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莖基腐病頻發的原因是什麼?

Wiil_wei


莖基腐病、疫病、病毒病是百香果最為難纏的三大病害。


病毒病種類多,足有20多種,且目前尚無藥可醫;疫病來得快,發病猛,從發病到毀園僅需一週;莖基腐病雖然可防可治,但發病中後期防治成本過高。


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說過:“真正的悲劇不是出現在善惡之間,而是出現在兩難之間。”反觀百香果莖基腐病的爆發,亦是如此。


救——成本太高!不救——遲早毀園!


而這讓人頗為頭疼的莖基腐病為何在近幾年愈演愈烈?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種植年限增長

百香果是近年來的一款網紅水果,由於當年種植當年見效,所以效益較好,當前不僅是種植面積,種植的年限也在不斷增長。


種植百香果的朋友常會有這樣的感觸,第一年該病可能還是零星發生,但是到了第二年,可能控都控不住。


實際上,莖基腐病是由多種病原菌聯合或單獨侵染所致,其中以鐮刀菌、腐黴菌等為主。它們潛伏期長,存活時間久,隨著連作年限增長,土壤中積累病菌越多,特別是對於清園時未做好土壤處理的,發病會更加嚴重。


土壤問題嚴重

莖基腐病屬於典型的土傳病害,當土壤出現問題時,其發生是比較重的。


土壤粘重、土壤酸化、菌群失調都會加重該病的發生。土壤粘重、酸化會對根系造成損傷或毒害,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機率大大增加;而菌群失調後,土壤中微生物平衡被打破,屬於土壤的生物退化,一般發生在土壤物理、化學退化之後,往往土傳病害劇增。


重治輕防

5~8月是莖基腐病的發病高峰,對於第二年的苗一般要在4月扒開莖基部土壤晾曬,5月份開始後就要做一些土壤處理,高溫多雨季時,每隔20天用灌一次敵克松/咯菌腈+高錳酸鉀預防,並加強巡園。


不過,大部分果農都會忽視預防工作,而莖基腐病的發病部位靠下,不易察覺,一旦地上部分表現出明顯症狀時,基本就晚了。


農事操作不當

果園排水不良,夏季強降雨後果園常時間積水,易造成此病的爆發;因施肥、除草不當或白蟻、蠐螬等地下害蟲多而造成根系、莖基部傷口多,易受侵染。


小結:以上幾點就是百香果莖基腐病頻發的主要原因,我們在防控莖基腐病時應遵循預防為主、土壤為本、綜合防控的基本原則。


可通過增施有機肥,配合施用海精靈生物刺激劑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


生長期時,及時修剪、加強排水,加固棚架,預防病蟲等來減少傷口與降低侵染幾率。


積極用藥預防,發病初期刮除病部,用甲霜噁黴靈、絡氨銅、氯溴異氰尿酸、噁黴靈·福美雙等灌根及塗抹病部。


此外,對於發病嚴重救治無望的,及時連根挖出,帶出園外銷燬,並在病穴施撒石灰進行土壤消毒。


牧蟲者說


百香果莖基腐病

百香果莖基腐病是真菌性病害,是百香果生產的重要病害。

尤其是二年齡掛果樹發生最為嚴重。

百香果莖基腐病主要危害莖基部或地下主側根,病部開始為暗褐色,以後繞莖基部擴展一週,使皮層腐爛,根系變褐壞死,地上部葉片變黃、萎蔫,病部向上擴展到樹的枝蔓,造成整株枯死;有時在葉片和果實上還出現水漬狀的病斑,在潮溼環境下在病部長出白色菌絲。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

發病特點

病菌均在田間病株、病殘物或土中存活和越冬,提供初侵染源。藉助風雨、灌溉水、農具、肥料和昆蟲傳播。在高溫高溼雨季流行,在土壤通透性差、溼度高、排水不良、過度廕庇和前作為農用地的田塊常易發病。

防治方法

(1)慎選植地。果園應選在排水良好的生荒緩坡地建園,植前做好排灌工程,如在平地宜採用土墩種植,切忌莖基部有積水。

(2)幼苗定植時用根寶800倍液+SMT枯可菌惡黴靈1000倍液灌蔸。

(3)下足基肥,每株施底肥動力王2-3斤,追肥選用松爾肥,協調營養元素,促使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

(4)果園採用化學除草,人工除草時要注意避免傷及植株莖基部。

(5)對鐮刀、疫黴菌引起的莖腐病,在植株根頸部淋灌易除噻黴酮1000倍液加丙森,膦酸鋁1000倍噴霧,或加入根壯多800倍。10~15天淋一次,連續淋灌2~3次。

(6)冬季莖基部用石灰硫磺水塗莖基部防病防凍。

(7)春季扒開莖基部泥土(以不現根為度)使莖基露出地面曬太陽,可減輕病害發生。

【雲種養APP—匯聚全國農技專家為你免費服務,點擊“瞭解更多”】


雲種養


廣西大面積發生根莖基腐病,危害極大,嚴重挫傷了果農的積極性,17年廣西平南縣、廣東廣寧縣大部分果農顆粒無收,收手不種了。根莖基腐病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指望網絡上推銷的什麼神丹妙藥。

1.採用正規的嫁接苗,確保無病毒,抗逆性強,抗疫病。

2.根莖基腐病主要原因是根系長時間泡在水裡,鐮刀病菌侵入造成的,應加強排水,對於平地種植,最好採用起壟法,或盆栽法,徹底擺脫水浸根現象。建議改為籬笆式種植,讓陽光照射到根部,紫外線是最好的消毒劑。

3.長年稻田不宜種百香果,稻田地表30cm下有不透水層,多年施化肥土壤結構惡化。萬不得已種植時,應採用盆栽法並改土,基肥中摻BYM或EM酵素菌微生物肥,其中的酵母菌對土壤發酵,放射線菌可殺滅病菌群。

4.建立嚴密的監控制度,每早10:00仔細觀察葉片,如發現葉片下垂萎縮,立即挖根觀察根系顏色,正常毛細根應是白嫩的,如發規黃碣時或粉紅色,可初步判斷病菌侵根了,應用阿維素或波爾多液灌根,並對土壤消毒。如根莖過渡處發現根瘤,應是根結線蟲的麥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