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還是留?191萬人選擇復投P2P

資金流出嚴重怎麼辦?投資人是走是留?行業還有沒有救?在監管密集發聲的情況下,還是有許多質疑的聲音指向P2P。

很多投資人認為,行業數據不好看,很多平臺的資金也處於淨流出狀態很久了,但是看數據要看全,當前行業累計運營平臺,在1400家左右。

最近30天數據顯示,僅前100家平臺活躍投資人累計超過190萬人,僅前100家平臺最近30天數據顯示平臺合計成交量超過687.5億元。

對於有投資需求的人而言,很多理財方式要麼門檻高,要麼利率低,而P2P投資作為接地氣且收益較好的理財方式,還是有很大的市場需求。

說到還有上百萬投資人復投,有人好奇是不是梁靜茹給了這些人“勇氣”?實際上,現在這個階段還願意復投P2P的人,是堅信P2P會越來越合規。

P2P“活力”依舊

現如今,P2P似乎也走到一個瓶頸期,隨著近期流動性危機爆發,很多平臺陸續暴雷,投資人恐慌出逃,借款人惡意逃廢債,這到底是行業在擠泡沫,還是P2P走到了窮途末路?

其實,P2P現在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行業風險從集中爆發到現在循序漸進地釋放,P2P接下來的發展,是帶著希望的。

一個事物的存在與消亡,我們需要看清事物的本質,所以我們要看看P2P最初為什麼存在,最後又能走到哪裡。

作為一種新型的借貸模式,P2P有自己的特點,由於中國傳統金融機構的風控、人際關係等等原因,中小企業的借貸難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而“普惠金融”一直只是個口號。

P2P的出現,可以說真正意義上的可以實現金融普惠,這些年也確確實實解決了許多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所以它才一路走到了今天。

從現在的監管態度來看,監管行動逐步落實,既是鼓勵行業發展,也是規範行業發展,看看最近的監管動態,很多人大概更能體會到監管對這個行業的重視。

  • 從2018年6月底確定備案延期到2018年7月9日,央行發文表明,整改備案延期1-2年,再到8月的監管頻繁發聲,監管“組合拳”也讓更多的人對行業再次抱有希望。
  • 8月4日,全國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辦、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小組辦提出“允許合規機構繼續經營”、“條件成熟的機構可按要求申請備案”等九項明確要求;
  • 8月8日,全國互聯網金融整治辦下發了《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要求各P2P平臺儘快報送老賴信息;
  • 8月12日,監管部門提出十項舉措緩釋網絡借貸風險;
  • 8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召集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開會,要求協助化解P2P爆雷風險;
  • 8月17日《網絡信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108條細則發佈,這意味著全國範圍內的P2P合規檢查正式拉開帷幕。而近期防範化解風險的舉措也表明監管部門對市場穩定的重視;
  • 8月2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啟動P2P網絡借貸會員機構的自律檢查工作,防範風險傳染和擴散已成當務之急;
  • 8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要求做好P2P風險應對,抓緊制定必要標準。

行業成交量正在回升,近期暴雷平臺數量明顯減少,行業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雖然不敢斷定未來P2P會如何,但是當下的P2P行業正在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行業數據透露“生機”

有投資人表示:“監管文件看起來很牛逼,但是真正有說服力的,還是行業數據。”

確實,看行業是否還在健康運行,是要用數據說話,據網貸之家最新數據,最近30天,僅前100家平臺活躍投資人數量累計達191萬人次;最近30天,僅前100家平臺累計成交量達687.5億元。

走還是留?191萬人選擇復投P2P

從數據來看,意味著即使遭受行業負面事件的衝擊,行業仍有近200萬人依舊堅信P2P的價值,依舊選擇投資P2P!

此外,據網貸之家《2017年網貸投資人大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投資人在網貸的投資過程中未“踩雷”:84.65%的投資人一年間未遇到問題平臺。

走還是留?191萬人選擇復投P2P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95%的投資人都在賺錢。

據不完全統計,7月以來的停業及問題平臺涉及貸款餘額約700億元,加上2018年6月及之前的417.5億,佔總貸款餘額的比例為11.69%。

考慮到投資人去重,可以看到80%的投資人仍賺錢,這與頭部平臺的數據也是吻合的。所以,從數據來看,P2P行業存在的價值是值得肯定的。

投資人為什麼堅定復投?

行業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監管態度積極,對行業整改正在逐步落實,行業數據雖然相比之前有下滑,但在遭受行業風險集中釋放後,還有這麼多投資人在投P2P,也是對行業的肯定。

這些就是投資人堅定復投的全部原因了嗎?不是。能讓投資人堅定信心復投的,是由於投資人的需求。

現在,對於普通人而言,P2P依然是當前收益高且穩定的理財方式,據統計,P2P上半年綜合收益率在9.5%左右,主流平臺收益率區間仍分佈在6%-10%。

在過去,很多人之所以把銀行作為一個儲蓄的地方,是因為銀行理財大多5萬起投,其他的一些理財要麼風險太大,或者收益太低,這不僅使得大部分人與金融服務無緣,也沒能將閒置資金充分利用起來。P2P平臺的存在,滿足了這部分投資人的需求。

我們來看一下不同理財方式的多維度對比,不同需求的投資人,會選擇不同的投資方式,但是投資門檻高和收益低就是最大的阻礙。

走還是留?191萬人選擇復投P2P

你可以不投資,但你準備投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好風險與收益,P2P行業還有上百萬人投資,這是對行業的肯定,也是投資人需求的體現。

P2P現在正在逐漸往合規的方向發展,你投或不投,P2P還在這裡。但是不管選擇什麼投資方式,要明白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這是每個投資人都要牢記於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