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是为谁建造的?

万佳敏


位于西藏拉萨市区红山上的布达拉宫,规模宏大,为宫堡式古建筑群。距今约1300余年,最初,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公元626年,大唐实现了一统,开始了繁荣富庶的“贞观之治”。强大、开放的国度万国来朝。数年后的雪域高原上,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以逻些(拉萨)为中心,建立了吐蕃奴隶制王朝。公元634年,出于对大唐及中原文化的仰慕,松赞干布向大唐求婚,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此事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这让松赞干布非常不爽,于是,派兵围困位于四川西部的松州,让唐军吃了不少的苦头。


公元641年,已经四个老婆的松赞干布再次派亲信禄东赞,携带5000两黄金以及其他珍宝数百件,向太宗求娶公主。当时各国求婚的婚使很多,李世民通过考试的方法嫁公主,结果禄东赞考试通过,太宗便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唐朝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据说不是真正的公主,只是说她是宗室之女。能得到上国大唐的公主,松赞干布非常高兴,亲自率领禁卫军千里迎亲,在黄河源的柏海与文成公主会合,并且在拉萨为文成公主筑城邑、建宫殿,建成了后来宏伟的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佛像、药方、种子、生产工具等等,还有工匠和乐队。大大促进了藏汉人民的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之后,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为王后。之后,她再也没有回过唐朝。文成公主一生没有子嗣后代,松赞干布也英年早逝了。公元680年秋天,文成公主去世,长眠在青藏高原这块自己服务了30多年的土地。


西从头越


布达拉宫目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并且还集宫殿,寺院,城堡为一体的建筑物,同时也是西藏保存最完整也最庞大的建筑。所有去西藏的人,肯定要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便是布达拉宫,这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那么有人便要问了,这么宏伟的布达拉宫到底是为了谁而修建的呢?

目前官方的说法是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而修建的,实际上仔细去看看那段历史可以得出,布达拉宫的出现是必然的,松赞干布需要这样一座建筑,当然对外还是说为了迎娶公主修建。值得一提的是,吐蕃王朝毁灭之后,布达拉宫也基本毁于战火,后来还有一部分毁于雷击,总之布达拉宫面积规模越来越小,以至于后来还被纳入了大昭寺。

清朝时期,固始汗和格鲁派摄政者云南群培重建布达拉宫,同时还在里面开始为喇嘛修灵塔,从这开始布达拉宫才成为了历代喇嘛的冬宫居所,重大宗教和政治仪式都开始在这里举行,当然历代喇嘛的灵塔也在这里被供奉。

布达拉宫不是一次就修建成的,而是历代喇嘛不停的扩建才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不仅仅是建筑宏伟,他里面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里面还有大量的壁画,佛塔,塑像,以及各种珍贵的经文,至于金银,瓷器,珐琅器,更是数不胜数。

布达拉宫作为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都有无数的朝圣者,观光的游客更是无数,因此大家如果想要去布达拉宫游玩可要提前做好准备,因为布达拉宫每天是控制游客进入数量的,其实现在的布达拉宫更像是一个西藏的历史博物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布达拉宫不是为谁而建造,是为了长治久安。

现在的这个布达拉宫,是为了安全建造的,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五世达赖喇嘛,有个师傅,她的名字叫做贡觉群培,这是一个世外高人,他们几个高僧研究出一个结果,告诉五世达赖喇嘛,说必须在红山上重建布达拉宫才能长治久安,对于一个朝廷来讲,又是封建社会,怎么能不听这个呢?

很多驴友都把布达拉宫和吐蕃王朝,认为是松赞干部为文成公主建社的布达拉宫,实际上那个布达拉宫就是1000间房子,后来吐蕃王朝灭亡,这1000多间房子就在历史的风雨沧桑中,早被风雨冲散了。

现在的布达拉宫是重建后的布达拉宫,是在五世达赖喇嘛的提议下,后来重建了,现在的布达拉宫,由于达赖喇嘛,是属于佛教人士,后来布达拉宫就成了佛教的文化中心,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以后,又建设了红宫白宫很多很多,白宫主要是每一代喇嘛圆寂以后的灵塔,后来也成了佛教重地,好吧?

布达拉宫是属于五世达赖喇嘛的冬宫,也就是说冬天会在这里居住,因为布达拉宫比较暖和,挡风遮雨,也是冬天最舒服的时候,那还有个夏宫?

是的。

夏宫就是罗布林卡,萝卜林卡也相当于一个现代的公园,里面有几百种植物,全是藏族的,有名建筑物的一个缩影,有机会可以去罗布林卡公园看看。

罗布林卡被称为西藏的后花园,拉萨的颐和园。

布达拉宫的门票是夏天200,冬天100,但是布达拉宫的门票需要排队排号,特别是在暑假假期的时候,有时候一张门票能够找到1000多块钱,因为布达拉宫的门票70%都给了旅行社,只有少部分门票卖给散客,所以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只能接受。

好了,就不多说了,关于去西藏,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这样不会有问必答,最后祝每位驴友能够去西藏玩的开心。


川藏自驾游


二年之前,有幸去往布达拉宫,就说说真实感觉吧,和当地人所述吧。

去布达拉宫相信是每一个去往西藏的人,必须要去的地方,对我而言,这话怎么说咧,总结下就是,去啦后悔不去更后悔。

此话何解:其实原因简单。去次真心真心很难,在拉萨,我们排队买票去2天,排队领号一天,排队进去半天,进去不到一小时出来啦。短暂的游览时间,加超长的等待时间,足以消磨所有期待。再加上本人又不是佛教徒。

只能说在里面感受气氛,发下朋友圈感慨,增加下点赞评论满足点点虚荣心。

说点点,去西藏旅游经验,自驾游如果要去热门景点最好先约好地接社,或者先安排好能买票的人排队,花不了多少钱。比在热门景点等待,时间,住宿,餐费便宜多啦,切记切记。

以上扯啦一点去西藏自驾游的经验,文末在帖几张照片,下面回答正题。

西藏人如何看待布达拉宫,以及它为谁建这个问题。在我们传统印象中,一提到布达拉宫,就会想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于是很多不懂历史的小白就会脱口而出布达拉宫不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的吗?

其实再去之前,本人也有查询资料。

说布达拉宫是送给文成公主的礼物,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或者说美丽的谎言而已,他也不是为啦文成公主,或者尼珀尔尺尊公主修建的。

其实在文成公主去西藏之前,布达拉宫的前神,红山宫就已经存在啦。

红山宫是什么样子,大家可以参考西藏色达佛学院。就是那种千屋汇聚的感觉,区别就是红山宫在山上。

当时的布达拉宫前身(红山宫)修建初衷是为啦巩固和发展吐蕃帝国而建立的政治权利中心而已,左右类似我们帝都的紫禁城。

这个红山宫建立于吐蕃内乱之后,松赞干布平定叛乱,继位并迁都以后。当时的吐蕃正经历着从奴隶贵族制度,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内部新旧贵族势力矛盾重重。松赞干布十二岁继位,从小就是少年英主,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在叔叔和支持自己的大臣帮助下平定叛乱。



平定叛乱完啦之后就要找出叛乱之源对吧,研究来研究去,觉得叛乱之源就是,目前的部落驻扎地,随着父子二代人的开疆扩土,越来越偏离统治核心区域。不利于政局的稳定。

于是松赞干布决定迁都逻些(现在拉萨)我们可以看地图就知道拉萨应该是西藏适合人类居住区的核心,而且他还有个好处就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天然的中心地带。

公元633年,松赞干布迁都逻些(拉萨)之后就开始自己的秦始皇之路,学着统一度量衡,改革内部政治结构,修订吐蕃法律,这一连串操作下来,吐蕃王朝进去封建社会国家行列。

定都啦,当然要造宫殿对吧,大臣,皇帝,侍女,卫士总要有地方住,于是就修建啦红山宫。这个宫殿可不简单,有房间1000间。

1000间房子的宫殿,你觉得他是宿舍吗?当然不是,是紫禁城(吐蕃版)

迁都之后没多久,不到一年时间,松赞干布就打起啦大唐公主的主意,公元634年,他就遣使求亲,被太宗皇帝拒绝。他也不放弃,在进一步通过军事政治手段统一吐蕃同时,还不段派遣求亲使者去大唐求亲。

唐太宗看出吐蕃帝国的发展势头,还有国家潜力,也开始改变态度在,公元640年,同意松赞干布求亲,在宗室中找出一女子,封文成公主,公元641年,下嫁吐蕃城松赞干布王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红山宫(布达拉宫)前身。

第一:其实在文成公主出嫁前就已经修好,只是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又进一步扩建而已。

第二:吐蕃求亲大唐公主,是在自己实力不断壮大,并得到唐太宗认可之后才成功,在次证明国家实力很重要。

第三:吐蕃王朝也不辜负太宗的独特眼光鼎盛一百多年,并且还在安史之乱中被请过去帮主大唐平乱(就是过程有点不堪想了解的可以关注有机会说)


既然红山宫是前身那么现在布达拉宫是那里来的,肯定会有人问。

在这里我把导游话,原话复述。

松赞干布所建立吐蕃帝国于公元842年灭亡,立国约200年,灭亡之后红山宫就荒废并且毁于战火和各种自然灾害。那耸立于山上的只有少量废物遗骸。

时间开到大清建国之时,当时的蒙古和硕特汗国(卫特拉蒙古)统治着西藏广袤的高原地区,和硕特汗国是清朝属国。而清朝对于边疆开拓政策是很有成效的,他们在承认和硕特汗国基础上,又扶持达赖喇嘛作为西藏的宗教领袖。以分化治理,维持统治稳定。

五世达赖喇嘛见清政府政策,就知道要东西肯定行,看见自己居无定所,就打起啦重修红山宫的注意,于是和清政府取得联系,变法重修的愿望,果不其然清政府大力支持重建红山宫计划。


于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布达拉宫就出现啦,并且成为达赖喇嘛的住所,又一次成为西藏政治和佛教中心。五世达赖喇嘛去世之后,历代达赖喇嘛在初建红山宫基础上,都不断进行扩建工程。这也成一种传统,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以上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来历。

所以说,布达拉宫不是为谁所建,而是一直作为宗教政治中心存在的西藏紫禁城。建造历史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罕见的。

这一切都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包含着西藏千百年的历史。最后我要说的是,所有去西藏的朝圣者,去是一定要去,就是去啦会后悔,不想后悔看本文开头攻略。

怒江72拐准备下去时候拍的(来这个路,车还是汉兰达比较好)

色达佛学院,那房子密密麻麻。密集恐惧症,慎入。

拉萨一角,天真蓝。

布达拉宫一个角落。

前面是我一傻妹妹😄😄😄

开车路遇彩虹那是很常见的

好啦就这么多吧,下次如果有青海甘肃的题目,我就在放点环青海甘肃,汉代九边的旅游照。🙃🙃🙃

敦煌最美去往鸣沙山的道路,左右是树,前方是沙滩,沙滩后面是雪山。。👍👍👍真绝啦。


阿斗不傻


一些网文说“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这个论断的美化成分比较大了。

按照史籍记载,公元七世纪的三十年代,第33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到逻些,即现在拉萨,开始修建布达拉宫,作为吐蕃王宫。而实际迎娶文成公主是641年。最早向大唐提亲是634年,但被拒绝。于是638年吐蕃向大唐发动了局部战争,打来打去,双方议和,大唐才同意了嫁个媳妇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并不是唐太宗的女儿,只是宗室女,给了公主的头衔。至于尼泊尔尺尊公主,对这个人物本身就有争议。

松赞干布及之后历代赞普修建的布达拉宫,在吐蕃王朝灭亡时,也毁掉了。现只保留了法王洞和帕巴拉康遗迹。接下来约800年,即从九世纪至十七世纪中期,西藏的政权不断变化,如萨迦、帕竹、噶玛巴政权都没有把行政中心设在拉萨。因此布达拉宫仍是残垣断壁,为大昭寺隶属的一个宗教基地。

明末,五世达赖建立了甘丹颇章地方政权,使得拉萨再次成为政治中心。并重建布达拉宫。

最初建成以白宫为主题的建筑群,为达赖起居和办公,俗称白宫。五世达赖死后,为其修建了灵塔殿。之后历代达赖的灵塔均集中建于此,形成红色建筑群,俗称红宫。从五世到十三世达赖,不断修缮和扩建布达拉宫,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样貌。

布达拉或翻译为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松赞干布以观世音菩萨作为本尊佛。后世达赖也说是观音的化身。


几苇渡


布达拉宫是为谁而建的?这就和北京的故宫一样是为谁而建的,是为一个国家中心指挥而建,以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的指挥中心,更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所在,并不是为谁所建,

很多传说是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所建,也不实际,在松赞干布成为吐蕃国国王的时候,布达拉宫早已建成,国王冬天住在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也叫冬宫,夏天国王住在罗布林卡,叫夏宫,

松赞干布时期,长期和尼泊尔发生冲突,边界战火不断,为了和平,松赞干布与尼泊尔接亲,迎娶了尼泊尔公主,为了尼泊尔公主,为她修建了大昭寺。为了和大唐和好迎娶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皇帝李世民的侄女,为了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

自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相继离世之后,吐蕃国战火不断,布达拉宫在战火中毁灭,这个世界最高宫殿,在也看不见了,

自大清朝乾隆年间,五世达赖喇嘛从阿里迁扯拉萨以后,规划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喇嘛多次去北京与朝廷商议,乾隆皇帝拨款给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

现在的布达拉宫,建在药王山前面,比药王山更高,但布达拉宫建在这座山上,而这座山是人工山,使人们挖上去的,就是布达拉宫后面的大坑,现已成了美丽的湖畔,

布达拉宫,译音(观世音宫),观世音在中国,家喻户哓,人人敬畏。

现在的布达拉宫,是世界唯一最高的宫殿,是藏族人民的骄傲,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在这和平幸福的年代,布达拉宫更显得宏伟壮观。


手机用户55455936781


布达拉宫为谁而建?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是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所建。这种说法并不靠谱。就比如你能说紫禁城是为谁而建的吗?很显然不能,实际上,布达拉宫是作为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而存在的。并且松赞干布时期所建的红山宫已经所剩无几,直到一千年以后,布达拉宫才得以重新修建,并经过一代代的扩建,成为现在的模样。

我们先来看看松赞干布时期的红山宫。

松赞干布出生的时候,正是吐蕃王朝向外发展的时候,由偏安一隅开始吞并周围的部落。松赞干布的父亲成为吐蕃各部落的君主,然而随着地盘的扩大,内部矛盾变得不可调节,尤其是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旧部、新部联合起来叛乱,松赞干布的父亲被杀死。

十二岁的松赞干布继位。他在叔父和宰相的帮助下迅速平定叛乱,吐蕃重新统一。然后迁都,迁都的作用就是加强王权,削弱旧贵族势力,商朝时期,因为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的继承制度比较混乱,君王登基后加强王权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迁都。

松赞干布选中的地点就是逻些,这里多地势险要,又是松赞干布的新势力聚集地,更是吐蕃王朝的中心地带。633年,松赞干布迁都逻些,然后对内改革,修订法律,统一度量衡,使吐蕃王朝真正像一个国家,并且在红山上修建红山宫,有房屋一千间,对外则南征北战,统一青藏高原。红山宫的出现其实就是作为一个统治中心而设的,类似于紫禁城。

从634年开始,松赞干布遣使去往大唐希望迎娶大唐公主,当时被拒绝了,中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在640年,唐太宗从宗室中找出一个女子,封为文成公主,于641年嫁往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一路向西经过日月山往南进入唐蕃古道去往吐蕃,传说日月山和倒淌河都因为文成公主而出现。当然更为人津津乐道的则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红山宫(后来的布达拉宫),但是细究起来不靠谱,不管大唐有没有公主、郡主嫁给松赞干布,这红山宫都会修建起来。

红山宫一直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然而吐蕃王朝也不过存在了二百年,红山宫也在雷电和战火中毁的差不多了,随着吐蕃王朝的覆灭,红山宫也失去了它的作用,之后各大势力的政治中心退出了这个地方,这里逐渐被遗忘。

后来重新修建的布达拉宫

明末清初,和硕特汗国开始统治青藏高原,红山宫重新走进权利中心,只是红山宫早已不是原来的红山宫,只剩下了法王洞和帕巴拉康等,破败如斯。五世达赖喇嘛与清政府取得联系,得到了清廷赐给的大量财宝,然后开始重新修建红山宫(之后称布达拉宫),为现代布达拉宫之白宫,成为政治和佛教中心。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在布达拉宫去世,1690年,为他修建灵塔,成红宫初具规模,之后,历任达赖喇嘛都要扩建一部分,也就形成了现代的布达拉宫。

所以说布达拉宫的历史是极为悠久的,它并不是为谁而建,而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了西藏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其政治、宗教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萧晓四姑娘


布达拉宫是为谁建造的?

我看了前面的众多回答,这些回答都纠缠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历史人物,而没有看到布达拉宫的深刻内涵。

其实一个简单的反诘,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松赞干布,或者他没有迎娶文成、尺尊二位公主,是不是就不会有布达拉宫这座的宫殿了呢?

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即便松赞、文成、尺尊三位都没出现,只要吐蕃王朝在拉萨河谷站稳了脚跟,一样会有一座巍峨的宫殿出现。

唯一的区别只是,它可能不会叫布达拉而已,当然了松赞时期,这座宫殿本来也不叫这个名字。

所以,我的回答是布达拉宫既不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的,也不是尺尊公主为松赞干布修建的,它是西藏政权为彰显自己对拉萨河谷的控制权而修建的。

下面我们就从历史的角度,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关于布达拉宫最早的记载,来源于藏文史料《柱间史》[1],据说修建这座宫殿是因为尺尊公主入藏后,看到松赞干布为国事日夜操劳,心疼夫君便用法术变出无数饮食琼浆,役使鬼神修建而成。

此后,这个传说被众多藏文史料转述,包括九成高楼、一共有999间房间,都是在《柱间史》的基础上修饰描摹而成。[2]

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所记的宫殿名称为“红山宫”,这才是松赞干布时期的名字。他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曾建过一座名叫“布达拉”的宫殿的。

既然藏文史料已经有了如上记载,那我们回到刚才的反问,如果尺尊公主没入藏呢?就不会有红山宫(布达拉)了吗?

当然不会,从历史的角度上说,红山宫殿是吐蕃王朝发展的阶段性产物,有没有尺尊公主都会有类似的宫殿建成。

发轫于山南雅隆河谷地区的吐蕃邦国,长久以来便对宽敞、富庶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地区无限憧憬,但可惜雅江以北的苏毗国强大如斯,别说是出兵北上,能守住山南领地就不错了。

但到了达日宁塞赞普(松赞干布的爷爷)时期,吐蕃实力有了迅速提升,而江北的苏毗女王却一个赛一个昏庸,以至于“王昏昏于上,臣仆则惴惴于下;王狂悖于上,臣仆则逃逸于下矣!”[3]

此消彼长之下,苏毗的大臣还是别寻他徒,江北贵族

娘氏、韦氏纷纷渡江南下联络吐蕃。在内应的配合下,松赞干布的父亲(南日伦赞)一举覆灭了体量巨大的苏毗,将包括当雄、那曲在内北方牧场纳入吐蕃的版图。

吐蕃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偏居一隅的山南,便不再是王都的理想地址了。在松赞干布的主导下,定王都为拉萨、建宫堡于红山,都是必然的选择。

那定都拉萨,是不是一定要修红山宫堡呢?

在西藏历史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算是西藏政权的定制,就是每控制一个地区,就会在此地修建堡垒驻守。

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吐蕃政权在山南时修建了雍布拉康古格王朝控制阿里时修建了估卡尼松宫、札布让王宫帕木竹巴政权修建了乃东城堡藏巴汗政权修建了桑珠孜宫。

这些宫殿无一例外都是修筑于险峻的高山之上,因此建宫堡成了政权控制某地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代表着对这个地方,行使了有效的控制。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红山宫殿和两位公主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即便没有松赞干布,换一个英明神武的吐蕃赞普也一样会有红山宫堡。

这是政权行政的诉求,不取决于任何一个英雄人物,即便他是松赞干布。

那为什么宫殿一定要建在红山上呢?换一个地址不行吗?

古人是很智慧的,动用大量人力物力选址建宫,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我们来看卫星地图,拉萨市所处区域是一片周围群山环抱的河谷,四周环绕的群山形成了良好的防御特征,在河谷中心的冲积平原上,红山孤峰耸起,具有最好的标志性和防御能力。

这种地理特征才是它被选中建宫的原因,并不是藏史中所传“红山是松赞干布先祖(拉妥妥日年赞)修行之地,因此特别殊胜”[4]之类的理由。

说句难听点的话,西藏殊胜的地方多了,随便那座神山都比拉萨殊胜,怎么没见松赞干布去冈仁波齐建都呀!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是不是松赞干布修建红山宫后,便天天在宫内住着呢?并不是!

按年代最接近吐蕃时代的,敦煌藏经洞藏文文献记载,松赞干布修建的红山宫根本就不是一座宫殿,而是红山堡!

也不存在所谓九层高楼、银桥相连、999间房、地上铺了木板,马跑之上,蹄声如雷之类的描述,反倒是大量记载着“王居(营)帐中”、“于(拉萨)河畔扎营”的记述。[5]

也就是说,松赞干布修了红山宫,但大量时间都是在拉萨河畔扎营居住,这又是为何呢?

说白了,就是当时的宫殿住着不舒服呀,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山南的雍布拉康

这座号称西藏最早的宫殿,也是建于山岗之上,为了突出防御能力它与其说是宫殿还不如说是座碉堡更合适,高厚的外墙、狭小的开窗,导致宫殿内部狭小昏暗,都快赶上监狱了。

最初的红山宫大概也与其类似,另外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国内并不太平,他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四处巡视处理政务。

因此文成公主入藏九年,与松赞相处加起来不过三年,其余时间松赞都在四处奔波。这种情况下,与其住在幽深的宫殿里,还不如居于河畔营帐中方便。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出现了席卷全境的属民大暴动,红山宫也没有幸免于难。此后数百年,藏地政治中心不断迁移,先是后藏萨迦派崛起(元朝),而后帕木竹巴政权在前藏乃东称雄(明朝),紧接着仁蚌巴、藏巴汗政权又在后藏立威,绕来绕去就是没有拉萨什么事儿。

既然不在政治中心,红山宫殿自然也就在风雨中逐渐倾颓。虽然格鲁派崛起后,拉萨河谷一直都是其教派的核心区域,但其对拉萨的控制力度聊胜于无,以至于珍藏在红山宫内,号称松赞干布本尊神像的“鲁格夏热”圣观音像被拿去送人,格鲁派都只能眼巴巴瞅着。[6]

直到1642年,蒙古和硕特首领固始汗领军攻破桑珠孜宗,灭亡了藏巴汗的统治,格鲁派才算彻底搬开压在头上的大石头。

固始汗为了能够稳固自己在西藏的统治,以五世达赖喇嘛名义成立了甘丹坡章政权,并将“藏地十三万户全部奉献给达赖喇嘛”

。[7]

政权成立了,五世达赖面对和松赞干布一样的问题,需要一个足以彰显控制权的标识物。他们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拉萨河谷中间的红山之巅。

1645年4月,重建工程正式开工,经过45年的建设,布达拉宫再现荣光。之后历代达赖喇嘛均有扩建,直到十三世达赖时期(1936年),今天我们所见的高原圣殿布达拉宫才彻底完成。

回到题主的问题,纵观布达拉宫的修建里程,是松赞干布重要呢?还是两位公主重要?亦或是五世达赖喇嘛重要?

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个政权将拉萨作为政治中心,并能长期控制拉萨河流域地区。

只要满足这个选项,红山的宫殿都能建起来,即便没有松赞干布、五世达赖也会有其他英雄人物站出来,完成这一切。


这其实就是历史的逻辑性,我从不相信那些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会在一个偶然的因素下长期酝酿,并被另一个偶然因素引爆。

就像屹立在红山之巅的宫殿,历经无数风雨,被两个相隔一千年的领袖选中,这是默契吗?我宁愿相信这是历史的必然。

[1][4]、《柱间史》据传为松赞干布所撰,阿底峡尊者伏藏整理,因此也称《松赞干布遗训》__卢亚军译注;[2]、《红史》、《青史》、《西藏王统记》、《西藏王臣记》等等;[3][5]、《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增订本》__王尧,陈践译注 ;[6][7]、《五世达赖自传》__陈庆英、马连龙、马林;


独立思维、个人视角,我是头条号“藏地读行”,期待您关注!

各位爷,您要是看着觉得还中,要不尝试点个“赞”?!

我用人格担保,点了绝对不会怀孕!哈哈哈!


藏地读行


布达拉宫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的。

相传这两位公主是为了解救西藏人民的苦难的,因为观世音见西藏人民苦不堪言,经常有天灾人祸,因此留了两滴眼泪,成为“度母”,这两滴度母分别化身成绿度母尺尊公主和白度母文成公主来到西藏,从此西藏人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而松赞干布因为非常喜欢这位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所以专门为公主建造了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要知道松赞干布为了迎娶这位大唐的文成公主,可以说是困难重重,相传唐太宗“五难婚使”,说的就是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带着黄金五千两以及珍宝去唐朝长安求婚。

(唐太宗以及吐蕃使臣)

而当时唐太宗已经决定将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被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和亲其他附属国,奈何当时已经有五个国家的使臣前来求亲,松赞干布要势在必得,所以派了极其聪明的大相禄东赞(相当于宰相)前去。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李世民先是用“九曲明珠和一束丝线”作为考题,说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将这个丝线穿进去就算赢,原来珠子是有孔,但是里面却弯弯曲曲,众人为难,禄东赞却找到一只蚂蚁,用一条马尾鬃拴在蚂蚁的腰上,把蚂蚁放到九曲明珠的孔内,将孔的另一端涂上蜂蜜,然后不断向孔里吹气。很快就把丝线穿进去了。

接下来李世民又将使者带进马场,说左右两边分别是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让使者将所有马匹的母子关系辨认出来,众人又犯难。而禄东赞命人不给小马驹吃草和饮水,等了一天之后,再将所有马匹放出,一时间所有小马驹都朝着自己的母亲奔过去,喝母马的奶。

李世民到了夜晚,突然召集使者,让他们赶紧进宫,于是他们纷纷急忙入宫,只有禄东赞细心,他怕到时候找不到回家的路,所以一路做了标记,结果使者们刚进宫,李世民就让他们独自找回自己的住处,谁快谁赢,结果自然又是禄东赞赢了,后来又经过几次的考核,李世民终于决定将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而松赞干布为了这得之不易的爱情,下令建造了布达拉宫,距今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红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间宫殿的三座九层楼宇,取名叫布达拉宫,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可是在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因为连年战火和自然灾害,布达拉宫失去了原来的辉煌,规模逐渐减小,直到清朝时期重建布达拉宫,后来历代达赖都会进行扩建,终于又有了如今的规模。


羽评郡主


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的向往,而今年西藏实施的多处A级景区免费开放。更是吸引了更多游客,不过只在本月30号截止。那么如此神圣的布达拉宫究竟是为谁而建呢?

公元7世纪的时候吐蕃王朝的松赞干布迁都拉萨的时候所建造,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有人说是为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所建,其实这是顺带的事。后来由松赞干布所建的吐蕃王朝毁灭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毁于战火。古老的王朝宫殿不仅遭受的战火的摧毁,也经历了自然灾害的挑战。布达拉宫的规模日益减少,甚至一度被纳入大昭寺,作为其分支机构进行管理。

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主体建筑分白宫和红宫,白宫分散两侧,为达赖喇嘛的生活起居地,红宫居中耸立,供奉历代喇嘛的佛像。不过如今的布达拉宫虽已重建维修完好,但历史遗迹所保存下来的只有当时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但它依旧是世人的雪域圣城,是藏传佛教的朝圣者心目中的雪域圣城,这一点是不可质疑或侵犯的。

如果进入布达拉宫参观,最好请个讲解员,你会发现关于布达拉宫更多的历史风云,有辉煌灿烂也有残酷无情。对于藏族历史和宗教文化会有更深的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