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切除術

子宮內膜去除術主要用來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原理是在直視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除全層子宮內膜及部分淺表肌層。實際上臨床使用的方法是比較多的,有藥物、刮宮、放射、物理方法(激光、電切、熱水、電氣化、熱球等)多種。

子宮內膜切除術

適應症:

適應於無生育要求,藥物治療無效的異常子宮出血。對於子宮肌瘤的治療,適用於少數小型子宮粘膜下肌瘤、或者非子宮粘膜下肌瘤引起的月經過多者的對症治療。

一般情況下,導致子宮異常出血的見於粘膜下子宮肌瘤,因為這種類型的子宮肌瘤影響宮腔形態,可導致經期延長或月經過多。是否選擇子宮內膜切除術,取決於於患者年齡、症狀嚴重程度、肌瘤大小、數目和位置,以及有無生育要求等。

子宮內膜切除術

醫生建議:

1.藥物治療或者曼月樂治療可減少子宮出血,緩解症狀。這種情況主要是見於患者宮腔形態正常,肌壁間肌瘤小於3cm;

2.如果要採用子宮內膜切除術,患者無生育需求的情況下,可先止血,一定先把粘膜下子宮肌瘤去除,採用宮腔鏡、海扶無創治療,同時行子宮內膜剝除術更有效,可避免日後因子宮異常出血而再行子宮切除。

子宮內膜切除術

宮腔鏡下常用內膜去除術(激光、電切、電滾球、電氣化),總的近期閉經率20%-50%,經量減少80%-90%,術後1-2年需切子宮者近10%,術後4年再手術率36%,子宮切除者再手術可能24%,治療滿意率89%。

文章知識來源:微無創醫學叢書《子宮肌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