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公布,焦作这3个村上榜啦

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印发了《关于表彰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河南省50个村(社区)被评为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焦作有3个!

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公布,焦作这3个村上榜啦

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公布,焦作这3个村上榜啦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轻院社区

河南省新密市超化镇黄固寺村

河南省登封市徐庄镇刘沟村

河南省登封市阳城工业区铝庄村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西姜寨村

河南省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杏花营农场班村

河南省孟津县常袋镇马岭村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太康东路街道办事处铁匠村

河南省栾川县陶湾镇秋林村

河南省舞钢市庙街乡冷岗村

河南省舞钢市八台镇彦张村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西市场街道办事处优胜街社区

河南省宝丰县商酒务镇赵三村

河南省汤阴县韩庄镇部落村

河南省内黄县中召乡碾子头村

河南省浚县浚州街道东马庄村

河南省淇县桥盟街道办事处吴寨村

河南省延津县东屯镇西屯村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牛村社区

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四合社区

河南省辉县市城关镇东新庄村

河南省修武县七贤镇韩庄村

河南省武陟县詹店镇张菜园村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龙洞街道办事处武钢社区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第八社区

河南省范县濮城镇刘早村

河南省长葛市长社路街道办事处刘麻申社区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苗店村

河南省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沙北街道办事处海河社区

河南省灵宝市故县镇安家底村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涧河街道办事处涧南社区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东谢营村

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镇北堂村

河南省新野县歪子镇棉花庄村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新城办事处府前社区

河南省柘城县邵园乡明珠学府社区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解放街道办事处解放村

河南省淮滨县桂花街道办事处新村社区

河南省息县项店镇李楼村

河南省光山县弦山街道办事处椿树岗村

河南省太康县毛庄镇许楼村

河南省淮阳县白楼镇于庄村

河南省西华县红花集镇龙池头村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橡林街道办事处民生社区

河南省确山县朗陵街道办事处莲花社区

河南省西平县盆尧镇陈老庄村

河南省济源市玉泉街道办事处陆家岭新村

河南省巩义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货场路社区

河南省永城市演集镇时庄村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呢?

河南省修武县七贤镇韩庄村

河南省武陟县詹店镇张菜园村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龙洞街道办事处武钢社区


按照此前司法部、民政部联合下发的通知,推荐参评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村级组织健全有力

1.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法组织村民开展自治,及时解决群众自治中存在的问题。

2.村委会及群众组织工作规范、活动正常,档案记录完整。村委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及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和监督。

3.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工作的相关制度健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农村自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村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有效,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干部无严重违法违纪行为。

二、民主制度规范完备

  5.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居)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切实落实,村民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6.村民委员会及所属组织产生程序合法,依法及时进行换届选举,选举程序规范、过程透明、无违法行为,群众满意度高。

7.村民议事规则完善,民主决策程序规范,重大事项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协商形式多样,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均通过利益相关方协商解决。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健全,表决和会议记录等档案完整规范。

8.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无侵犯村民合法权益内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建立村委会换届后工作移交制度,换届后的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9.村务监督机构普遍建立并依法参与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村干部监督制度,实行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离任审计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村民委员会每年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接受民主评议。建立村民理财监督小组,定期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核。

10.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设立有公开栏,一般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并接受村民查询。

三、法治建设扎实有效

11.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综合治理,建有社区综治中心、警务室、司法行政工作室,深化基层平安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社会治安良好。

12.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和工作制度明确,定期开展宪法和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村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13.村“两委”成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定期参加法治培训,带头依法办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14.村有法治宣传队,村民小组有法治宣传员、“法律明白人”。村建设有农民法治学校、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等法治宣传教育阵地,经常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15.深入开展法德共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公序良俗,健全村民守法信用记录,推进法治、德治、自治有机融合,村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明显提高,崇德尚法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16.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完善,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积极有效,村配备有法律顾问,作用发挥充分。

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7.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村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经济发展处于当地领先水平。

18.村民增收渠道多样,收入持续增加,国家各项惠农利民政策得到落实,村民生活宽裕,困难村民得到救助,实现共同富裕。

19.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发展健全,村民有学习、活动、娱乐场所,公共卫生、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村民关系和谐, 群众安居乐业。

20.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净化,体现节约、美观、可持续发展原则,人与环境和谐友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