳恩洛布”394级5艘、无人反水雷艇1艘。
通用机械化登陆艇:5艘。
各级供应补给舰45艘。
海军航空兵 4200人,装备作战飞机67架,其中“狂风”型战斗机50架,“大西洋”型海上侦察反潜机10架;直升机39架,其中“海王”型救援直升机22架,“海山猫”型舰载直升机17架。
德国空军设有战役司令部和中央管理局(都在科隆)。战役司令部编有3个航空师(第1、第2、第4师)。空军战斗力的基础是欧洲(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联合研制的“台风”战斗轰炸机。空军编有10个战斗机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3个空中运输联队、2个通信团、2个雷达指挥团和6个供应团。作战飞机457架。空军重点部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
攻击/战斗机:龙卷风攻击机85架、狂风战斗机200架、台风战斗机180架。
运输机:C-160型45架、A-310型5架,A-400M型6架、图-154型1架。
教练机:T-37B型30架、T-38A型35架。
地空导弹:“霍克”型72部、“罗兰”型89部、“爱国者”型36部。
德国《基本法》规定,联邦总理为战时军队的最高统帅。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联邦安全委员会,成员有联邦总理、联邦国防部长、外交部长、内政部长、经济部长、财政部长和总理府特别任务部长等,由联邦总理任主席。国防部为政府中的一个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国防部长在和平时期是军队的最高首长,根据联邦总理提出的政策方针,负责领导和管理陆、海、空三军,并通过军种监察长对部队实施指挥。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正规军分陆、海、空三个军种。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是全军第一军人和政府的首席军事顾问,主要负责制定国防总体方案、建军规划等工作。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为总监察长的办事机构,总监察长通过武装力量指挥参谋部对全军实施业务领导。陆、海、空军军种监察长是本军种的最高指挥官,负责本军种部队的战备训练和行政管理,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防总体方案。平时,国防部长在军队勤务方面通过军种监察长实施对部队的指挥,在行政和专业事务方面则通过国防部各职能部门和总监察长对部队实施领导。战时,全军指挥权由国防部长移交联邦总理。  
目前德国
驻波黑北约稳定部队2369人,驻格鲁吉亚联合国观察团军事观察员10人,驻伊拉克/科威特联合国观察团14人,驻科索沃北约维和部队5300人。还首次进驻法国。  
在德国国内,还有两个北约国家在其境内驻军,其中英国驻军20600人,美国驻军37580人。美军第7野战集团军(总部位于威斯巴登)编有第2骑兵团(相当于1个“斯瑞克”旅)、第12陆航旅、第7防空团、第18工兵旅、第16保障旅、第18宪兵旅、第66侦察旅、第2和第7通信旅。很显然,主要都是辅助和后勤保障部队,没有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和多管火箭炮。位于德国拉姆施泰因基地的美国空军第3航空队编有第52航空联队(大约50架F-16战斗机)和第86航空联队(C-130、 C-20、C-21A、C-37A运输机)。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德国国防部长拥有德国联邦国防军的最高指挥权,而在战时则由德国总理统领。德国的义务兵役制断断续续地持续了近200年,上一次重启义务兵役制是1957年。自2010年7月1日起,德国人服兵役时间由9个月减至6个月。根据截止2014年的《义务兵役法》规定,所有年满18岁的适龄男子都必须在联邦国防军服役6个月,而不愿服兵役者则必须到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机构参加民事服役。2010年12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提案,将于2011年7月1日起取消义务兵役制。联邦国防军将由全职士兵、兼职士兵和自愿兵役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解除武装,联合国勒令德国不得重建任何武装部队,只能保留小规模的国境防卫队及扫雷艇部队作为防卫之用,德国的国防由四个占领国美国、英国、法国及苏联的部队共同负责。然而朝鲜战争后,随着东西方两边阵营的关系开始紧张,各国对德国的非军事化政策有所改变。1949年德国分裂为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苏联更让东德秘密重新建军,因此美英法三国便开始考虑解除对德国的军事禁令。1950年,西德第一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在莱茵兰-普法尔茨召集前国防军的高级将领商讨创建全新西德军队的事宜,讨论确定了新军队的基本构思。后来,自由民主党出身的前将领哈索·冯·曼陀菲尔提议把新建的军队命名为“联邦国防军”(德语:Bundeswehr),获得德国联邦议院确认。
1955年11月12日,联邦国防军正式建立,该天是普鲁士将领沙恩霍斯特(Gerhard von Scharnhorst)诞辰二百周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的修正案后,1955年西德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6年开始推行全国征兵制,18至45岁的全国男性必须义务服兵役。
冷战期间,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在中欧的防卫主力。当时的联邦国防军拥有四十九万五千人的兵力,以及十七万的非现役的文职人员。陆军三个军团由十三个师所组成,坦克及装甲运兵车亦经过武装;空军大部份的战斗机成为北约联合防空军(NATINAD)的一部份;海军则在北海及波罗的海进行巡逻。
1990年两德统一后,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利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法兰西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四国与西德政府签署《德国最终解决条约》(英语: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德语又称:Zwei-plus-Vier-Vertrag即“二加四条约”),联邦国防军削减三十七万人,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人民军解散,其中大约五万人并入联邦国防军。在这五万人当中,很多都因为役期届满而离开,而国家人民军的军官则继续日常任务。
国防军装备的“豹”2坦克
此外,很多联邦国防军用不着的东德军备都被废弃拆除,或是卖去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及印尼等国,国家人民军拥有的装甲运兵车则悉数售予土耳其。
今天的联邦国防军主要参加一些联合国实行的国际维持和平任务、人道救援任务及北约的军事行动。2000年以后,联邦国防军改制,增加了联合后勤总部(德语:Streitkräftebasis)及联合医疗部队(德语: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以统合三军的后勤支援事务。德国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的一员后,负起了防卫中欧的义务。德国基本法第87条a中规定,联邦国防军的活动只限于防卫以及救援事务。
德国联邦国防军在海外执行和平任务的范围
但是在1990年以后,国际政局起了很大的变化,联邦国防军也因著这个变化改变了行动的范围。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基本法所定的“防卫”不只在于防卫德国国境,也包含防止国际间的纷争及危机等。据此,德国联邦议院同意联邦国防军参与北约的境外活动,联邦国防军开始活跃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如1996年至1999年间的科索沃战争,德国国防军(以空军的形式)自1945年以来第一次加入战斗,参加了北约侵略塞尔维亚的巴尔干战争。亦有参与在柬埔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苏丹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活动及维持和平任务。目前德国有近3000军人在执行14项国际使命,但在柏林同意参与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目标的国际联盟之前,没有一项使命是开展进攻性行动的。

现今的联邦国防军(1955年—)不再跟随德国防卫军(1919年—1935年)和德国国防军(1935年—1945年)的传统。士兵对上级绝对服从的传统是“普鲁士精神”的一部分,但因为二战后订下的“违反人道罪”而被否定。唯有被认为是德国军人荣誉象征的铁十字保留了下来,并成为联邦国防军的标志。

2010年德国普遍义务兵役制取消之后,国防军人员严重短缺。但是,取消征兵制势在必行,不可避免,因为至少三分之二的应征人员以选择替代性兵役的方式逃避现役,而且他们的比例越来越大。现在柏林正在迅速撤出自己在阿富汗的驻军,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北约在利比亚的行动,同时千方百计阻挠对叙利亚内战的任何军事干预。

但是,德国军队的实力却受到质疑,2016年参与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行动的军人多次抱怨装备陈旧,不好用。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也曾遭 遇过自己已经在伊拉克开始正式访问,但德国提供给该国北部库尔德人的武器和教官却因为多达三架飞机出现故障而迟迟未能运到的尴尬。更糟糕的是,德国支持欧 盟打击印度洋海盗的两架直升机因为机械故障无法交货。德国议会国防委员会称,只有56架运输机中的24架,83架直升机中的16架,109架欧洲战斗机中 的42架和109架“旋风”战斗轰炸机中的38架可以正常使用。

德国军队也被极端分子渗透。 2016年,据德国之声援引军事情报机构消息报道称,德联邦军事情报局除了从联邦国防军中挖出了20名伊斯兰极端分子,还将另外60名军人列为怀疑对象正在对其调查。据报道,该情报局透露,从征兵办公室获悉,某些个别申请人在应征时表示对在联邦国防军中服役的兴趣,但只愿意承担数月责任,不愿长时间服役,同时,他们又强烈希望迅速接受使用武器、装备的强化训练,令人怀疑。这些伊斯兰极端主义者申请加入德联邦国防军,旨在为获得军事训练。国防军或正被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渗透和利用,德军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训练被认为对IS恐怖分子颇具吸引力。因此,联邦政府内阁会议2016年8月底决定,作为应对伊斯兰极端分子和其他极端分子的一项措施,联邦军事情报局未来必须严格审查所有入伍申请者。在一份声明中,国防部指出,政府计划对军人法作这一修改是为对改变了的安全局势做出恰当回应,确保联邦国防军不致被潜在的恐怖分子、极端分子和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滥用为其训练场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