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余程万方先觉同为败军之将,蒋介石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余程万和方先觉,两个都是国军的高级将领,两人一个守长沙,一个守衡阳,不幸的是他们都城破战败了,最终余程万孤身出城寻找援兵,而方先觉选择率领残兵向日军投降,但是寻找救兵的最终被送上军事法庭,险遭枪毙,投降的回来之后反而被宣传成英雄,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何余程万方先觉同为败军之将,蒋介石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首先,从个人行为来看,余程万带领五十七师喋血常德,其抗日的贡献是要肯定的。但是蒋介石对他有两点极为不满。

其一是不够沉稳,在日军围城期间曾一日数电乞求援助,虽然在战场上,孤城被围,绝望求援是人之常情,但是一个军事主官如此慌乱实属不该。这也导致日军从截获的电报上了解到守军的心理状态和守备情况,原本日军早要撤退,辎重火炮已经撤过北岸,但在截获电报后又坚定了进攻的决心。

其二是没有与部下死守常德,而是带领少数高级军官出城寻找援军。这里摘录一段蒋介石的演讲:

你看师长为了他个人的生命,不顾他所遗留的几百几千的呻吟待救的部下,我认为这是最不道德的一个军官!须知我们作将领的人,固然要对上官负责,而尤其要对部下负责。现在我们城内还有这许多伤兵,而我们高级将领单独的悄悄的溜了,试问你以后尚有何面目再见你们的部下?人格堕落到这种地步,怎样能再获得部下的信仰?

蒋介石明白,若是对这种弃部下而逃的行为放任自流,之后不会再有人愿意死守孤城,为了杀鸡儆猴,必须拿余程万开刀,因此余程万被送上军事法庭也就是必然了。

为何余程万方先觉同为败军之将,蒋介石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而方先觉不同,第十军以孤军对抗日军四个师团的围攻,坚持达47天之久,军委会战前的命令只须守住衡阳10天至15天,某种意义上来讲,方先觉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衡阳的陷落,不是他的过错。最后在粮弹两缺的情况下,为了保全九千伤兵和十几万百姓的性命不得不向日军投降,这与余程万弃伤兵逃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为了保全他人不顾自身名誉的行为,于军于民,褒奖方先觉,将他宣传成英雄都是必要的。

而从整个战局来看,常德保卫战前期的外围作战是很失败的,从石门之战到慈利之战,中国军队不是损失惨重就是全军覆没,而日军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常德。中国唯一扭转战局的方法就是秉持天炉战法,五十七师死守待援。并且由于常德保卫战的时间是1943年10月到11月,恰逢蒋介石在开罗与罗斯福,丘吉尔会晤,蒋介石希望余程万能打个漂亮仗为接下来的会谈增加些资本,为此蒋介石还亲自打电话给第六战区并由第六战区转令余程万“此次守卫常德,与史太林格勒之保卫战价值相等,实为国家、民族之光荣,务必苦撑到底”。奈何余程万这一弃守,日军趾高气扬地占领常德后,还能全身而退,整个战事失败不说,更是给了英美两国一种“中国不愿出力,希望全靠靠英美帮助”的印象。颜面尽失的蒋介石自然是大发雷霆,着重治余程万的过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何余程万方先觉同为败军之将,蒋介石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再说衡阳保卫战,虽然最终城破,但是给日军造成了三倍的杀伤,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自此之前,日军从未遭过如此坚决的抵抗,如此惨重的损失。因为战后补充的拖延,日军挺进贵州的时间推迟了整整三个月。方先觉以一军之力大大延缓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的步伐进程,同时为美军的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行动吸引了注意力,并最终导致了东条内阁的垮台。除此之外,这样一场保卫战也为在苦苦支撑的中国打入了一针强心剂,让1944年低迷涣散的民心重新高昂起来。最重要的是为中国争得了极高的国际声誉,衡阳保卫战也被称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有如此多的好影响,蒋介石又怎会追究方先觉的投降呢。

为何余程万方先觉同为败军之将,蒋介石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总而言之,余程万和方先觉都为抗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蒋介石的不同态度,都是受当时政治军事时局的影响,而非两人一定有对错之分。

【我是冷月抱寒江,喜欢文章的朋友别忘记右上角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