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年金辦法出台 算算你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4月8日電 (記者景玥)1月15日,國務院出臺《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後,作為該決定重要配套項目的《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4月6日正式出臺。這個牽涉到3700萬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補充養老辦法,意味著我國養老“並軌”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職業年金辦法出臺 算算你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職業年金是什麼?

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繳費基數是什麼?

對於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繳費基數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和已經規範後的津補貼;對於事業單位人員,繳費基數是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補貼以及績效工資。改革性的補貼、獎勵性的補貼暫時不納入繳費基數。

職業年金繳費標準是什麼?

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金?

據《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顯示,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將分“老人”“中人”“新人”實施不同參保辦法和待遇標準。

1、 老人辦法:

“老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養老金=退休前工資*90%

實例:

劉先生 65歲已退休 25歲入職某事業單位 工作年限30年以上 退休前工資5000元

可領到的養老金:

5000*90%=4500元

2、 中人辦法:

“中人”是指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辦法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將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髮給過渡性養老金。

“逐步過渡”政策主要是兩條:

一是他們在改革前的沒有實行個人繳費的工作年限確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將來退休時在發給基本養老金的同時,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髮給過渡性養老金。

二是設定一定期限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養老待遇的新老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這樣,基本可保證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

即:(退休前平均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2*繳費年數%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單位繳費+個人繳費*8%)+職業年金(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

實例:

李先生 40歲 25歲進某事業單位工作 到退休累計繳費年限大於等於15年

月薪5000元 當地職工平均工資4000元

可領到的養老金:

(5000+4000)/2*35%+(5000*8%*12*20)/139+(5000*8%+5000*4%)*12*20/139=3301元

注:60歲退休的工作人員,其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

35為從工作到退休的繳費年限

20為辦法實施後到退休的繳費年限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3、新人辦法

“新人”是指在該辦法實施之後,進入機關單位工作的工作人員,將直接按照辦法中公佈的參保辦法按比例繳費,退休後按照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法測算基本養老金待遇,並在此基礎上享受職業年金補助。

養老金=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

基本養老金=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

職業年金=單位繳費*8%+個人繳費*4%

實例:

李憲生 25歲 2015年4月8日入職 月薪5000

養老金=(5000*20%+5000*8%+5000*8%+5000*4%)*12*35/139=6043元

注:60歲退休的工作人員,其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

35年為從工作到退休的繳費年限

為了計算方便,月薪均假定為5000元

如何領取職業年金?

(一)按月領取

工作人員辦理退休手續後,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方式。

(二)一次性支付

出國(境)定居人員的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可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三)餘額繼承

工作人員在職期間死亡的,其職業年金個人賬戶餘額可以繼承。

(綜合中國政府網、新華社、央視新聞消息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