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死後 朱元璋爲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其他兒子 而選擇傳給孫子?

朱元璋,明朝開國的皇帝,當年在太子朱標死了以後,他很快就選擇了自己的皇長孫,也就是朱允炆作為下一任皇帝。其實對於這一段歷史,很多人,甚至是史學家都覺得不太明白是什麼情況。大家也知道,朱元璋這個人一直以來都是最精明的人,如果按實力而言,那麼朱棣這個人不更適合當明朝皇帝嗎,而當時這個孫子才十幾歲,為什麼就讓他前來繼承皇位呢。其實對於這個原因,根據多方的資料,最終才將這其中的原因瞭解清楚。

朱標死後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其他兒子 而選擇傳給孫子?

大家也知道,如果是按中國的繼承製,一般都是嫡長子制,尤其是皇帝這個位置選擇的繼承人。一般都是嫡子、長子以及兒子。大家看這三者的排列順利,所謂的嫡子,就是皇后自己生的兒子,而如果兒子較多,首先排在前面的則是最大的那個兒子才能繼承。也就是說,首先是嫡子,接著是長子,再接著才是兒子。基本上都是這樣的規矩,不能隨便變,否則就會亂了規矩,很快事情都超出自己的預計。當然,有時候也會有所改變。

比如說當年康熙皇帝要立太子,當然是首選嫡子,結果發現這個嫡子一點也不爭氣,於是就將他廢了太子之職,後來發現他認錯了,結果又重新立,如此之三立三廢,雖然表面沒有什麼,實則上造成了九子奪嫡歷史事件。大家可能不清楚此事的嚴重性,當時這些事情可讓晚年的康熙沒有一點兒省心,甚至還差點發生了大清朝的內亂。

朱標死後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其他兒子 而選擇傳給孫子?

還有成吉思汗,當年他威力曾經涉及到大半個歐洲和亞洲,但是根據資料表明,他並沒有立長和立幼,結果發現他死了以後,那些一直在歐洲征討的兒子們看到這個情況,馬上仗也不打了,馬上回國。

回國後,當然就是開始奪嫡之爭,原本一直局勢非常穩定的蒙古,則因此被分裂了很長一段時間,而當時是最適合統一歐洲大陸的最佳時機,不過因此錯過了。如果說到歷史,那可是一段不堪回首的遺憾。當然,當年三國大名鼎鼎的曹操,在他死後,他的兩個兒子也進入了爭位,結果魏國內亂等等。如此看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如果不按傳統的君主繼承製進行管理,那很容易造成其他的後果,換句話說,這是歷史的教訓。

朱標死後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其他兒子 而選擇傳給孫子?

我們再看朱元璋,當年他為什麼不立朱棣為太子,繼承自己的皇位,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當時朱標死了以後,其實也還沒有輪到朱棣來繼承皇位,因為還有一位嫡次子,但是這個人一點兒不讓朱元璋省心。而當時朱元璋確實不想破壞這個傳統的繼承製度,畢竟當時朝廷上面的言官還是比較厲害的。如果處理不妥的話, 那可能會發生內亂。所以朱元璋考慮到自己的孫兒朱允炆。

根據資料表明,這位孫兒小時候讀書不錯,而且非常聰明,加上朱元璋非常喜歡他,所以考慮朱允炆,其實也是避免了一段內亂。不過最後事與願違,這就不是朱元璋所能控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