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制度給教育的傷害有多大?你怎麼看待?

用戶6318234609492


政府實行職稱制度,目的是打破平均主義的大鍋飯,創設激勵機制,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出現“變形”和“扭曲”,確實給教育帶來了傷害。

1.同工不能同酬,削弱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目前實行的是職稱工資制,就是說同樣的工作,低職稱的教師與高職稱的教師都在乾乾。高級教師的工作,中級、初級也都能勝任。一般說來,低職稱的教師工作成績未必比高職稱教師的差,有時,低職稱的教師為了晉升職稱爭取評優,可能成績還會優於職稱高的教師,但是同工卻不能同酬,低職稱的教師薪資遠低於職稱高的教師,久而久之。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惡化了幹群關係和同事情誼,影響了教師之間的協作

由於職稱指標的限制,人人都想晉升高一級職稱,你上我下、我上你下,形成了激烈的競爭,造成同事之間關係不和諧。本來融洽的同事關係,變成了利益對立關係,為了職稱滋生了明爭暗鬥,甚至惡語相向的現象。惡化了的教師之間的關係,嚴重影響了教師之間的協作關係。有些高級職稱指標已滿的學校,具備晉升條件的老師感覺無望,個別人會說出極為傷害感情的話。

3.職稱評定過程中,人為的因素很多,滋生腐敗

我們不能否認,人為因素雖然是隱性的,但是卻是決定性因素,比如評優,安排支教等,還有就是評審權下放到地級市人事主管部門,業務行政部門,本市的人力資源背景的作用就凸顯了出來。事實上,系統內外比較有話語權的人,如領導、領導親友評上的概率就大了許多。評定過程中的腐敗現象,使原本相對“潔淨”的校園滋生了一些不正之風,妨礙了教育的發展。

4.教師精力“傾斜”,弱化了對工作的投入

我們都知道,每個學校各個級別的職稱都是有名額限制的,短時期內晉不上,名額已滿,就意味著可能要等待N年,所以,夠條件的教師都志在必得,所以很多教師,比對著晉升職稱的條件,逐項搞資料,論文、課題、第二課堂、繼續教育、計算機模塊、公開課、說課、微課等等,這些傾注了教師們的大部分精力,而用在教學上的精力就相對減弱了,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

5.長期沒有指標,或者久評不上,冷了教師的工作熱情

指標是教師心中不可言說的痛。指標少,申報的教師多,“僧多粥少”,總有部分教師久評不上。有的學校,高級職稱的指標早已滿額,只能等高級職稱的教師調轉或者退休,即使空出一兩個,等著的人有N多,希望渺茫,漸漸地,有些教師的心就冷了。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王老師教育新視界


教師職稱,本來是國家給予教師資歷和業績的一種認可和榮譽,並讓它與工資掛鉤,既是對教師資歷和業績的經濟待遇體現,也是鼓勵教師終身從教和樂教的舉措之一。

在教師職稱制度之下,無可否認,不少老師的付出,不僅獲得了相應的榮譽,也獲得了相應了經濟待遇。也就是說,教師職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發揮了它的作用的

但是,從網友們對教師職稱的"吐槽",以及"三味"身邊教師同行的境遇上看,教師職稱制度確實給教師的工作積極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



"三味"具體講兩點:

一是,教師職稱被“編制崗位指標”綁架後,教師用成績"評職稱"變成了按資輩排隊"等指標"。這讓很多優秀老師對職稱失望

"三味"在2017年50歲時評上的高級,在同齡的同事們眼裡,已經是十分幸運的事了!但這不過是我苦等了5年之後碰上的一種偶然機遇而已(有位高級教師退休了)。如果2017年我沒抓住這機會,那麼,我校撤併到新學校後,我也會放棄評職稱。至今,我校已撤併一年多了,但學校核編工作仍在等待中。2018年職稱評審中,我校因編制未核定,全體教師取消評職稱和晉檔資格。

我的兩位大學同學,情況比我更糟:她們在市裡某中學任教,還有3年55歲就退休了,可是依然還是中級職稱。其實,她們的工作很出色,成績很突出,並擔承過多年中考命題工作。但她們都表示已放棄評高級職稱,因為她們學校已將近10年沒空崗指標了。

教師職稱,既然是對教師資歷與業績的認可,在各項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為何要受編制指標限制?一所學校明明有100位老師,為何核編後又只有50個編呢?其餘50位又算什麼呢?

二是,由於職稱指標數少,以成績"評職稱"往往變成了憑人情關係"給職稱"。這既傷了一線教師踏實教學的積極性,也滋生了教育行業的腐敗現象

由於職稱指標有限,大量一線夠評職稱條件的教師,被堵"指標"門檻之外。要想跨進這條門,教學資歷和業績的作用已不再明顯,關鍵靠一些人情關係上的暗箱操作誰更到位。

"三味"個人認為,要想充分發揮職稱的激勵作用,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評職稱應該只受職稱本身條件約束,不應受崗位指標限制。只要達到某級條件,就應評上並聘上某級職稱。

網友及老師同仁們,以為如何?


三味聊教育


不知道你們撒情況,我見過最牛逼的就是我們副校長,女的,18歲中專畢業工作,教音樂,30歲的時候進了副高,現在36歲,副高六年了,音樂也不教了,有時候排歷史課,有時候不給她排課,真的是烏煙瘴氣。


烤肉啤酒CR7


我認為職稱制度沒錯,沒有職稱制度怎來衡量教師能力的高低?關鍵是一部分沒有能力的評上了高級職稱,不代課整天在校園裡瞎轉悠!而許多有能力的卻在付出在堅守校園!


石頭70365


首先,職稱的現狀:評上的休息了,接近的憋死了,夠格的成群了,年輕的洩氣了。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如果正常的夠了條件就晉升職稱,一年增加工資公積金小一萬,如果職稱推遲十年,就是一部不錯的轎車沒了,怪老師抓狂嘛?如果大家都推遲十年也沒說的,校長主任的晉升職稱基本不耽誤,有背景的老師也先於多數人得到晉升!

2 問題一,一些老師的榮譽證書啥時候得到的一個辦公室的人都不知道,校長選擇性地進行評先評優工作;問題二,每年的評職稱排序標準是動態的,專注工作的教師追不上校長的腳步;問題三,農村老師的名額永遠少於縣城教師……

3 懶得說了,職稱制度本身不會對教育造成傷害,教學過程中的職稱評審實際上是給教師這個行業設定的業務目標,達到哪一個層級的目標就取得哪一個層級的資格。關鍵是實事求是,用北上廣的職稱標準要求邊遠地區的教師就顯得不合適,但是邊遠地區的教師必須要有職稱,事業才會有奔頭。如何細化職稱評審的標準,避免一刀切,也避免含混是職稱改革不可迴避的問題。

4 我是個普通教師,三十年的從教經歷告訴我,職稱制度本身能引導教師積極向上,也基本能反映教師的實際水平的,有些不如意的地方應改進,而不是全盤否定。

5 不存在傷害不傷害的!如果不努力初級也是正常的!努力的剛工作幾年就可以評上高級,這就是職稱改革的重點。職稱改革後不可能到年齡就評上,有人想吃大鍋飯,不勞而獲,守株待兔,混吃等死拿高工資!

6 也不盡然,還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的。反對職稱制度的人,多是“酸葡萄”派。

7 假設三人同學歷同時到一所學校工作,能力不分上下,高一級只有兩個名額,無疑有一個要等幾年或十幾年或更長的一段時間。試問這個有什麼感想?工作熱情又從何來?

結束語:學校超編,六年沒一名額,平均年齡四十多,現在中二,晉中級都無望。如果是你,作何感想?


遊戲大咖王


雖然職稱有害,但是一旦晉上就可以混日子了,工資還高,也可以給領導臉色看,可以不遵守紀律,想著都開心!只可惜政策限制,我晉不上,只能命苦了!


手機用戶24916128413


它是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病率世界第一的罪魁禍首!它是我國青少年睡眠嚴重不足的根源!!它是素質教育的絆腳石!!!是它導致義務教育階段課外作業如山!!!!是它造成我國青少年信仰單薄道德滑坡!!!!!


秋實18134101157


我是工作三十多年老教師,是九四年的市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就因為大專畢業,至今還一級職稱。我身邊投機取巧,弄虛作假,通過關係取得高級職稱很多,更可氣的,與我一齊工作的,月工資比我高一千多元,這合理嗎?


用戶150872744


現有的職稱評聘方式,沒有關係,死心眼工作的一線教師,累死了,也不可能進副高,看開點吧,它們有本事,讓它們折騰吧


手機用戶57994033866


我心已麻木,一責自己無能,二責自己無人,只願今後能比評上中高的多活幾年,所以我現在特別注重養生,教學只要對得住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