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周年的日子,他是電影《英雄兒女》導演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如果一個人有國外背景,那可不得了,輕則疑神疑鬼查你祖宗八代,重則上綱上線批鬥遊街,可就是有這樣一個人,不但沒有被查祖宗八代,沒被批鬥遊街,而且還執導了電影《英雄兒女》《平原游擊隊》以及八大樣板戲之一《沙家浜》,這位幸運者是誰?

他就是著名導演武兆堤。今天,是老藝術家逝世26週年的日子。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週年的日子,他是電影《英雄兒女》導演

你可能不知道武兆堤的名字,但你絕對不會不知道“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的英雄王成,你絕對會唱“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的《英雄讚歌》,你絕對不會不知道智勇雙全的孤膽英雄“雙槍李向陽”,也絕對會唱阿慶嫂、胡傳魁、刁德一廣為流傳、家喻戶曉的精彩唱段《智鬥》。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週年的日子,他是電影《英雄兒女》導演

這些,都出自武兆堤之手。這下,你應該對這個陌生名字肅然起敬了吧?

武兆堤,祖籍山西襄汾,1920年11月18日出生於美國匹茲堡市。他的父母均是那個時期的留美知識分子,父親從事冶金業,因為在美國鋼鐵城匹茲堡生下了這個兒子,為他取名董鋼。在父母的教養和薰陶下,他自幼養成了爽朗、積極的性格。1925年,5歲的武兆堤跟隨父母回到了祖國。

1932年,武兆堤小學畢業升入太原成成中學。在這個學校裡,校長、教務主任以及幾位主要教師都是共產黨員。由於受地下黨的影響,他開始產生投身革命的嚮往。1936年,他參加了黨影響下的抗日組織——“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後又加入成成中學師生抗日遊擊隊。1937年,輾轉赴西北戰地委員會遊擊四支隊劇團擔任了演員。1938年2月,他進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學學習文藝,同年秋天,畢業分配到第二戰區文工團。

1939年1月,武兆堤因不滿國民黨軍中上級官員的作為,與同學結伴秘密離團奔赴延安。在逃亡途中,為了安全起見,他化名“武兆堤”,自此,這個名字便跟隨了他一生。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週年的日子,他是電影《英雄兒女》導演

到了延安,武兆堤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畢業後,先後在抗大文工團、東北軍政大學文工團、中南軍政大學文工團擔任戲劇隊長、副協理員、導演、演員等。參加演出或導演了《白毛女》《血淚仇》等戲劇,創作了《為誰打天下》《立功平安無事》等劇本。

1948年,武兆堤與蘇里、吳茵共同創作了歌劇《鋼骨鐵筋》,後由成蔭改編為電影《鋼鐵戰士》。1951年,隨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自朝鮮戰場返回國內後,他調往東北電影製片廠擔任導演。1955年,與蘇里聯合執導電影《平原游擊隊》,孤膽英雄“雙槍李向陽”名揚全國。1957年,他獨立執導了個人第一部電影《地下尖兵》。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週年的日子,他是電影《英雄兒女》導演

讓武兆堤一舉成名的是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的電影《英雄兒女》。196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開始籌拍抗美援朝題材影片《英雄兒女》。武兆堤主動請纓,要求自己做導演,因為他有過一段朝鮮戰場的生活,有很多感受,希望將崇高的英雄主義和深摯、善良的人性融匯在電影中,也因此,成全了《英雄兒女》,成全了“王成”劉世龍和“王芳”劉尚嫻。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週年的日子,他是電影《英雄兒女》導演

1971年,武兆堤與馬爾路、姜樹森聯合執導了八大樣板戲之一的《沙家浜》。1980年,他被文化部任命為北京電影製片廠副廠長兼導演。

今天是武兆堤逝世26週年的日子,他是電影《英雄兒女》導演

在武兆堤的導演生涯中,一以貫之地蘊藏著崇高的英雄主義精神、樂觀的理想主義色彩以及深摯、善良的人性光輝,如果說他在《冰上姐妹》、《平原游擊隊》中對此已有所探索的話,那麼到了電影《英雄兒女》,這一創作風格便完全形成了。

1992年9月3日,操勞了一生的武兆堤因病去世,享年72歲。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讓我們永遠銘記著名電影導演武兆堤!


分享到:


相關文章: